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语文教学充满美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语文教学充满美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文教学应突显母语的特点,将美的语言文字传递给学生,并让学生学会发现美,表现美。从语文教学的三个方面(字词积累、文本阅读、写作训练)探讨如何有效可操作地进行美感教学。

【关键词】 美感;积累;训练

我相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春风轻抚下冒出嫩叶的柳枝,在夏雨滋润中蓬勃生长的小树,嫣红的枫叶,飞舞的雪花,都是令人沉醉的美景。美好的事物不张扬不刻意,然而那样的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光彩和魅力,已足以让人心向往之。

从事语文教学已近十年,在这期间我竭力地想把母语教学变成一种美感教学,竭力地想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似乎都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情感,加之反复强调弱化但仍日趋严重的升学压力。语文教学变得枯燥、单一,语文教师也不免迂腐、古板起来。在我看来,汉语本身有着巨大的魅力,它的精炼、优雅、丰盈,世所公认。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语言性灵,则人生优雅 。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展现出这样一种美,学生自然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倾慕和向往,许多事情就会变得轻而易举,事半功倍了。

为此,这几年在中学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有收获也有失败,与大家一起共勉。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字词积累中展现美

这词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此句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字词的积累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石,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常常挑一些近义词或者对比汉语和英语近似的词语,让他们感受汉语的表意丰富和准确。如七年级第二课有“凝视”这个词,我就连带地讲了“看”的意思。看、观、望、瞧、瞅、瞟、瞥、瞄、阅、窥、乜斜、了望、俯瞰、仰望、瞻仰等等,还有瞪、白、横(如横了他一眼)等等。另外,观赏、欣赏、侦察、审查、查阅等等,都含有看的意思。说到表示愉快意思的词语就更多了。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眼笑眉飞(形容极度高兴。)、悦目娱心(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笑逐颜开(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喜形于色(高兴显现在脸上),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了,也掌握了几个近义词的意思,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够分清楚了。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文本阅读中感受美

这句词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王国维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

字词的积累是为了阅读,教材上的每篇文章都是经典之作,历经时间的洗涤如陈年之酒,愈醇愈香。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汉语的音韵美,另一方面感受内容美。

汉语发音响亮,语调铿锵,讲平仄,分阴阳上去,还有轻声,还有变调,富于变化,具有音乐之美。一般来说,每篇课文都会让学生先自读三遍,再听范读,找出自己和范读的差距,再跟读,再纠正。散文尽量配以优美的乐曲,小说则分角色读出语气。如讲解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时,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反复听读和朗读,并且配上轻音乐,逐渐的文字变成了画面,习惯于读图的学生们也感受到了文字阅读带来的联想的乐趣。在接下来分析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的时候,多数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通过阅读展现在面前的画面。

就内容而言,一套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人化自然,是一个森罗万象的世界,美的根源。它有壮美的三峡、秀丽的小石潭、粗犷的安塞腰鼓、精彩的云南歌会。中学生从这里走向自然,走向美的世界。这些美的获得是学生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出发,凭着他人的描述,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和学生一起站在作者的角度,用心灵而不是眼睛去品读去体会,虽说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有限,但是多多引导亦能感受一二。如教授七年级下册的《木兰诗》一课时,在多次诵读这篇由复沓、顶针、互文等修辞构成的民歌体例的诗歌后,学生们纷纷觉得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写作的练习中展示美

王国维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中的词句。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到了最后的成功。

语文无论是字词的积累或是阅读的训练,归根到底是要运用所学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就是写作。德国著名诗人席勒曾说过:“若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变成审美的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写出的文章没有新意,关键是缺少发现。一是受生活阅历所限。每天在家和学校之间两点一线。二是缺乏审美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学生的眼睛从学校的围墙中引向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到更广阔的人生空间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提高审美的意识,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大自然是美的宝库,人们可以从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无限的情趣,倾听山泉和小溪的歌唱,领略大海的汹涌澎湃,也可以陶醉在长满鲜花的春山里。它们对人熏陶,是任何一个天才演讲家的千言万语所不能取代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自然,美丽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教师吗?物品深信美丽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影响,教师的影响是很难和它竞争的。我们如果能把学生的视野从有限的用文字表达的课本中解放出来,到真实可感的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用眼睛去寻找美,那样学生空虚的头脑才会充实起来,僵死的思维才会活跃起来,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文。因此,在学习了几篇景物描写的文章后,我布置了《我爱我美丽的校园》为题目的作文,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的空气,看树叶抽出嫩芽,看鸟儿在草丛间觅食。学生发现了平时他们忽略的美景,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感恩之心,自然就能写出真情流露的好文章。

鲁迅先生曾经断言“并非人类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的”。只有真心感受到了美,才有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有可能打动读者。在学习了《看云识天气》后,针对第一段的连续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来写各种各样的云,我进行了片断练习“雨”,让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雨景,并且描写出来。修辞和形容词的大量使用让作文顿时文采斐然。

所有的这些都只是一种尝试,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也面临很多问题,如设计的环节无法彻底展开,在实际教学中违背了自己设计问题的初衷。我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真正展现汉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陈兴才. 专家型教师的文化视野——语文话题的微观解析[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郑桂华. 语文有效教学 观念 策略 设计[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舒婷. 优雅的汉语 影响了我的二百首诗词[M].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 王国维. 人间词话[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