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烧饼也要做出文化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烧饼也要做出文化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周村烧饼速写

周村烧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就有贩卖胡饼(即芝麻烧饼)者流落北海(今山东境内)。清末至民国周村郭氏人家成为制作烧饼的唯一专业户。1958年公私合营,由郭云龙老人之子郭芳林携祖传工艺和秘方合入国营周村食品厂。1979年大酥烧饼以“周村”作为商标进行注册,正式定名为“周村牌”周村烧饼。1983年被商业部、山东省命名为优质名特产品。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1999年被山东省消费协会列为“向消费者推荐产品”、“淄博市消费者满意单位”、“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0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国名点”称号。2001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02年被授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先后被评为“山东名牌”、“山东省免检产品”、“国家绿色食品”等荣誉称号。因其传统独特的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村烧饼的前世今生

周村烧饼,圆形黄色,薄如纸片,以薄、香、酥、脆著称。

周村烧饼的原料很简单,面粉、芝麻仁、食盐。制作周村烧饼要经过配方、延展成型、着麻、贴饼、烘烤等多道工序,而配方、成型和烘烤则是制饼的关键。特别是烘烤的火候、非名师高手,很难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谓“三分案子七分火”、“火中求财”都是制饼师傅的多年经验。

烧饼其薄如纸的生饼坯为手工延展而成。制饼师手持面剂,右手旋饼,饼如飞轮,转眼之间,一只只似乒乓球大小的面团儿便变成了薄如蝉翼的生饼坯。延展、着麻、贴饼,动作轻巧灵活,一气呵成,将旋好的饼坯,用手轻轻揭起,刷地一下放在摊满芝麻仁的木盘内一蘸,又迅速揭起,啪的一下,反托在右手背上,贴到炉堂……操作自始至终,明快熟练,犹如变魔术一般。

烧好的烧饼,色泽淡黄,形圆而薄,正面粘满芝麻仁,背面布满酥孔,吃起来,酥脆焦香,但香而不腻。饼分甜、咸两种,甜饼酥脆甜香,咸者爽脆味美,各有所长。

周村,山东省淄博市的一个区。“周村烧饼”这个词,实则为周村以外地区人对周村地区独特烧饼的统称。周村当地人,一般称其为“香酥烧饼”或“大酥烧饼”等。

有一种说法,周村烧饼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生产历史,源于汉代的“胡饼”。史载,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多种小吃应时而生,“胡饼炉”传入周村。经过世代改进,当今周村烧饼的雏形――大酥烧饼闻名于世。

周村烧饼由主食演变为今天“半点心半主食”,“薄、香、酥、脆”却是近代。传统的烧饼用纸包装,可以长期存放,便于商贾长期携带食用。

清末皇室曾屡次调贡周村烧饼,这也让周村烧饼名满天下。当时山东省著名商号“祥”专门订购周村大酥烧饼成箱发往埠外,作为馈送佳品。1951年前后,周村人民也曾以周村烧饼为礼品,慰问抗美援朝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

在与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兆海等领导交流中,记者感受更深的是企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的传承、文化保护、创新精神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

烧饼很薄 为人很厚道

完善的以责定岗、以岗定人、量才用人、同工同酬、论功行赏的用人分配制度;与农民工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办理社会保险;管理岗位实行公开竞争上岗,农民工王秀美业余时间坚持自学,2006年初经考核考试录用为公司财务管理人员。

公司职工多为外地农民工,为了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投巨资扩建农民工宿舍;每年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邀请他们看一看企业和现场工作环境,了解一下孩子的生活;市场肉菜价格涨了,给食堂补贴,不让农民工多掏一分钱;春节加班,农民工没时间购年货,公司派专人把主要年货备齐,免费送货到家;每年组织农民工免费进行一次旅游、两次查体,并投资修建了图书展览室、综合娱乐活动场所,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公司年轻农民工多,逢有农民工结婚,公司一律安排送一台彩电、送一个红包。设立“红娘奖”,对为适龄青年介绍对象的农民工进行奖励。

做烧饼 做文化 传承文化

淄博,曾经是古齐国的都城,这里也曾是商贾云集的都会,至今有一条保存很完整的商业街道。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筹办的“周村烧饼博物馆”是这条街道最热闹的店铺。称它为“店铺”,是因为这里不仅展出很多与周村烧饼相关的实物、图片,还能现场参观周村烧饼制作,饱了眼福的同时,更能品尝到新鲜出炉的周村烧饼。这种“前店后厂”、古色古香的传统店铺,吸引了很多观光者。走出店铺的游者,几乎都提着大包小包的周村烧饼。

从2002年起,公司出台政策,对每年通过国家统考进入大学的员工子女每人奖励1000元,从2006年起又将捐资助学推向社会,每年拿出2万元救助全区十名贫困大学生。同时,对全区通过统考录取的大学生每人赠送周村烧饼一箱。自2002年以来,公司用于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支出近200万元。从做产品到做人,到做品牌,再到做文化,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了企业,发展了文化。

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食品厂,到如今一个多种经营的知名企业,公司的发展倾注了周村烧饼人的心血。张兆海和其他公司领导多次强调,为了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个财富保护好,我们要做好烧饼。做好烧饼,就是要把烧饼文化保护好,传承下去,不能在我们手中消失。

公司主要产品周村烧饼相继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名牌”、“绿色食品”,2006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6年公司被评为“全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荣获了“富民兴鲁”劳动奖状,2007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2006年周村烧饼传统手工技艺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