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海拉尔油田分注管柱失效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拉尔油田分注管柱失效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海拉尔油田分注管柱失效现象,从井下工具、井筒状况、层段配注、作业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认为,管柱失效的主要原因有结垢遇阻、套变、层段或动态停注等,因此,本文就提高分注管柱的有效期从多角度提出了治理对策,对注好水、注够水以及实施稳油控水提供保障。

【关键词】分注管柱 失效原因 治理对策

1 引言

随着海拉尔油田的不断开发,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影响原油采出程度。分层注水对提高油田开发效果至关重要,井下封隔器是分层注水的必要工具,它在井下的密封状态决定着分层注水的成败。因此,提高封隔器密封性能,延长分注有效期是油田能够注好水、注够水的前提条件之一,对于实现油田长期稳产、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海拉尔油田分注管柱状况

目前海拉尔油田共有注水井323口,笼统井173口,分层井150口,分注率46.13%,平均单井3.09段,3年以上未动管柱57口,占总井数的17.65%。

海拉尔油田目前分层注水管柱应用普通偏心、桥式偏心两种分层注水管柱。普通偏心特点是流量测试必须采用非集流流量计,递减法测试,要求流量计量程必须大于全井注水量;桥式偏心特点是可采用双卡测单层,即可使用非集流递减法测试,又可采用集流式流量计实测单层流量。

2010年工艺设计244井次,因分注管柱失效而进行的作业重配共46井次,占总设计总数的18.85%,其中因套损问题造成的分注管柱失效5井次,占作业重配总井次的10.87%;因结垢遇阻造成的14井次,占总井次的30.43%;因封隔器不密封问题造成的17井次,占总井次的36.96%;其它原因10井次。

3 分注管柱失效原因分析

调研国内外相关资料并结合海拉尔油田现场实际状况,造成分注管柱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封隔器本身结构存在问题

(1)封隔器胶筒方面。海拉尔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注水压力较高,部分区块完井深度达2000m以上,井底温度高达90℃左右。目前现场所使用的封隔器胶筒采用丁氰橡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应力衰减和老化速度快,封隔器胶筒易失效。

(2)洗井滑套密封件易损坏。目前使用可洗井封隔器洗井滑套密封结构由滑套和O形圈构成。在反洗井过程中,当O形圈过反洗井出口孔眼时,O形圈失去接触面支撑的部分,部分脱出密封槽,挤入滑套与套孔眼之中,容易造成的咬伤或咬断,从而导致封隔器不密封,分注管柱失效。

3.2 井下状况影响分注管柱有效期

(1)套损引起的分注管柱失效。2011年新增套损井10口,累计套损井51口,占总生产井数的3.84%,其中油井19口,占油井总数的1.89%,水井32口,占水井总数的9.91%,套管发生弯曲变形、腐蚀和结垢现象,均会影响分注管柱有效期。

(2)测试遇阻和油管堵塞。注水过程中油管发生腐蚀、结垢现象,造成测试遇阻或者油管堵塞,同样会导致分注管柱失效。

3.3 层间差异大、层段停注或动态停注造成管柱蠕动

贝3-6井2010年3月24日下入分注管柱,偏Ⅰ日注30m2,偏Ⅱ停注,偏Ⅲ停注20m2,2011年2月17日偏Ⅲ停注,偏Ⅰ日注15m2,偏Ⅱ日注10m2,3月15日油压升至8.2MPa,套压2.5MPa,分注管柱失效。分析认为该井层间压差较大,压力波动造成管柱蠕动加剧,从而引起分注管柱失效。

4 延长分注管柱有效期的对策

4.1 合格的井下工具、提升井下工具的整体性能

合格的井下工具质量,特别是胶筒性能的提升是提高分注有效期的前提。

(1)针对常用封隔器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优选合适的封隔器胶筒材料。

(2)提升封隔器洗井滑套密封性能,避免咬伤,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采用T形圈代替O形圈;

②采用护挡方法,当洗井滑套过孔时,用挡环挡住密封圈,避免密封圈脱出而被咬伤,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4.2 创造良好的井况和井筒条件

封隔器和套管壁的密封性关系到分注工艺的成败,清洁平滑的内表面可保证封隔器胶筒的密封效果。因此,必须处理井筒,创造良好的井况和井筒条件。

4.3 精益求精的分注作业管理

作业施工是分注工艺设计的操作和执行过程,其质量决定着分注工艺的成败和长期效果。现场作业监督人员应具有责任感,对于通井、刮削、组配管柱、下分注管柱等关键环节必须进行现场监督,针对现场情况及时提出变更措施和建议,保证分注工程设计的作业质量,并符合单井井筒条件。

5 治理措施效果

针对分注管柱失效的主要原因,采用从井下工具、井筒、作业施工和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治理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治理效果。截止目前海拉尔油田共有分注井150口,分注率为46.13%,与2010年同比增加12.53%,因管柱失效原因而进行的作业重配共31井次,与2010年同比减少了32.61%,分注管柱平均失效周期为417天,与2010年同比延长87天。分注工艺技术水平和技术指标的普遍提升,提高了注水开发效果,保证了油田的稳产、增产。

6 结论

(1)海拉尔油田分注管柱失效主要表现在封隔器不密封、测试遇阻和套损影响三方面;

(2)封隔器本身密封件性能、层间差异、井筒状况是影响分注管柱有效期的主要因素;

(3)优质的井下工具质量是提高分注有效期的前提;分注作业质量和精细的日常管理是延长有效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远纲,王禄群,侯高文.分层开采工艺管柱[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2] 赵远纲.分层开采工艺管柱[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3] 朱仁杰.O形密封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王大勇,男,1975年2月2日出生,2006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在大庆油田海拉尔勘探开发指挥部贝16作业区采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