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苦辣酸甜”中汲取营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苦辣酸甜”中汲取营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相继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在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历史进程中,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要帮助高职生提前进入由学习者向劳动者转变的预热期,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集中实习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探索性举措。

当今的高职生大多是在顺境中一路走来,对他们来说,企业的实习生活充满新奇,也充满挑战。全新的生活环境,将一份全新的“考卷”呈现在学生面前。特殊的实践活动蕴含着特定的教育元素,努力掌握新领域中的新规律,服务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要务之一。

企业实习的“苦辣酸甜

1.实习之苦

先是劳累疲惫之苦。实习企业大多实行“两班倒”,无论是白班还是夜班,实习生每天的工作时间多在10小时以上,绝大多数高职生没有经历过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协作性很强的生产进程带来了无形的精神压力。几天下来,筋疲力尽,极度的忙碌与昔日的轻松如同天壤。

再是饮食起居之苦。多数企业伙食比较单一,很难有学校餐厅那样繁多的品种,刻板的饭菜会让一部分学生“水土不服”,甚或望而生畏。住宿条件也多不及学生公寓,加之面对诸多陌生的室友,不少学生会觉得很不习惯。上班辛苦,食宿不适,在实习初期不少学生的体能承受逼近极限,如再偶染风寒,更是雪上加霜,极易助长畏难退缩的情绪。

此外还有单调寂寞之苦。校园生活绚丽多彩,相比之下,企业的日子就乏味得多,上班、吃饭、睡觉几乎构成了实习生活的全部内容,交往、娱乐等时间被大幅挤占,对习惯了宽松自在生活秩序的大学生来说,心理所受的冲击是可以想象的。

如今的高职生基本上都是在家庭的呵护和学校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普遍缺乏先辈身上那种吃苦耐劳、隐忍克制的精神品格,企业的艰苦磨砺犹如一次“淬火”,经受考验的过程也是培养高职生劳动观念和抗压能力的极好机会。

2.实习之辣

如果说校园的人际氛围是暖融融的,那么到企业则显得到处是热辣辣、甚至是火辣辣的。这种难以适应的“辣”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纪律严格,二是管束严厉,三是环境严峻。车间不比教室,厂纪严于校规,稍有触犯,便获惩戒;身份和任务不同,班组管理也很难用高校校园里的人性化标准来要求,脱口而出的训斥、责骂常令学生倍感委屈;室友来自天南海北,其生活背景、价值观念、处世方式等让不少学生感到格格不入;首度独立应对厂内外的考验和诱惑,归属感、安全感大大降低,实习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学校人”与“社会人”的角色差异。

高职生终归要走向社会,服从管理、融入团队是社会对其每名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生实现人生抱负和自身价值的必备素质。企业实习让高职生社会地位的嬗变期前移,适应能力偏弱“短板”的凸显是件好事。借实习之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团队规则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关系,应作为实习管理教育的重要诉求。

3.实习之酸

新的环境际遇,新的生活内容,势必在涉世未深的高职生心中激起涟漪。有过此种经历的高职生,回忆当时的心境“有时会感到酸溜溜的”。这样的心理反应,主要产生于预期与现实的巨大冲突:上大学就是为了要当“白领”,现在却来这里干体力活、住大房间,自然感到莫大的失落;企业是以贡献论英雄,可能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民工,薪酬都要高出自己一大截,那些不知“泰勒”为何人的领班、宿管包括门卫们都可以对自己评头论足,学子难免感到失衡,切身体验了社会的激烈竞争,感受了严峻的就业形势,美好的愿望受到了撞击,极易诱发失意乃至失望之情绪。这种“酸”味,实习生多多少少都会品尝到。

说到底,问题出在高职生对社会认知和自我定位的偏失上。多年形成的“精英”情结、“娇子”心态在不少学子身上仍有残留,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家庭理念将他们隔挡在极其狭小的社会一角,自会生“不知秦汉无论魏晋”之疏离感,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从一线感悟,其效果肯定要强于教室里苦口婆心的启发诱导。

4.实习之甜

凡事当作两面观。以积极的眼光来看待,实习锻炼之“甜”,真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穿上崭新的工装,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源源不断地装箱出厂,油然而生的是成就感和责任感;辛勤付出换得了第一份月薪,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时,流露的是幸福感和自豪感;经历了坎坎坷坷,熟悉了环境,掌握了技能,深切地领会了“社会”“公民”等概念,会产生前所未有的超越感、神圣感。“半年的收获,不亚于十年寒窗”,不少高职生回顾实习生涯,发出由衷之慨。

企业实习管理教育的工作重点

要想在崭新的教育环境中探索规律,务求实效,不断拓展高职生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的新途径,应在实施工作中着重把握以下环节。

1.打好基础

组织数百人、上千人远离校园,到如火如荼的生产一线锤炼摔打,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教学改革实践,而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在周密翔实的活动方案指导下,准备工作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展开。带队老师要充分理解实习活动的背景和意义,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熟悉工作流程,把握关键环节,把自身水平的提升与学生素质的培养有机统一于实习的全过程。更应重视的是学生的动员教育,“上下同欲”乃制胜之要。务必通过扎扎实实的宣传引导,让学生由衷地认同“实习实践是人才培养必备环节”的教育理念,把外在的教学要求内化为自觉的学习动机,以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迎接考验。应当全面告知学生实习企业的详细情况,努力缩短认知距离,特别是对实习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做好前瞻性预告,教给学子在复杂的情况下科学应对的方法和策略。

要逐步将高职生企业实习推向常态化,其管理和教育方式也应当打造成一定的规范。先期的动员组织,中间的教育引导,后期的总结评比,要通盘考虑,环环相扣,创设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吸纳实习单位的评价意见,作为办学育人的重要参鉴,学生的实习表现,也应作为党员发展、优秀生评定的重要依据。

2.选好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既是教育者教育意图的凭借,也是联结教育要素、实现教育目标的纽带,载体的确定要始终坚持目的性、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原则,根据企业生产的宏观环境和实习锻炼的教育目标,可创造性地利用以下三大类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新形势下的思想教育工作。

管理型载体。从本质上说,管理自身也是一种教育,要善于借助企业新的管理格局和管理氛围,有针对性地将相关的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模范遵守厂规厂纪,配合企业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可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法纪意识,强化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巩固和扩大学校教育的既有成果;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弘扬团队精神、培育主人翁意识的重要途径;热忱地关爱学生,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各种麻烦,则更可收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活动性载体。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一应围绕在企业实习的主线,二应贴近学生的主流兴趣,三应把学生的思想受益度作为最终的追求。活动规模要因地制宜,全局性的总结评优要体现阶段性,一个时期一个重点,更多地应发挥班组、公寓的优势,举办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如小型赛诗会、班组间体育比赛等,对树立学生和学校的良好形象积极意义很大。适当时候,还可以会同企业有关部门,把生产经营活动与高职生的专业特长结合起来,组织开展诸如献计献策、技术革新等活动,力争做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满意”。

传媒类载体。实习中学生多分散居住,上班时间也不尽统一,不像在校期间那样做到“招之即来”,大众传播媒体可弥补这一缺憾。和实习企业合作,创办一份以服务实习、培育素质为特色的内部印刷品,及时刊发学生关注的新闻类、思想类、知识类信息,会对凝聚人心、明确导向起到积极作用。条件许可的话,可利用企业的电视、广播、报刊等,展示学生的实习生活。深受高职生喜欢的网络媒体,在实习过程中也大有用武之地:手机短信、网上聊天、博客交流、在线研讨等方式,均可在学校、企业、学生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传递信息,释疑解惑,给学生创造一个赖以慰藉的心灵家园。

3.抓好骨干

工作思路确立之后,骨干层面作用的发挥就成了任务落实的关键。动员期就应着重抓好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学干部的集中培训,实习中应注意引导骨干群体扮演好4种角色:一是当好信息员,利用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有利条件,全面了解实习工作动态和学生的思想情况,共性的问题应及时反馈,共同研究针对性措施,牢牢掌握管理和教育工作主动权。二是当好宣传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接触到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尤其在前期思想不太稳定的情况下,这些原生态的信息群很可能诱绪的波动。此时,正面的宣传引导不能缺位,学生骨干要根据企业和学校提供的真实情况和拟定的工作要求,向身边的同学传达、讲解,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当好服务员,尽心尽力地为同学们提供支持和帮助,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四是当好指挥员,在企业现行管理体制的框架下,团结带领实习学生克难攻坚,努力完成生产任务,科学安排业余生活,在实践中锻炼组织协调能力。

实习如一场检阅,学生骨干同样在经受大浪淘沙式的冲刷。在发挥原有学生骨干作用的同时,还要关注那些在学校默默无闻、实习中崭露头角的新典型,这也是新环境孕育的新骨干。要广泛宣传他们服从管理、吃苦耐劳、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事迹和精神,在学生中树立起新的榜样,进一步增强先进群体的感召力。

4.用好外力

好艄公能使八面风。企业实习为高职人才培养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丰富的校外资源有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到企业实习不失为一种绝好的载体。能否科学地利用这些显现和潜在的社会资源,是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直接检验。

善借企业之力。企业是个小社会,也是一部内容丰富、常读常新的活教材。实习生活就绪之后,可组织学生围绕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文化特质,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充分感悟“合格建设者”“优秀接班人”应有的素质,明确方向,正视差距,激发奋进的动力。邀请人力资源部门讲解用人形势和成长路径,有助于高职生就业理念的更新和就业趋向的选择;企业发展的历史、成功人士的经历,能促进高职生加深对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规律的认识;技术人员联系实际的专业指导,更能作为常规课堂学习的补充和扩展,有效提升高职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善借家庭和社会之力。对不少学生家长来说,让学生到企业经受锻炼也是一项新事物,自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家长的态度对学生的表现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向家长介绍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介绍学校的组织安排,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实习地区的其他资源也应纳入利用的视野:考察当地人才市场,无疑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就业指导课;有目的地参观附近的名胜古迹,其陶冶情操、坚定信念的效用不可小觑;邀请相近专业高职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成功的典范,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对实习学生日后长远的发展也不无裨益。

(作者系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院长)

责编:秋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