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芜湖县褐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芜湖县褐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了2010年芜湖县褐飞虱发生特点,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该地区褐飞虱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褐飞虱;发生特点;原因分析;防治对策;安徽芜湖;2010年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189-02

褐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其繁殖速度快,危害具有隐蔽性、暴发性和毁灭性,只要寄主和气候条件适宜,可在短期内迅速繁殖,对水稻造成严重危害[1-2]。2010年芜湖县褐飞虱为中等偏重发生年份,与近几年来相比(表1),迁入期正常偏迟,后期迁入量大,峰次多。五(3)代中发,六(4)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2010年褐飞虱的发生表现出发生期偏迟、成虫峰期长、主峰期成虫量高、产卵量大、发生面积广、双季晚稻危害重的特点。双晚生育期偏迟、气候条件适宜、水稻栽培多样化及害虫抗药性增强、天敌自然控制能力减弱是其重发的诱因。应加强虫情监测,做到治上压下,分类批导防治。

1 发生特点

1.1 发生时间偏晚,迁入量呈现前低后高

灯下始见期为7月12日,田间于7月23日初见,迁入期正常偏迟,较前3年迟3~7 d,比20世纪90年代明显偏迟;五(3)代7月20日成虫量上升不明显,六(4)代成虫和高龄若虫激增,明显高于前3年。但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迟5~7 d。8月20日前累计诱集褐飞虱102头,9月10―21日出现较大迁入峰。8月21日至9月21日累计诱集褐飞虱2 055头,为近3年均值的92.1%,其中9月10―21日共诱集褐飞虱1 917头,主迁入峰较常年偏迟5~7 d,但迁入峰集中、明显,持续时间长,峰期内诱集虫量差异不大。单季稻类型田,混栽区杂交稻田和迟熟田相对落虫量较多,发生危害重。

1.2 成虫峰期长,后期迁入量大

截至8月20日,灯下及测报观测区虫量低。灯下:8月16―17日出现褐飞虱迁入峰,分别诱集褐飞虱8头和40头。田间虫量:8月11日田间调查,单季稻田褐飞虱0~444头/百丛,平均171头/百丛;8月17日单季稻田褐飞虱0~36头/百丛,平均16头/百丛。8月18日单季稻田褐飞虱0~96头/百丛,平均16头/百丛,其中短翅成虫0~8头/百丛;双晚田褐飞虱4~8头/百丛,平均6头/百丛。田间以成虫和高龄若虫为主,总体单季稻田褐飞虱虫量高于近2年同期值,双晚田褐飞虱虫量与常年同期相近。五(3)代7月21日至7月底、8月初,盛发期15~19 d;六(4)代8月21日至9月10日,盛发期16~21 d,比历史同期长3~7 d。8月21日至9月21日累计诱虫量占全代诱虫的50%以上。

1.3 后期短翅型成虫比例大,产卵量大

9月上中旬田间调查短翅虫量高,系统田短翅型成虫比例占褐飞虱总虫量15%以上,最高达40%,30%以上单季稻田短翅成虫大多为10~20头/百丛。9月13日调查,单、双季晚稻田稻飞虱虫量平均275头/百丛,其中褐飞虱长翅成虫平均96头/百丛,短雌成虫平均29头/百丛,卵量4 440~9 550粒/百丛;9月16日在单、双季晚稻田普查,红杨镇香河、兴塘村虫量平均147头/百丛,其中褐飞虱长翅成虫平均60头/百丛,短雌成虫平均20.6头/百丛,卵量平均2 408粒/百丛;陶辛镇陶辛村虫量平均101头/百丛,其中褐飞虱长翅成虫平均41头/百丛,短雌成虫平均5头/百丛,卵量平均1 200粒/百丛;湾鲁村虫量平均629头/百丛,其中褐飞虱长翅成虫平均121头/百丛,短雌成虫平均67头/百丛,卵量平均3 333粒/百丛。全县总平均虫量245头/百丛,褐飞虱长翅成虫76.4头/百丛,短雌成虫28.8头/百丛,分别为近3年均值的40.7%、1.98倍、6.54倍,卵量为2 916粒/百丛。

1.4 主害代虫量较大,危害程度不同

芜湖县褐飞虱主害代为五(3)代和六(4)代,四(2)代主要是迁入和积蓄虫源的过程,由于2010年7月至8月中旬正处于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不利于褐飞虱的发生发展。8月20日前后高温天气有所缓解,时值单季晚稻和迟熟一季杂交稻正处于分蘖末期至破口期,有利稻飞虱的取食,田间温湿度条件十分有利于稻飞虱的发育与繁殖,造成局部地区田间虫量上升较快,因而导致五(3)代和六(4)代褐飞虱在芜湖县偏重发生。五(3)代若虫高峰期,赵桥等地最高虫量达2 968头/百丛,平均1 414头/百丛,田间虫量差异较大,除品种抗性差异外,前期烤田好的,之后又能按要求进行防治的田块,虫量的上升一直较缓慢,甚至始终处于较低基数水准。

2 原因分析

2.1 水稻栽培期延迟导致褐飞虱发生时间偏晚

近年来单季杂交稻播移栽期较前几年普遍推迟,加之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生长荫蔽度增大,寄主和田间小气候有利稻飞虱的繁殖和危害。9月中旬后田间成虫迅速上升,9月16日在红杨镇、陶辛镇、湾址镇普查,褐飞虱长翅型成虫12~152头/百丛,平均76.4头/百丛,为近3年均值的1.98倍,褐飞虱短雌成虫0~88头/百丛,平均28.8头/百丛,为近3年均值的6.54倍。

2.2 气候条件致使褐飞虱发育迟缓

2010年芜湖地区的气候总体特点是天气多变,气温时高时低,温差较大。9月13―20日气温正常并出现连续降雨天气,不仅有利于褐飞虱的迁入,而且有利于当地短雌的形成及产卵;9月24日后全省又出现大范围降温,温度下降7~8 ℃,造成成虫大量外迁、死亡,若虫发育进度慢,直至10月初气温略有回升,但仍低于常年,总体不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危害。

2.3 田间管理不当诱发褐飞虱后期重发

稻田水肥管理十分重要,科学的水肥管理,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抑制稻飞虱的发生危害[3];反之则会加重其危害。如氮肥施用量过大、施用时期偏迟,氮、磷、钾比例失调,缺磷少钾,加上水浆管理不得当,烤田过迟,后期深灌、积水、导致田间湿度和稻株游离氨基酸的增加,均有利于褐飞虱的繁殖。目前芜湖县普遍存在施肥过头、比例失调的情况,水稻生长旺盛、嫩绿,同时由于烤田与病虫防治在脱水与上水方面的矛盾,导致部分田块搁田不透,这些都为褐飞虱的生存提供了比较适宜的生态条件,有利于褐飞虱的繁育,也使田间虫量进一步增加。

2.4 防治措施不到位致使后期危害加重

由于以上原因,水稻生长后期田间的褐飞虱虫量已很高,但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稻纵卷叶螟也发生较重,且危害症状明显,部分农户主要精力放在了控制稻纵卷叶螟造成的危害,施药时也未能按要求在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同时兼治稻飞虱,以致防治褐飞虱的最佳适期内防治力度不够,在水稻全生育期中,仅在穗期病虫害第2次总体防治中加入吡虫啉、毒死蜱、仲丁威等药剂进行防治[4-5]。且农户对穗期防治往往重视不够,加之水稻接近成熟,表面无明显症状,这样不能保证防治面积,加之褐飞虱对吡虫啉类农药产生了较强的抗性,使得田间4代褐飞虱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局部田块虫量大,危害重。因此虽经农技人员批导补治,仍有少量田块出现“冒穿”倒伏。

3 防治对策

3.1 抓好虫情监测工作

褐飞虱为迁飞性害虫,了解虫源地发生情况,关注迁飞时期的气候变化(如台风、暴雨影响),加强灯诱监测,做好田间种群数量系统调查,均十分重要[6]。因此,根据芜湖县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地理环境(平圩区、丘陵山岗)建立了2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病虫监测点,开展灯诱监测;专门设立病虫观测圃,开展系统观察;在褐飞虱发生的关键时期,发动各病虫测报点和镇农技人员开展面上普查;同时,关注部、省里有关病虫信息,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召集有技术骨干参加的虫情会商会,全面准确掌握褐飞虱的发生变化动态。

3.2 制订科学的防治策略

采取“治三压四”的防治策略,在重发年代意义重大。五(3)代防控的好,可使防治工作抓得早,抓得主动,大大减轻了后期防治压力。针对褐飞虱发生差异大的特点,大力开展“两查两定”,严格实行达标防治,对不同地区、不同田块进行分类指导,避免盲目用药。

3.3 筛选高效农药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防治褐飞虱常用异丙威、速灭威、敌敌畏等,持效期短;8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的噻嗪酮效果很好,控制时间长;90年代吡虫啉问世,对稻飞虱和蚜虫都有很好的防效,且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好,此后连年多次使用,使用量不断提高,及至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时出现防效明显下降。为此及时开展了防治药剂筛选,2005―2007年相继对10多个常用和新型药剂进行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防治效果试验,明确了3种稻飞虱防治药剂的差异性,提出了合理的防治配方。防治褐飞虱在低龄若虫期选用噻嗪酮,成虫发生量大时选用毒死蜱,大发生时应用噻嗪酮和毒死蜱混配;防治白背飞虱以吡虫啉为好,在低龄若虫期也可用噻嗪酮;防治灰飞虱以毒死蜱最好;在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兼治3种稻飞虱时应用阿维菌素+毒死蜱配方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3.4 引进先进的施药器械

近年来,超级稻面积逐步扩大,原先的手动喷雾器已无法适应病虫防治的需要,防治效果不理想,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为此,芜湖县农机推广中心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2005―2010年相继给各镇配备了近1 000台机动喷雾机,重点对种粮大户、统防统治专业队进行培训、扶持,建立示范点和统防统治示范区,从而达到以点带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5 加强防效检查

为了保证防治效果,加强田间检查十分重要,根据现有的防治药剂,一般要求在药后3 d,全面开展防效检查,对效果不理想的及时进行补治。

4 参考文献

[1] 张国宝.2006年宜昌县市第4代稻飞虱暴发成灾的原因分析[J].湖北植保,2006(6):10-12.

[2] 施慎年,左端荣,丁维东,等.涟水县水稻褐飞虱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91-92,159.

[3] 陆云梅,荆卫绎,董芹,等.武进区七(4)代褐飞虱发生程度的相关因子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4):86-87.

[4] 桂富荣,李亚红,韩忠良,等.云南省稻飞虱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8(9):15-17.

[5] 石鸿文,武自强.防治稻飞虱常用的杀虫剂[J].河南农业科学,1993(7):22-23.

[6] 孙国俊,陆云梅,董波,等.江苏金坛地区褐飞虱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9(2):58-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