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金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它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它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可以说现代国际金融的最主要特征就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一方面给市场的参与者、全球各个国家提供了资本要素、套利机会和风险规避措施,但另一方面又大大加剧了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

一、我国金融开放进程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也不断扩大,金融全球化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1.我国陆续加入了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如我国先后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的会员。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银行的最大借款人。同时,我国与外国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的联系在不断加强,我国银行与外国许多银行建立了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国际业务,为金融全球化服务。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活动不断发展。1997年底,中资金融机构在海外(含港澳)共设立金融机构687 家,其中代表机构33家,营业性机构654家,中资海外银行类机构的资产总额达1683.83亿美元。中国金融机构多次在国际债券市场上成功地发行债券,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地己逐步从中国香港特区扩展到新加坡、纽约、伦教等股票交易所,中国B股市场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已进入世界500强之列。

3.我国金融机构在国内较普遍地开展了外汇业务。原来外汇业务为中国银行独家办理,现其他专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经营外汇业务,如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投资银行及其他一些金融机构都开展了外汇业务,同时,外汇业务种类、外汇存款规模都大大增加。外汇业务的适当交叉、合理竞争和逐步搞活,不仅能更有效地吸收和运用外汇资金,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培养国际意识,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金融机构广泛地参与外汇业务,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延伸到了对内经济和对外经济的各个方面。

4.银行业、保险业的开放。我国银行业遵循审慎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外开放,主要表现在:在机构设置上,从允许外资银行设立代表处发展到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在地域选择上,从最初开放沿海城市逐步向内地推进;在业务范围上,从只允许办理外币业务扩大到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近几年,我国在推进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方面又做了重大努力:(1)批准深圳作为继上海以后的第二个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试点城市,同时,适度放宽对外资银行同业拆借的控制,外资银行在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上享受与中资银行同等待遇:(2)又新设多家外资银行及代表处;(3)1999年3月我国放宽了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外资可设立营业性办事机构的城市由上海、天津、北京等23个城市扩大到所有中心城市。

5.建立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制,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1979年以来,我国在外汇体制上进行了一些局部改革,主要是实行内部贸易结算价、实施外汇留成制度、建立外汇调剂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调节外汇的比重。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有了重大改革,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同时,取消外汇留成与上缴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和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

二、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带来的影响

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我国金融业拓宽了业务范围、扩展了生存空间,增加了盈利机会、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金融业的综合实力和竟争力较弱,尚不具备与发达国家的大型现代金融机构抗衡的能力,因此,金融全球化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风险。

1.市场规则的调整将使国有银行失去政策庇护屏障。我国金融业参与金融全球化是发展的必然,金融市场规则必将随之调整,我国将引进和吸收国际通行的金融市场规则,调整与之不相适应的制度结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要求国有银行执行政策性职能的同时,也为此提供了保护和超国民待遇,例如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饮予以剥离,实行“债转股”,允许其在一定限度内核销呆胀贷款,在开办新业务、开发新产品方面予以照顾等等。实行金融全球化后,尽管政府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保护措施,但是这种保护一定要符合国际金融市场规则并保证充分透明和公开性,过去所采用的行政性保护措施将真正成为“最后的晚餐”。毫无疑问,己经习惯于庇护的国有银行将完全暴露于风险之中。

2.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金融业有可能逐步丧失竟争力。金融全球化将使外资金融机构更容易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对手。银行业中占客户总数20%的客户,往往可以给银行带来80%的利润,而剩下的80%的客户却只能带来20%的利润。外资银行进入后,将以其在管理经验、业务水平、经营方式、产品结构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与当地银行争夺优质客户,从而得以在占有较少市场份额、消耗较少成本、承担较小风险的情况下取得较高的收入。这样会造成我国银行业市场份额的下降,削弱了盈利能力。与国外证券经营机构相比,我国券商存在明显不足,比如资金规模普遍较小,业务结构雷同,内部管理机制落后,创新能力不足等。虽然从目前来看,我国证券市场已基本被国内券商占据,国外券商抢占市场存在一定难度。但是由于上述的种种不足,国内券商的优势只是暂时的。自我国加入世贸后,从长期看,证券市场最终将全部开放,国外证券公司在熟悉我国证券市场的操作后,肯定会对我国券商的业务带来严重的威胁。从总体上看,国外保险公司从资金实力,产品开发技术,业务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大大强于国内保险公司。我国保险业务恢复仅仅十几年,国内保险公司在保险种类设计,精算水平,经营手段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差距较大。国外保险公司会利用其先进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手段抢夺国内市场,给国内保险公司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

3.金融混业经营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业务风险。金融全球化必然引发金融混业经营的浪潮,银行业将涉足保险、证券、基金等相关领域,不断拓展新业务,非银行机构也会不断向传统银行业渗透,分解国有银行的业务基础。银行业涉足新领域、开发新业务品种的同时,势必增加业务成本,也就是说,在寻求新利润增长点的同时,降低了银行的收益率,减弱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国有银行从事大量相对陌生的业务,经验不足,也使其业务经营风险增大,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增多。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一些非金融机构如大型零售公司、软件公司等都开办了与银行业务类似的业务,逐步向银行业渗透,加入了与银行竞争的行列,特别是一些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国外企业具有十分丰富的商业经验,我国银行很难与之竟争,势必削弱我国银行业的业务基础。

4.金融全球化促进了金融创新,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各国金融市场的日益融合、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以及大量。合性金融机构的出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使金融监管远远落后于金融创新的步伐。如多数金融创新工具是支付工具、投资资产还是其他工具难以区分,增加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难度。而对庞大的综合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往往是防不胜防,如巴林银行事件就是明显例证。

5.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冲击。由于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证券监管仍然带有浓重的行政管理的色彩,监管手段骗与“政策化”,使监管主体的行为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并且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缺乏配套性。虽然,我国《证券法》已经出台,但是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还未制定,这必然会导致操作性差,执法力度弱。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开放,对证券监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果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赶不上市场开放的进度,必然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

三、结束语

我国近 20 多年金融体制改革在总体上与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致的。通过 20 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基本具备了现代的多样化金融体系的各要素。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也不断扩大,我国加入 WTO 后金融业又取得了进一步开放,金融全球化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加快,我国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得到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利益的同时,我国也必然要面对金融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弗朗索瓦・沙奈等著 齐建华 胡振良译:《金融全球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8月

[2]甘亚平等:《入世中国各大行业发展问题分析》[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

[3]何秉孟等:《亚洲金融危机:最新分析与对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