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无菌化”设计:教育的一个误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菌化”设计:教育的一个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很久以前,不知何人给学校起了一个“别名”:象牙塔。我理解起名者至少有两个意思:一是学校如象牙般圣洁无瑕;二是学校自守一隅而与世无争。久而久之,世俗便按照“应然”的法则,渐渐地将学校打造成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一尘不染,俨然“无菌化温室”。其中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对学生的错误采取“零容忍”。

反省教育的设计理念不难发现,我们总是按“圣贤”的标准苛求每一位学生,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借助于严谨且巨细无遗的学生守则为导向,借助于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例为保障,学校希冀成为超然于社会之上的“净土”。然而,如此构筑起来的必定是一个失真的和虚幻的世界。在这种“无菌温室”里,学生本能的“野性”被文明“训化”,学生的“免疫”能力也大幅下降,以至难于抗衡市俗的浊流。于是,不断有人惊呼“5+2=0”,学校德育的乏力且低效,成为困惑众人的一道难解之题。

学校为什么不能宽容学生的过错呢?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每学期可犯一次错误而不予处罚呢?无意中损坏公物一次、因客观原因上课迟到一次、由于学习枯燥偶尔上网玩了一次游戏、忘了穿着校服来学校等等,这些看起来并无大碍的“错误”,在许多老师眼中却是不能“原谅”的,他们会马上找学生谈话,严肃指出存在的问题,甚至还要学生写下“保证书”,保证决不再犯。

为了实现对学生错误的“零容忍”,我们便按照“无菌化”的理念来设计教育,如同不能允许任何“细菌”进入温室一样,学校也决不让任何错误出现在校园和课堂。在学生手册里,大量使用“不能”、“不准”、“禁止”等词语,告诫学生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

人大附中有一位班主任,因擅长“使‘差生’变优”而享誉业界,他曾让一位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一的“差生”拿到北京大学的入学通知书。这位“差生”不仅成绩差,而且沉溺网络、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一样没拉下,先是在别班就读,后转到该班。转班后,班主任给他开出一项“优惠待遇”:“我允许你每周违反两次纪律”。对于这样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双差生”,应该是在“屡禁屡犯”的环境中成长的,教育对他来说,是“禁止”的世界,但同时又是“禁而不止”的世界。不知道这种另类的“允许”与北京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有什么内在关联,但事实上,恰恰是这种始料未及的“允许”,改变了这位“差生”的成长轨迹和人生之路。

允许“差生”每周犯两次错误,的确是一件新鲜事。我们每一个人都熟稔一条古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事实也是这样。人的一生,总是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无怪乎伟大导师会用一种极为宽厚的平常心淡然处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浪子”固然令人痛恨,但社会却用“金不换”欣喜期待着能够“回头”的“浪子”,完全宽容了此前的斑斑劣迹甚或胡作非为。那么,对于不谙世事的孩子,为什么不能给予最大的宽容和理解呢?其实,在孩子所犯的错误中,绝大多数是天真的“错误”,也即所谓的“淘气”或“幼稚”,此类“错误”是必须付出的成长代价。可以说,个体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试误”过程。如果我们赞同科学进步中“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的话,那么,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犯错”就是“进步之母”。如此看来,我们为什么要惧怕学生的“错误”呢?

更严重的是,当学生不断地因犯错受到批评甚至指责时,其“自我”就会持续受到消极的负面强化,遗失了成长的动力与信心,所谓的“差生”正是这样“炼成”的。有一位老校长曾对我说:补课越多的老师,班里的“差生”也越多。我问为什么?校长说:补课给了被补课者一种信号,即因为学习成绩差,才补得多,正是因为暗示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最终成为学习的“差生”。对于学校德育来说,这一辩证法同样适用。

人大附中那位班主任对教育有一个很好的譬喻:“人都需要盐,但是,一颗颗大盐粒子,让人生生吞下去,谁爱吃?要是把它放在菜里、汤里,那吃起来就很舒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他允许“差生”每周可以违反两次纪律,这是因为让他不违反纪律已不可能,不如通过化解“违反纪律”的严重性,让他自然认识违反纪律的危害性。这相当于将一颗十分难吃的大盐粒子化解在汤里,转变成美味,而不是简单地把它扔掉,这是“浪子回头”的机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把孩子的错误凸显出来、“提炼”出来、“强化”出来。我们要努力淡化和稀释孩子的错误,让他在教育的自然中认识、纠正自己的错误。

教育不应让正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未成年人承载太多的成人理想。学校教育亟待回归自然,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在这种自然的环境中,有正确也有错误、有快乐也有痛苦、有进步也有退步、有成功也有失败。正如在人的一生中错误是难免的一样,对涉世不深的孩子就更应容忍错误的存在。

(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