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福州糍粿 渐行渐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福州糍粿 渐行渐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福州有句调皮话——出门见鬼(福州话中,粿与鬼同音),因为福州糍(音“戏”,也叫“糊”)粿和福州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老福州的糍粿摊店随处可见。

福州糍粿花色品种很多。蒸甑类有:红糖粿、白糖粿、米糍、粽子、菠菠粿、下南粿、萌糕、碗糕、井糕、藕筒粿、绿豆糕、九重粿;汤煮类有:元宵丸、汤丸、油扁、簸当糍、山东粉、蛋燕、卤面、锅边糊、糖粥、咸粥;油炸类有:牡蛎饼、虾酥、马耳、油糍、煎饼。

福州糍粿产生于民俗,又为民俗服务。福州人正月家家待客必备糖粿(年糕);二月二要喝咸粥;菠菠粿是三月清明的时令美食;四月立夏,锅边糊和煎饼必不可少;五月端午和大多数汉族人一样吃粽子;六月是碗糕、灯盏糕、藕筒糕、绿豆糕流行的月份;七月要供奉米糍给地藏菩萨诞辰;八月芋粿飘香,因为芋头收获了;九月重阳是敬老节要做九重粿;十月的家常点心是白丸囝;十一月冬至忙于搓糍;十二月家家户户忙于做米糍、炊糖粿。

糍有团圆之意,过年节了,外出打拼的亲人要回家了,回来就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地一起吃糍。不仅自家人吃,左邻右舍也要来尝尝,虽然家家户户都做,但有时间差,有的人家做好了,有的人家没做好,做好了有拉也(没关系),因为各家的口味、品种、风格不同,互相品尝,和谐友好,其乐融融,情感温馨。

福州人盖新房,上大梁图个大吉大利,必须做很多糍。放大梁时,梁的下方要放糍,以讨“时运”的吉利,压在大梁下的糍要硬梆梆的,以示房子千年万载,坚如磐石。做上梁酒席,第一道菜就是糍,而且还要给乡亲分发喜糍,犹如新婚大喜,分岁喜糖。

福州话说:“开馆店家贿(财)蓬蓬起,开糍粿店做得半死”,意思是说开餐馆容易发家致富,开糍粿店累得半死还不赚钱。糍粿店的行当简单,无非是磨米浆、案板、企鼎、炊甑、堂顶(跑堂、堂倌),要求没有餐馆高,但米面豆原料低廉,所以产品的价格也很低,利润也薄。做这行生意还要半夜起五更睡,嘟噜噜地磨米浆。这是小学徒的活,一个学徒进了糍粿店,至少要在大石磨边驴子般拉三年磨,不少身单体弱的孩子吃不了这份苦,往往中途逃跑。虽然如此,但因为老福州的底层百姓生活艰难,贫穷而艰辛的劳动人民喜欢价廉、粗饱、油腻、高糖、方便的点心和快餐——糍粿。糯米、面粉、糖、豆黏性强,油腻,不易消化,耐饱,其制品入胃后能维持较长的时间而不感到饥饿,所以福州人常用糯米、大豆、糖制作粿,犹如客家人的饭,北方人的饼,新疆人的馕,傣族人的糯饭团,把它作为快餐,或作为餐与餐之间的点心,以支撑繁重的体力劳动。3个铜板(约今人民币3元),便可饱餐一顿糍粿。有需求就有市场,在老福州的大街小巷,糍粿店星罗棋布,遍地开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吃的东西多起来了,加上糍粿本身具有粗饱、油腻、高糖的缺点,让一些追求健康的人爱它不容易,于是就挑剔起它的缺点来了。福州的糍粿店也越来越少,渐行渐远了。

现在到哪里寻找糍粿的倩影呢?在福州市津泰路南侧的安泰河沿朱紫坊,有一家福州糍粿店,专门经营福州糍粿和福州菜,打出“游三坊七巷,尝八闽小吃”的口号,颇能吸引外地游客的眼球和胃口。台江榕城步行街的“风味小吃一条街”,也可以品尝到多姿多彩的糍粿。乌山支路口的聚福园、醉仙楼也是专门的糍粿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