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句衔接题的解题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句衔接题的解题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言表达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是语文高考的重点。连贯是语言表达的标准之一,是在规范的基础上对语言的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连贯在高考中考查的是句与句之间的组合是否合理,语言的衔接是否恰当。要做好语言连贯考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确定语句衔接的是否恰当。

一、前后陈述对象一致

任何一组句子都有一个确定的中心话题,或者叙述一个事件,或者说明一个事物,或者阐明一个观点,或者表达某种感情。衔接的语句和上下文间要保持话题统一,常从两个方面考虑:

(1)保持中心统一。即所有的句子都要围绕一个中心,不能出现离群句。

(2)上下文的情调要统一。对于描写或抒情类的句子,有时要考虑前后语句的情调要保持一致。前边是热烈的,与之衔接的句子就不能是凄凉的;前边是壮阔的,后边就不能是柔婉的;前边是悠远的,后边就不能是热切的等等。

例如:(2013年新课标卷Ⅰ高考题)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体现出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 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 ④⑥⑤①③②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第二个横线后面是句号,这表明前两个横线上所填句子按照意思可以分成两层。按照主语一致的原则,在一句话里,其陈述对象应保持一致,本句的陈述对象是作品,②④可作起始句。②句介绍艺术风格,而④句介绍内容。六句话中介绍内容的还有⑤句,所以④⑤两句可以连在一起放在两个横线处,由此可得出答案为C。

二、前后句式一致

例如,从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项作为该语段的结尾( )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___。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解析:本题前语境是“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它后面应该是句式相同的句子,只有D项和它句式相对应。选D。

三、符合事例逻辑

分句或句子之间常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事理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顺进则层层上升,逆进则层层下降;如果是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等。一个复句、句群或语段,前后语句之间若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就会造成语句的脱节。因此,句间的关系必须吻合其内在的逻辑。根据上下文,确定句子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2013年广东卷高考题)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_______。_______,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_______。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

解析:文段第一句话说“生产能力……”,第三句话说“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由此可推知第二句话说的是“科学技术”。根据第一空前面的“产生过度的欲望”可知,后面应该接“超出了……的需要”,所以应选D项。

四、根据关联词语判定

(2013年辽宁卷高考题)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③②⑥④①⑤ B.④①⑤⑥②③

C.④⑤②③①⑥ D.③②④⑤⑥①

解析:这道题不是填充排序题,前后没有固定的句子作为参照物,似乎难度更大,实际上我们只要利用句子间的关联词语表示出的逻辑关系再加上采用排除法,就能够迅速排除其他各项而锁定正确选项。根据句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更”,表示一种递进关系,就可以找到其前面相应的一句为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这样就可以排除C和D两项。再根据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这个表原因句子,就可看出是解释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这个结果的,③②应该在一起,所以答案为A。

五、题干和选项的意境吻合

描写性或想象性语段往往根据不同的情景,作出相应的描述。选填这一类语句要充分考虑到原文语境,在情感基调、感彩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做到与原文的协调。

(2013年湖南卷高考题)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是______________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_____________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______________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__________。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解析:根据“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这个具体情景可以判定其后应衔接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比较吻合意境。这样就可以排除B项和D项。再从“人散去,一回头,……”这句可以看出和②句“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情景比较一致。因此C项为正确选项。

六、逻辑关系上的对应

出现双面的词要照应。当一个句子的一部分出现“与否”“是否”“是不是”“有没有”“是非”“胜负”“能不能”等表示事物的两种可能性的词语时,要照应周全,要特别警惕句子的另一部分只涉及一种情况而出现照应不周的语病。仍以2013年辽宁卷为例。

(2013年辽宁卷高考题)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③②⑥④①⑤ B.④①⑤⑥②③

C.④⑤②③①⑥ D.③②④⑤⑥①

解析:根据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我们可以看到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和“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对应,而⑤中“拓展了还是缩减了”的双面词又恰好照应④中“能否”二字。再根据文意来看③是统领句,由此引出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因此应选择A项。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