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师的语言机智与幼儿心理回应的有效互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的语言机智与幼儿心理回应的有效互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的语言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则叫教学语言机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中,与幼儿运用语言互动的形式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常常发现,在互动中,教师的语言机智引导与幼儿之间的积极回应,有时是整节活动的成败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突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快速反应,巧妙应对。这样,我们的活动才会折射出智慧的灵光,才会充满生机,活力无限。

一、运用幽默的说话技巧,锤炼灵动机智的教学语言

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说话方式,适当的运用一些幽默技法,创造诙谐有趣的效果,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如培养小班幼儿每天刷牙的习惯,可以巧妙地借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歌曲《嘻唰唰》的歌词元素,创编出这样的儿歌“刷,刷,我刷刷刷,我一天要刷两次牙;我上刷刷,我下刷刷,我左刷刷,我右刷刷,虫子你敢咬我的牙,我就把你冲到下水道。”极富旋律感和幽默趣味性的儿歌,加之生动的动作,极大地激发了幼儿与口腔细菌“斗争”的乐趣,寓教于趣中,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再如,在早操活动中,幼儿学习拉丁基本舞步,总是无法准确表现出舞者张开两臂、昂首挺立迈步的姿态,教师随即模仿了正误两种不同的姿态,并生动解说:“你看,抬着头,挺着胸,身体保持挺立的,多像美丽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啊;你再看看,哦,弯着背,弓着腰,眼睛看着地板,好像什么东西丢了,在找东西呢。”孩子们的哈哈大笑中,很快理解了两种动作的不同形态,并在乐于模仿公主和王子的意向中,主动学习了正确的动作。

二、建立“顿悟”语境,促进幼儿多维的思维方式

幼儿在遭遇困难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过程要遵循指向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这个解决困难的过程就是包含了“顿悟”的过程,如教师在让孩子猜测一瓶液体是什么的时候,先让幼儿闻味,然后教师设置“顿悟”的语境,“这是黄色的――涂在身上凉凉的――夏天洗澡有时妈妈会放一点在水中的――蚊子害怕闻的――被蚊虫叮咬时可以擦一下的。”孩子在一步一步的语境启发下,几个孩子突然跳将起来,大声说道:“我知道,我知道,这是宝宝金水!”这就是孩子的一种顿悟。“顿悟”学说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柯勒提出的,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是一种智慧行为,是一种顿悟过程,需要有理解、领会与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参与,并且它是一种突现、速变、飞跃的过程。由顿悟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在记忆中保持较长的时间,由顿悟而掌握的学习原则有利于适应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积极的运用语言机智创设顿悟语境,促进幼儿在习得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诗化优美形象的生活语言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由许多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可以尝试用浅显、易懂、充满情趣的话语,把每个环节的要求清楚明了地呈现出来。

如做早操时,教师可以说:“太阳笑,看我做早操。我是好宝宝,锻炼身体棒。”午餐时,教师可以说:“饭菜喷喷香,色彩真鲜艳,小手洗干净,吃呀吃得饱。”午睡时,教师可以说:“中午到了,知了不叫了,小鸟不飞了,小朋友也要睡觉了。”盖被子时,教师可以说:“轻轻打开一扇门,小宝宝呀钻进门,肚子朝上躺下来,再把门儿关起来,闭上眼睛睡着了。”

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环节中主动饮水意识不足的现象,我在饮水桶上贴上了笑脸表情的汽车图案,并画上了小脚印,利用优美的儿歌形式进行教育:“小汽车,准备好,加满油油最重要。咕嘟咕嘟要喝完,比比谁最有力量!”孩子们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小汽车,都希望自己的汽车跑的最快,所以都来“加油”。

这些形象生动、简单明了的语言不仅让幼儿明白现在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并且这些朗朗上口的念白能激发幼儿乐意去做,既达到教育要求,又让幼儿的心情如沐春风。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使用的语言应当更加生动、有趣、形象、活泼,充满童趣。

四、营造情景语境,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动力

语言是显示教学情景最普通、最重要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教师具有情趣化、诱导化的解说和描绘相结合,能创设出具有特定情境的教学气氛,把孩子引入情景。如在散步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感受风的存在,就引导孩子们观察自己被风吹起的头发,说:“你们看看,是谁拂起我的头发啊?看,我的裙子也在飘,是谁?快找找它是谁?听,树叶沙沙地响,是谁和它捉迷藏?”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情景式的、游戏化的、可感知的意境,让原本单调、枯糙的教学内容变得充满趣味与生机。

在情景中孩子既是情景的参与者,又是被教育者,有时甚至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者。例如,教师在讲述一个自己经历:“那天,老师走路匆匆忙忙,一不小心,‘嘭’的一声,老师的头重重的撞在了墙上,肿了一个大包……”这时,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老师的痛苦“惨状”,孩子们表现出积极的同情心,“老师,你要当心点!”“老师,你要记住,走路可要慢点!”“老师,你是不是在右侧走。”“老师,你走路可要看清楚,不能莽莽撞撞。”孩子们以其真切的情感,在教育着老师,其实这些恰恰是老师想提醒幼儿的话,然而这样的一次情景性语境的创设,让教育的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从内心体验到活动带给的情感享受和深刻的教育内涵。

五、打造亲切动人的评价与沟通语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孩子是喜欢称赞的,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好话,也没有一个孩子是喜欢有人骂他的。”根据陈鹤琴先生的教导,坚持正面引导与激励的原则,教师可以多使用这些充满魅力的评价语,如:“你非常聪明,我很喜欢你!”“你提的问题真棒,我们共同讨论一下。”“你真会动脑筋,太好了!不过,下次想仔细了再举手,行吗?”“看到你的进步,我真高兴!”“别着急,再想一想”等充满激励、充满尊重、充满信任的话语。教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会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有利。当幼儿的行为处于约束力即将松懈的边缘,教师可以及时用肯定的暗示性语言把幼儿哄抬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指引幼儿朝正确的方法去努力纠正。如“我知道***一定会轻轻把玩具收整齐的。”“你看,***多棒啊,坐得多端正啊!”赞赏性的表扬言语一出,即便孩子有了放松自己行为的念头,也会因为老师的表扬而立即打消,转而朝老师暗示的方向去努力。

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在孩子面前扮演弱者,用温柔请求的语言打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如老师在生病或感觉疲惫的时候,可以轻声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生病了,身体不太舒服,爱我的孩子们一定知道,在这个时候要照顾老师,老师轻轻地说话,大家都可以认真听哦。”“你们爱我,我也爱你们,爱是相互的。”或是,“老师的口渴了,我去喝杯水好吗?”平等的语言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是真实、情感化的,从而更加拉近了教师与孩子们的心理距离。

孩子们喜欢语言机智幽默、亲切平等的老师,我们应该走进孩子们的心理思维视角,多感受他们的心理世界。同时,我们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功底,用自己的机智语言,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孩子们的思维,创造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