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超对接”的理论误读与替代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超对接”的理论误读与替代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农超对接”模式被普遍认为是解决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弊端的有效方式,但几年多的“农超对接”实践成果并不如人意。本文列举了“农超对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了两种渠道模式的适用条件及一体化的特点,认为对渠道理论和一体化理论的误读是导致“农超对接”问题的重要原因,进而提出了“农超对接”的替换模式—“农批对接”,并对“农批对接”模式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农超对接 渠道理论 一体化理论 农批对接

一般认为,不经过中间批发环节,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进入超市终端进行销售的流通模式被称为“农超对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农超对接”的概念在业内已经被普遍认可。林乐碳(2010)认为:随着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基地的快速发展,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具备了鲜活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进入超市的基本条件;姜增伟(2009)认为:从农产品档次、超市地位等方面来看,我国具备推广“农超对接”的基本条件;张世晴(2010)的研究结论更为乐观:“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革命,它促进了农业生产组织、流通模式等生产关系的转变。学术界普遍把“农超对接”看成是解决现有农产品流通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一次伟大变革。但是,在经历了自2008年至今的政府强力推动、业界积极参与的历程后,人们发现“农超对接”的实践成效并没有当初描绘的那么美妙,相反,“对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相继浮出水面。

“农超对接”果实有悖“对接”初衷

(一)农民“入超”后收入并未增加

从各地参与“入超”的实践看,虽然超市对农民的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但超市收费项目繁多(进场费、条码费、节庆费、陈列费、促销管理费),对农产品品质要求严格,每次采购品种多、数量少、账期长,农民在与超市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话语权。这些问题导致农民赚钱少甚至赔钱,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对接”后超市收入不成比例

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具有易腐性,这就要求超市增加冷冻、冷藏设施以保持产品的新鲜度。这既增加了超市的投资,也增加了超市的运营成本。中国农业大学张晓敏(2012)的一项研究表明:杭州连锁超市生鲜区员工的人工费用是普通员工的1.42倍,农产品销售消耗的水电费是日用品的5倍,然而,生鲜农产品的利润率仅仅是日用品的70%。此外,超市对“农超对接”缺乏兴趣原因还在于对接双方的经营方式与对产品标准的要求差异太大。超市的结算周期较长而农户习惯于现金交易;超市需要标准化的产品而农民习惯粗放式生产。两者之间的鸿沟短期内难以弥合。

(三)市民更愿意到农贸市场购买农产品

超市布点远没有农贸市场密集,购物不便捷,结算要排队,品种少,周转慢,不新鲜等因素造成市民超市购买意愿弱。如果价格没有优势,超市很难吸引以中老年人为购菜主体的消费群。一项专项调查显示:在“北上广”三地受访的万名市民中,有63 %的市民倾向到农贸市场买菜,有75%的市民认为农贸市场价廉新鲜。这项调查结果让那些“不以卖菜赚钱为目的,仅以吸引人气为目的”的超市也顿生寒意。

“农超对接”的理论误读

(一)误读一:短渠道比长渠道效率高

渠道是营销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产品或服务转移所经过的路径,由参与产品或服务转移活动以使产品或服务便于使用或消费的所有组织构成,参与的组织多,流经的路径长,称为长渠道。参与的组织少,流经的路径短,称为短渠道。

人们普遍认为,长渠道流通环节多,则必然会导致流通效率的不高、流通成本上升,进而导致终端零售价格的上升。因此,只要压缩流通环节,流通成本就会降低,从而使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认为“农超对接”模式可以解决传统农产品流通问题的观点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然而,显而易见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

不可否认,流通环节与流通效率两者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流通环节减少就意味着流通成本的降低和流通效率的提高。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间的联系与人们的常识恰恰相反:流通环节的减少增加了流通成本、降低了流通效率;流通环节的增加反而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在有批发商的情况下交易是6次,在没有批发商的情况下交易为9次。由此可知,在增加一个批发商使渠道变长的情况下,交易次数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出现大幅下降,流通成本谁高谁低,显而易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两种流通模式的交易次数的比较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渠道两端流通主体数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渠道两端各有一个主体时,(a)模式(类似“农超对接”)比(b)模式交易次数少,效率更高;当渠道两端各有两个主体时,两种模式难分仲伯;当渠道两端的主体多于四个时,(b)模式比(a)模式更优越,且两端主体数量越多,(b)模式的优越性越突出。这说明当主体数量较多时需要设置一个中间环节来解决商品的集散问题。对于那些需求面广,流通频度高,需要一定程度的货物集散才能顺利进入消费领域的产品来说,环节过少就难以完成其空间转移的全过程(苏威,2012)。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高度分散,农产品流通频繁,市场范围大,要想通过减少流通环节来降低流通成本是不现实的,如果靠政策推动,人为减少流通环节,很可能适得其反。

(二)误读二:一体化比专业化效率高

一体化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事项,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或措施,将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协同效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措施(王治卿,2010)。

“农超对接”是纵向一体化的例子。纵向一体化的优势和劣势在理论上早有定论,优势有:“确保供给和需求”、“提高进入壁垒”、“提高差异化能力”等。劣势有:“代价高昂”、“需要不同的技能和管理能力”、“延长了时间”等。这些结论清楚地说明“农超对接”并不能如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能够缩短农产品流通时间(延长了时间)、能够降低农产品零售价格(代价高昂)。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呢?原因在于人们认为一体化中外部的主体减少了、交易次数就减少了,从而交易成本就会降低、流通效率就会提高。但事实上,交易次数的减少带来的利益并不足以冲抵“内部交易会减弱员工降低成本、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而带来的损失。而那些原先在外部完成如今被集成到内部的除生产和销售以外的诸如集中、清洗、检测、包装、储存、装卸、运输等事务是超市和农民合作社不擅长的,由此导致的一些效率损失进一步冲抵了“交易次数减少”带来的好处。

处于一体化另一极的模式是专业化。专业化是指行业内部各企业和部门逐渐分离,形成独立的企业和新部门的过程,也是同类产品由分散生产趋于集中生产的过程。专业化的特点是能采用先进的专用设备和工艺,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各有专长,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更快地发展新产品,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

“农超对接”模式有违专业化与分工原则。农民和超市都分别涉入了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按照一体化要求,农民除了生产,还要负责销售;超市除了销售,还要负责物流和指导生产。这样的双向延升很容易导致各自原有优势的丧失。

“农超对接”的替代模式

既然“农超对接”模式缺乏理论支撑,而且在实践中遇到了众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很难担当起解决当前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境的重任,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模式呢?经过分析比较几种流通模式的特点,“农批对接”应该是可行的现实选择(见图2)。

“农批对接”模式保留了销地批发市场,省掉了产地批发市场。为什么要保留批发市场?这是由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特点决定的。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均十分分散,加之农产品品种众多,居民购买批次多、单笔购买量小的特征,因此,农产品的流通必须经历一个“散-集-散”的过程。批发市场正处在“集”这个点上,发挥着聚五湖四海、汇万千品种的集货功能。此外,驻扎在批发市场中的批发商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销售效率;为零售商提品包装、配送服务,提供融资便利,提高零售商经济效益;利用仓储条件,实现对产品的供需调节。

为什么保留销地批发市场而不保留产地批发市场?原因在于销地批发市场靠近消费终端,需要频繁根据消费需求进行全国产地或区域产地范围内的品种搭配并进行二次配送,这些要求是产地批发市场根本无法满足的。

“农批对接”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流通模式渠道过长和“农超对接”模式渠道过短带来的系列问题,但这只是解决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要使“农批对接”模式发挥作用,还要做好各参与主体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工作。如从农户到销地批发市场这一链条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可由技术日臻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及网络化、信息化技术来实现;产地批发市场要配套专业冷藏、冷冻设施,成立专门的分拣、清洗、包装、简单加工、检测等机构;从销地批发市场到农贸市场、超市的“最后一公里”要由“专业的城市微循环配送系统”完成等。

参考文献:

1.林乐碳.基于DEA模型的农超对接模式的绩效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9)

2.姜增伟.农超对接:反哺农业的一种好形式[J].求是,2009(23)

3.张世晴,李书华.现代零售价值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论“农超对接”的机遇[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张晓敏.农超对接中的不可回避的三大挑战[J].农产品加工,2012(3)

5.邱述兵.影响大宗蔬菜“农超对接”效率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6)

6.苏威.有关农超对接的理论误区与制约性因素分析[J].商业前沿,2012(7)

7.王治卿.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M].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