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质稻金谷2号抛栽密度试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质稻金谷2号抛栽密度试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为探索优质稻金谷2号抛栽情况下的合理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谷2号在抛植蔸数27.0万蔸/hm2时产量最好,达7 078.5 kg/hm2。

关键词 杂交水稻;金谷2号;栽培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026-01

分蘖力强、穗粒数多的水稻品种,若种植密度过大,会致田间荫蔽,影响个体发育,影响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病虫害较重,导致穗粒数和实粒数下降,反之,种植密度过小则基本苗太少,尽管每蔸的分蘖数较多,但其有效穗数仍然不足,从而影响产量。金谷2号(试验名)是岑溪市金谷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优质杂交晚稻品种,获2009年广西优质大米评选一等奖,是该次评选一等品种中唯一一个杂交稻品种。该品种表现为分蘖力强、穗粒数多、产量高、米质优,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优质杂交水稻。为探索优质稻金谷2号抛栽的情况下的合理密度,观察水稻抛栽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012年晚稻在归义镇进行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田设在归义镇新圩社区,该地历年为双季水稻种植区,地势平缓,土壤为水稻土,前作为水稻。试验田面积773 m2。试验水稻品种为金谷2号,生育期122 d。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抛栽密度处理,分别为:18.0万、22.5万、27.0万、31.5万、36.0万、40.5万蔸/hm2。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2.0 m2(3 m×4 m),小区间相隔40 cm,每个小区抛植行数固定,均为10行,行距33cm,株距视处理而定,分别为19、15、13、11、10、8 cm,四周设保护行。

1.3 试验实施

2012年7月5日播种,采用软盘育秧、壮秧剂育秧,7月26日4叶龄时抛栽。抛植的前一天排除大田水层,施17%碳酸氢铵600 kg/hm2、12%过磷酸钙600 kg/hm2作基肥,抛后第7天施抛秧宁15包/hm2+尿素52.5 kg/hm2作回青肥,抛后12 d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抛秧时及抛秧后田间保持薄水层,中期够苗及时排水露晒田,幼穗分化后以保持湿润为主,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综合防治病虫害[1-2]。11月6日收获。

1.4 观察记载项目与方法

试验观察记载项目主要包括试验地点、品种名称、田块面积、小区面积、浸播种时间、出苗期、齐苗期、出苗率、施肥时期与施肥量、抛插期、种植密度、分蘖期、始穗期、抽穗期、成熟期、收获期等[3-4]。收获时实测小区产量并取样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抛栽密度对金谷2号生育期的影响

播种期7月5日,出苗期7月7日,移栽期7月26日,抽穗期10月1日,齐穗期10月7日,成熟期11月4日,11月6日收获,全生育期122 d,各处理间生育期表现基本一致。

2.2 不同抛栽密度对金谷2号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各抛栽密度处理对株高无明显影响,随着抛栽密度增加,蔸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有减少趋势,单位面积有效穗则相反,呈增加趋势。

2.3 不同抛栽密度对金谷2号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产量以抛栽27.0万蔸/hm2处理最高,实际产量为7 078.5 kg/hm2,其次是抛栽22.5万蔸/hm2处理,实际产量为6 834.0 kg/hm2,产量最低的为抛栽40.5万蔸/hm2处理,为5 712.0 kg/hm2。从单位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有效穗数最大的为抛栽40.5万蔸/hm2处理,为391.5万穗/hm2,最小的为抛栽18.0万蔸/hm2处理,为231.0万穗/hm2;穗实粒数以抛栽18.0万蔸/hm2处理最多,为134.5粒,抛栽40.5万蔸/hm2处理最少,为80.6粒;千粒重各处理间相似,对产量无影响。从以上产量构成与产量的关系分析得出,影响产量因素的主要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穗粒数。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密度过大则田间荫蔽,影响个体发育,影响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病虫害较重,导致穗粒数和实粒数下降,反之,种植密度过小则基本苗太少,尽管每蔸的分蘖数较多,但其有效穗数仍然不足,从而影响产量。目前水稻育种普遍追求大穗,在一定的栽培水平条件下,要获得高产,必须适度密植,才能使单位面积的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穗粒数、结实率,才能取得最佳平衡,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5-6]。

该试验期间,气候正常,未发生严重的稻瘟病、穗颈瘟和纹枯病等病害,但后期稻飞虱较严重,对其中2个小区产量可能有影响,对试验整体结果影响不大。该试验平均产量最好的处理是抛植蔸数27.0万蔸/hm2的处理,其余依次为22.5万、31.5万、18.0万、36.0万、40.5万蔸/hm2的处理。

4 参考文献

[1] 宋宪青.不同施肥量及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2):52,54.

[2] 那永光,张昌爱.水稻品种栽培密度的确定方法浅议[J].现代化农业,2005(4):13-14.

[3] 管恩相,刘陵武,李勇,等.常规水稻品种黄华占栽培密度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种子世界,2010(4):30-31.

[4] 聂守军,高存启,张广彬,等.水稻不同栽培密度与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7(1):15-16.

[5] 徐庆军.水稻不同栽植密度下水稻生长情况对比[J].农业与技术,2013(6):130.

[6] 黄华康.优质早稻播种量及抛栽密度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1(3):1-2.

作者简介 程健超(1964-),男,广西岑溪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