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孩子抓起,加强小学德育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德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视。德育要从孩子抓起,小学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阵地,因此,要高度重视小学德育问题。基于小学德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小学德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德育;问题;策略
小学阶段属于启蒙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为关键的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德育工作,对学生树立全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德育要从孩子抓起。
一、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的目标与内容缺乏实际性
从德育的目标来分析,传统德育的目标针对小学生来讲过于“高深”,要求小学生懂得“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未免太早,小学生关注的通常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而且传统德育内容过于抽象,小学生难以理解到本质意思。道德是需要经过文化传统来积累的,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道德内容的具体实践,久而久之会让德育成为一种口号,只是喊喊而已。
2.德育中评价方式不够多样化,失去客观性
目前,小学生德育状况的评价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评价的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形势,通过考核或者笔试,而且考核形式是统一的,考核内容是规定好的,当然答案也是一样的,这样不能体现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没有认识到小学生也是具有情感与行为的。笔试只能体现德育理论知识的水平,体现不出学生的差异性,合理性与科学性欠缺。
3.道德认知与行为活动脱节
目前,小学德育过程中,往往关注的是德育理论知识,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知道了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是真理;知道了原因也不等于知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去做也不等于愿意去做。
4.德育方法缺乏创新
小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有自己的方式,这是由内在生命潜力而决定的。但是,小学德育依然采用的是“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或者人格教育的示范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会在某些时段起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时间过后必定会出现很多弊端。“灌输式”剥夺了儿童的自发性,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小学德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进行德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各学科之间缺乏德育方面的渗透,即使有了渗透,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最终形成了学科知识与道德知识的简单融合。这类德育手段过于重视传授,忽视了启发,导致德育过程中缺乏学生情感的主动参与,师生之间缺少了解与信任,导致学生失去了品德形成的基础。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加强小学德育。
1.改善课程目标,积极更新德育内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目标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与总结点,因此,目标在制订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发展的观念,要保持层次清晰、灵活多样、内容全面的德育目标体系。
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选择德育内容的时候,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善于由易到难,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努力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要重视每一个小学生的差异性,对德育内容进行有效的安排,让德育更加融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
2.加强德育评价
目前,德育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率较低。因此,要加强德育评价,不断更新教育评价体系,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将德育放在首位。
3.不断改进德育方法
改进德育方法,我们要基于东方伦理精华,不断吸纳西方比较先进的德育理论知识与方法,从而实现小学德育方法的创新,构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的德育发展方法。例如:比较热门的价值辨认法、亲身体验法等等,鼓励学生实现自我道德价值判断,积极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去生活与学习。
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渗透作用,利用科学方法,将德育的内容与相关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努力构建德育情境,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4.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再教育培训的机会,努力提升小学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让每一位教师都尽可能拥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教育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与此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切实开展,要认真开设德育相关课程,并且要注重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认知与行动的协调,在评价方式上要坚持从客观出发,抓住学生的差异性,且应制定合理的、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
总之,学校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并要从孩子抓起。德育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塑造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要不断改进德育的方法,提升小学德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祝爱明.盘活学校德育资源 践行优良品行魅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
[2]董志敏,王晓英.小学德育工作的反思[J].新课程:教研版,2008.
(作者单位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