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振华重工:多元化战略引领未来增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振华重工:多元化战略引领未来增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产品结构调整 实施多元化战略

从公司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公司的产品结构是在向不断多元化发展。由几年前的仅有两种产品――集装箱起重机、海上重型装备逐渐发展为集装箱起重机、海上重型装备、散货机件、钢结构、船舶运输等五大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全新产业结构。

2009年公司产品结构中,主要业务收入构成比例是:集装箱起重机63.43%,海上重型装备13.65%、散货机件11.69%、钢结构11.09%、船舶运输0.13%。

在最近几年,公司业务多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公司产品结构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是因为:(1)公司集装箱起重机全球市场份额已经高达75%,未来增长空间有限;(2)集装箱起重机毛利率近几年确实在下降,而其它产品毛利率比较理想公司集装箱起重机业务毛利率自2006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其他产品中,除散货机件产品外,海上重型装备和钢结构业务毛利率近年处于上升或良好状态;(3)全球港口高速建设期已过。

集装箱起重机:未来增长空间有限

集装箱起重机是为集装箱业务服务的,因此其发展前景如何主要取决于集装箱的发展状况。而集装箱业务量主要依赖于国际贸易量,目前全球约90%的国际贸易涉及海上运输。因此,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状况是决定集装箱起重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集装箱起重机的需求与全球经济状况、集装箱港口投资建设规模、船舶大型化的更新需求以及老旧设备的更新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

自本世纪开始到2008年,受世界经济增长及国际海运贸易需求旺盛的影响,国际集装箱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是随着2007年美国暴发的次贷危机,继而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直接导致整个集运行业陷入困境,中国集装箱运输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特别是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的下滑影响了全球贸易量和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IMF日前公布的最新预测显示,2009全球经济增速将大幅放缓至0.5%,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本世纪开始到2007年,快速增长世界经济带动了全球港口建设速度的提升。全球各大港口营运管理当局纷纷加大扩建投资,使集装箱起重机的需求量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强劲的增长趋势。根据OneStone ConsultingGroup的判断,在2006~2010年期间,全球85个国家的港口营运当局在动工和拟建设的港口投资建设项目超过260个,其中购置岸桥的支出将达到92亿美元。经过前几年热火朝天的建设,目前全球港口高速建设期已经过去,而后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有限,且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对新增投资更加谨慎,预计在较长的时间里,集装箱起重机新增需求都将难以恢复到高点水平,公司集装箱起重机全球市场份额已经高达75%,未来增长空间有限。因此,在此背景下,公司必须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生产企业,具有很强的行业代表性,从公司该项业务的收入变化趋势基本可以看出集装箱超重机行业的变化趋势。过去几年港口机械市场的火爆带动了公司业务的快速成长。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公司该业务的发展也将趋于平缓。这一点从公司的集装箱起重机产品的收入变化就可以看出,可以看出,2008年是该产品近年收入最高点,2009年该产品收入开始下降。

海上重型机械: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之一

海洋工程业务是公司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之一,也是公司将要重点发展的业务。海上重型装备市场,包括各种开采油气的平台、运载油气的巨型运输船(FPSO和LNG)海上工程船等。目前海上重型机械市场容量达到500亿美元/年,由于制造难度大,技术要求和进入门槛高,全球有能力生产的厂商不多。世界上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做全部的海上工程机械。

中国有90%的深海油气未开发,目前中国加快了对包括南中国海在内区域的海上开发。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南中国海的联合勘探和生产仅限于100米左右水深范围内开展。而向500~2000米水域深海域扩展,不仅需要深海油气勘探技术的提高,也需要大型海上工程设备配套设备的供应。中海油近期宣布,将在20年内投资2000亿元,到2020年在南海深水区建成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中海油建成投产的油气田将达50个。在装备需求方面,中海油的海工装备需求将达1000亿元。

公司以前是集装箱起重机生产企业,生产海上重型机械具有一定的基础。这是因为海洋工程装备与集装箱起重机在生产方面具有至少3个共同点:第一,产品都以钢为纲;第二,都需要岸线资源,第三,都需要密集的劳动力。而且,中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存量相对于全球来讲,还非常小,公司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海洋工程装备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目前公司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面临的主要是新加坡、韩国等国外竞争对手,与他们相比,公司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1)拥有丰富的生产资源优势,在上海、南通、江阴地区拥有7个生产基地,占地总面积1万亩,总岸线10公里,其中承重码头3.7公里,其中最大承重量可达2万吨,能够实施重大件的拼装,(2)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3)具有买方融资优势;(4)自建有6艘浮式起重机,可以以比陆上机械更快的速度吊装重型部件;(5)拥有28艘6~10万吨级的整机运输船,可将巨型产品运往全世界。

2007~2009年,公司海洋工程装备收入占比从5.9%提升至13%。2009年,公司成功与西班牙ADHK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22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预计未来3年内,海工收入占比将超过40%。

盈利预测

我们认为公司2010年主营收入的增长较为平淡,收入有可能较2009年继续小幅下滑。我们判断的主要依据在于由于公司产品一般的生产周期为8~14个月,因此2010年核算的收入主要是2009年的订单,而2009年订单是公司近年来的低谷。

我们对公司新进入的海工产品领域十分看好,虽然资本市场对公司除去浮吊外的其他产品。如钻井平台等方面技术实力等表示怀疑,但通过和公司的交流,我们认为公司已经在这方面有了较大的技术储备。预计公司2010、2011年主营业务分别增长~13%、25%,毛利分别回升至15%、17%。预计公司2010、2011年EPS分别为:0.14、0.29元。基于我们对公司未来的乐观预期,我们给予公司“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