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营造愉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营造愉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时时注意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已经成为当代教师的广泛共识。本文从五个方面来阐述自已的教学所得,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在学习中得到张扬。

【关键词】氛围学会想学乐学会学爱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古代圣贤早已探索出来的经验,而作为课程改革的实验者,更应该本着新课程理念,时时注意营造愉悦氛围,激发求知兴趣,让每一位学生轻松、愉快地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使学生从乐学到爱学,从学会到会学,充分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在学习中得到张扬。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学会"。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于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氛围,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如教学《动物乐园》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有趣的动物乐园,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课中又让学生们戴头饰扮小动物们上台握手,要求学生观察小熊、小鹿分别有几只,再进行比多比少,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小兔与小猴等两组动物的比较,很快学生学会了比较的方法,还能够举一反三,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先扶后放式的引导,学生的观察力得以培养,还学会了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大胆创新,形成了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二、联系生活,使学生"想学"。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特点,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你们买过东西吗?想买一本标价是12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要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然后请代表说说看。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买东西付款的方法再现,让他们议一议,说一说,初步建立十进制的体会,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产生想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合作交流,使学生"乐学"。

合作交流是现代课堂所推崇的学生学习方式之一,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交流的快乐,给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的讨论探索、合作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和反省,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干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如进行10以内的减法整理与复习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将各算式填写在纸卡上,然后跟着"火车头"--手持写得数的红旗手,轮番开火车,即顺着走道,一手搭着前一个人的肩头,一手作车轮滚动状,依次读着手中的算式,小跑步代表火车在"行驶"。如此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减法表的排列顺序。再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所得,也就是说出10以内减法表的规律。学生学会了整理减法表,及相关减法知识,为20以内减法表的整理奠定了知识基础。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的同时,不断地享受交流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由此乐于学数学。

四、实践操作,使学生"会学"。

" 实践出真知"是人类长期以来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总结。动手实践,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为学生创新打好基础。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认识物体》第一课时的最后环节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用学具(带来的各种形状的物品)搭一件喜欢的东西。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物体搭他们见过或想象出的东西,很快各小组先商量,达成共识后,搭出了机器人、火车、大炮、坦克等物品,再用自己的语言述说用了几个什么形状搭成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搭,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表达能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了成就感,使学生在操作中能运用四种形状进行再创造,达到会学。

五、激励鼓舞,使学生"爱学"。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了帮学生搭起激发其思维兴趣的舞台,并萌发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数学教学中,我注意以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帮助者的身份走在学生中间,引导他们,及时对他们的"亮点"加以肯定、表扬,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高,如在数学实践活动"找一找比我怎样的人或和我怎样的人"中,学生通过调查后说了不少,我充分表扬了他们认真动脑、细致观察,能找几个与自己有相同处的或不同处的人,在激励下,学生更来劲了:"我找到了和我一样姓黄的3个人。""我找到三个和我一样穿牛仔裤的人。""我找到了2个耳朵比我大的人。"……从穿着到相貌、姓氏到人口等方面找到了所需要的信息。可见,作为教师呵护学生的每一次发现,那将会使之灵动的心更活跃,充满童真的心上会绽放出更灿烂的花朵。当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时,教师再适时激励、鼓舞,学生也就会逐渐产生爱学的心理。

总之, 教师要进行成功的教学,就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走向高效能的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3]《小学教学设计》山西教育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