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开心中千千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开心中千千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研究发现,在影响高考成绩的诸多因素中,居第一、二位的因素分别是考生在考试中的心态和考试前夕的情绪状态。在生活中,一些心理现象往往会影响到人的心态。因此,高三学生应及时了解和把握这些心理现象,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增强自信心。

一、高三复习过程中,要走出“高原现象”

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在这一阶段,往往脑袋里犹如一团“浆糊”,学习效果很不好,以致不少学生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从而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影响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其实,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这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现象。“高原现象”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主要是因为进入高三阶段,重复性的学习和过量的练习造成了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当遇到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或者复习没有计划时就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高原”阶段往往是人的反思、积累的重要阶段,及时地调整,尽快走过这个阶段,学习就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首先克服急躁情绪,提高自信心,注意情绪的调节和良好心态的保持,可以使人心平气和、情绪稳定,有利于消除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的心态,有利于平稳地走出高原期。其次,还要进行针对性的能力训练。学习成绩的提高与进步需要有全面、巩固的知识基础,因此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注意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编织知识网络、拓宽知识面,有针对性地加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继续学习的底气,缩短“高原现象”存在的时间,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做好充分准备。

二、复习过程应扎实,尽量避免“舌尖现象”

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

大多数人都遇到过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人们在回忆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暂时性的遗忘。但应注意的是,出现在学习和考试中的舌尖现象常会影响到考生的情绪、信心,所以必须加以克服。克服的关键在于平时要扎实地学好知识,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借助理解记忆、多感官记忆,采取及时复习、分散复习、系统复习等方式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有效的检索体系,在需要运用知识的时候能准确、及时地提取出来。但无论平时学习多么认真,总会有些地方学得不是很扎实,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出现“舌尖现象”是正常的。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要保持冷静、放松,可以想一想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如果过一段时间还不能想出答案来,就要努力回忆面临的问题与以往所学的哪些课程、所记的哪些笔记及练习题有关,从而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线索。如果还是不能记起来,就应暂时放下这道题,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题目上,以免耽误太多的时间,也许过一会就能找出答案,更有可能在做其他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而茅塞顿开。

三、紧张复习过程中要劳逸结合,减少“心理饱和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将盐不断加入水中,最后盐不能再溶解,就会出现饱和溶液。在人的心理上也存在这种“饱和现象”。

由于不断地重复同一要求,致使人的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并由此影响到人的工作或学习效果。进入高三后,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为了这一目标,不再参与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练习,由于活动很单一,常会出现“心理饱和”现象,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常感疲惫,而且学习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高三的学习和复习阶段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各项复习任务,不断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避免因重复性的学习时间过长所带来的饱和心理而影响到复习效果。同时还要善于进行自我调节,在遇到心理饱和状态、出现厌烦情绪时,不妨先放下学习,活动活动身体,极目远眺片刻,或散散步,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样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平时则应有积极的心理准备,一旦遇上它,要沉着,采取有效的方法将它大化小、小化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为最终取得成功奠定基础。

四、走进考场,应避免“克拉克现象”的产生

克拉克是澳大利亚著名的长跑健将,在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正处于运动巅峰期的他却在两届奥运会上因发挥失常而与金牌失之交臂。后来,人们把那些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大赛中的失常现象称为“克拉克现象”。

在高考中,一些学生也会在考场上出现“克拉克现象”,造成发挥失常。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情绪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要坚信自己的复习是成功的,是有效的。缺乏自信、性格比较懦弱、学习中多次受过挫折的学生常常会自我怀疑,即使面对自己比较有把握的问题,回答时也显得犹豫不决。这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不良情绪,干扰解题的思路,如果见到偏题或难题更是心生不安、乱了方寸,这就更容易出现“克拉克现象”。而自信心很强的人往往不大会出现“克拉克现象”。所以考前的复习过程中要有重点地进行复习,注意老师明确指定、反复强调的内容和自己感到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扎实地复习后,感到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了,这样就能安下心来。此外,考前要注意休息。开夜车、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加上精神过度紧张,会使大脑产生保护性抑制作用,那就会加重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所以临考前要尽情放松,看看花草、散散步、听听音乐、打打球,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保持心情舒畅,以减少克拉克现象的产生。遇到难题或精神紧张时,还可以反复暗示自己“复习很充分,一定会考好的”,以稳定自己的情绪。

五、忽略对结果成败的关注,力求有稳定的“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钢索一般悬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没有任何人身安全保护措施,还有来自风雨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人在上面行走,其险象可见一斑,但瓦伦达却每次参赛都能获得成功。对此,瓦伦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

对于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谁都希望能获得成功,而要想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就应该具有这种“瓦伦达心态”。首先,要少考虑高考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过分关注成功、胜利、荣誉、地位,沉醉于对胜利、成功的向往和喜悦,会分散对考试的关注,往往影响到正常水平的发挥。其次,要少考虑考试的失败。高考的竞争是残酷的,只要有竞争必然会有失败,如果对考试后的失败过分地考虑,其结果可能真的会造成失败。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从瓦伦达身上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他在最后一次表演中从钢索上坠下致死就是因为他有了患得患失之心:“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所以,面对高考,我们所能做的不是给自己加压,而是减压,要保持一种稳定的“瓦伦达心态”使自己在复习、应考阶段能够尽可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在高考中高水平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

(摘自新浪网请作者速与本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