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胡适劝说傅斯年勿批孔祥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把胡适日记读一遍,发觉在他的心目中,孔祥熙胜于宋子文。原本主张“打孔家店”的他,当傅斯年起而批孔时,竟劝其“勿攻孔”。
胡适一生日记,记下的与他有过交往的人,多不胜数,孔祥熙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日记提到孔祥熙的次数,比提到宋子文要少得多,但对孔的印象,好于对宋的印象。胡适曾用“贪利小人”四字表示对宋的鄙夷和不屑。而他却没有怀疑孔的人品,起码在日记中看不出来。
胡适到美国任大使后,对孔祥熙是敬重的。这缘于一件事。
胡适的前任王正廷,在任驻美大使期间,聘一位外国人帮中国大使馆作宣传,那人实际上是无赖,对王正廷狠狠敲诈,还状告中国大使馆,搞得王正廷和中国大使馆很被动。胡适到任后,在前任留下的档案里,看到了孔祥熙与王正廷往来电文,遂对孔怀有敬意。
他在1939年8月1日日记中写道:
“寻得王儒堂与孔庸之往来的电报两大档,读了真如同看神怪小说。庸之的忠厚待人使我不能不佩服。”
孔祥熙给王正廷的电报是怎么说的?哪些内容使胡适“不能不佩服”?胡适在日记中未予具体说明。不过我们可以猜想,孔祥熙对于惹了麻烦的王正廷一定是宽恕的。
胡适日记涉及孔祥熙的,主要是傅斯年“批孔”一事。胡适本来是主张批孔的,到了美国以后,看法改变了,放弃了批孔。1938年12月4日,他曾致电翁文灏,托其转告傅斯年不要批孔(此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胡适全集》失收)。
胡适生怕被傅斯年误会,在发这封电报几个月后,还写信向他作解释。1939年5月24日致傅斯年信云:
当我得病之前一夕(十二月三夜),我曾草一电给咏霓嘱他转告吾兄谈老孔的事。我希望此电不致引起你的误解。
当十月十一月(1938)两个月之中,我深知国内和战两途的明争暗斗。尤其是十一月初,近卫广播主和之后,渝府要人甚倾向和议。(T ・F信上说他为‘圣裔’起草答近卫,已脱稿,因蒋电阻而止。)其时渝方主和者汪、孔为首。后来十二月中蒋先生坚决主持抵抗,政策始定。但我当时深感觉两点:1.蒋在外时,渝府有甚大势力,可以决定政策,至少,可以大影响政策。2.我从咏霓电文里,窥见蒋的主张可以抓住孔,而不能抓住汪。因此我颇悬念政治组织与政治连系的问题,因设一问:当此和战未决之局(十一月初),若行政院长为精卫,其结果如何?若汪长政院而兼外长,其结果如何?若政院为宋子文,其结果如何?若为孙哲生,其结果又如何?
因此,我在临出行之前夕发那电给咏霓,指出此时蒋先生需要一个可以受商量的行政院长。
“T・F”指蒋廷黻。“圣裔”指孔祥熙。信中说,孔祥熙和都主和,但两人是不一样的,的主张可以抓住孔,只是不能抓住汪。胡适要傅斯年想一想,在和与战两种主张、两条道路还在明争暗斗之时,如果让当行政院长,甚至还兼外交部长,结果会如何;如果让宋子文当行政院长,结果会如何;如果让孙科当行政院长,结果会如何。胡适没有下结论,但结论呼之欲出。
据说翁文灏按胡适的要求对傅斯年进行了劝告。翁文灏1938年12月9日日记云:“接见……傅孟真(告以胡适之电,劝勿攻孔)。”怎么劝,就大有讲究了。翁文灏日记中对孔祥熙多有微词,他对孔祥熙这位顶头上司很感冒,以其当时的心态,他会认真去劝傅斯年,是大有疑问的。在此之前,傅斯年已上书,抨击孔祥熙 。翁文灏12月11日日记云:傅孟真交阅七月十二日上蒋攻孔函,又十一月上蒋书,参政员五十二人署名……攻孔已是既成事实,劝也只能劝傅就此打住。
过了几个月,估计是傅斯年仍想不通, 1939年10月8日,胡适又致信傅斯年:
我去年十二月四日发给咏霓一电,即是对你的打孔家店妙文而发。次日我就病倒了。今夜翻阅此电颇自信此中见解真是阅历有得之言,惟恐咏霓与孟真均不能完全了解此意。我写此电,踌躇半夜,最后终不忍不发,实是在外一年,深有所见,深有所悟,故忍痛为诸兄发此议。今日此意尚值得考虑,值得深思。我在此看陈光甫手下诸人任劳任怨,一年之中,真能做到“弊绝风清”境界,为New Gealers 所叹赏佩服。此一组人是老孔所最信任,而宋子文所绝不能合作者也!
胡适在此信中说出了他劝傅不要批孔的另一个原因:孔祥熙部下、当时任贸易调整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陈光甫,在美接洽以桐油、滇锡、钨锑作抵押的借款。陈光甫与其手下,能干实事,而且做到“弊绝风清”,赢得美方赞誉。如果将孔祥熙攻倒,则取代他的将是宋子文,而宋的上台将使陈光甫在美无法工作,这是不利于向美国接洽借款的。胡适不希望宋子文取代孔祥熙的事发生,为此他给国内发了一封长电。胡适1939年11月26日日记云:
我去年十二月四日曾密电咏霓转告孟真勿攻击孔庸之。今日要发的电文,大概也是要指出庸之与光甫处处合作,是一年中借款购货大成绩的一大原因。我虑宋子文不能与光甫合作,光甫或急于求去,则美国我方少了一个重要力量。
我向来主张“打孔家店”的人,今反过来为庸之说好话,是很伤心的事。但我为国家计,认为应该如此干,故不避嫌疑,决心发此电。
日记没有说电文发给谁,查《胡适全集》书信部分,收入胡适1939年11月27日致陈布雷电。电报中有如下一段:
弟向不满于孔庸之一家,此兄所深知。然弟在美观察,此一年中庸之对陈光甫兄之事事合作,处处尊重光甫意见,实为借款购货所以能有如许成绩之一大原因。盖庸之与光甫为三十年老友,性格虽不同,而私交甚笃。一年来光甫在美所办各事业,所以能放手做去无内顾之忧者,多因庸之绝对合作。
据翁文灏日记,在陈布雷收到胡适上述电报的前几天,1939年11月20日,五届六中全会,孔祥熙、张群分别辞去行政院正副院长,“遵蒋(介石)为院长,孔(祥熙)为副院长”。这一结果,或许是胡适愿意看到的。
胡适劝说傅斯年勿攻孔这件事,或许能给人们这样一个启示:你攻一个人,要考虑别人取代他,是否一定比他好。
(作者单位为江苏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