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博客:一条激发教师教学反思的崭新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博客:一条激发教师教学反思的崭新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在教师专业化运动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者将“反思”引入教师思维和实践行动中,并成为近年来教育领域广泛流行的时代语言。笔者认为,教学反思并不简单地是一种面向学生时的教学方法或策略。而是一种用来提高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学习方式。它也并不简单地是一种对课堂教学经验的简单回想,而是富有建设性、批判性的思考与反省。

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反思呢?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个性化、自组织、交互性为显著特征的教育博客顺势兴起,成为激发广大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创新教学理念的一条崭新的路径。在我国,教育博客发起于2003年。在随后的几年里,教育博客从草根文化快步登人大雅之堂:苏州电教馆馆长的博客“金陵叙事”,引领教师高级研修班纷纷开博;教育博客以其独特的功能优势,迅速吸引了教师们的关注和参与,并被广泛传播和应用。

二、案例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揭示教育博客与教学反思间的内在联系,笔者选取了在互联网上颇具代表性的教育博客网站——“苏州教育博客群”,作为本文分析的对象。

苏州教育博客群,创办于2004年,它是苏州教育工作者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借助博客这一社会性软件,通过书写日志而建立起来的网上头脑风暴群。2005年9月,该博客群升级为苏州教育博客学习一发展共同体,涵盖张家港教育博客、常熟教育博客、太仓教育博客等十余个区域性社群。截止2012年9月13日,该博客群已成功开辟教育动态、理论研究、课程整合、教育叙事等20个模块(教育叙事模块多为教学反思的内容)。该博客群共有博客5736个、日志81444篇,其中,“教育叙事”模块共有反思日志6952篇。

为便于分析。我们从“教育叙事”模块中选取了一篇颇具代表性的反思日志。

今天遭遇听课(文章有删改)

学校语文组邀请了友邻中学的四位老师前来摩课。事先并无通知。听小袁说昨天教导处通知有人要来听她的课,暗自庆幸。第一节,准时来到教室。从后门口瞥见有位老师坐着,便发现自己原先的想法很幼稚。不管怎样,照常上课……今天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这是第一教时。按照教学设想,这节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字词,二是情节。对于字词教学以前一直不是很重视,每每只是挑些易读错、易写错的词语稍作讲解……今年重教初一,告诫自己要重视起来,每学新课,就采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行解决的方法——给学生舞台,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给自己机会,走近学生,给予指导……可今天,竟没能这样做……遭遇突然听课不太常见,而这正好暴露出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几多疏漏、几多松散。

倪忠平(游客):看了反思,略有感想。不重视:学生字词练习,不应放手,课堂时间是宝贵的,要充分利用起来;不灵活:有人听课和没有人是有所不一样,是应该的,我们都是多年教学过来之人,但你处理得不够灵活。

键舞飞扬(游客):我们学校有听“推门课”的制度,就是要在教师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听课,以此督促教师不断进步。

沈永芝(游客),第一年教高三的老师被随时推门听课是我们学校的惯例。上个星期我就被连着推了两次门。当时有种被怀疑的感觉,看了各位博友们的话,真是茅塞顿开。

对这篇博文简单加以分析,我们便可发现,教育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已然成为激发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有力推手。

一方面,教育博客“开放性”特征,激发了参与教学反思的积极性。笔者更倾向于将教育博客视为一种“自媒体”,因为它具备与自媒体所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受关注性等特点。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心得犹如“新闻”的形式在新媒体中“广而告之”,这样便会使博主获得一种“授人以渔”的满足感。

教育博客“交互性”特征,增强了实施教学反思的实效性。教育博客的一大优势便是其便捷的交互性,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为教师们之间切磋教学技艺、交流教学心得、彼此解难答疑提供了自南而开放的空间。以此博文为例,日志发表后,引来众多同仁的“捧场”,有的好言相劝,有的直言告诫,更有博友为其出谋划策。如此一来,反思的效果便事半功倍了,不仅解开了“心结”,还打开了思路。

三、问题与对策

尽管教育博客在互联网上得到了迅猛传播和应用,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仍能发现许多瓶颈与不足,主要体现在:“博主”们过分热衷于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而缺少对教学理论方面的反思;博客的回复率偏低,等等。

(作者单位 河北省任县中学骆庄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