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网络译者改变传统出版模式的幕后推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络译者改变传统出版模式的幕后推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年底,美国《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访华,在互联网界和媒体界都引起了不小轰动。凯文・凯利此行是为宣传其作品《失控》在中国的首次出版,而此书的翻译――中国11位网络译者也随之浮出水面。近年来,网络译者在中国翻译界频繁出没,出版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三杯茶》、《梦侦探》等诸多颇有影响的好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改变了中国的传统出版模式

凯文・凯利在中国宣传《失控》的活动现场,与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合影。

网络译者的崛起

他们均来自网络,他们身份各异,翻译是他们共同的爱好而非本职工作,如今,通过网络社区的沟通与协调,他们合译出版了50万字的作品《失控》。

这些译者中,有大学生,有中学教师,有大学老师,有国家公务员,更多的其实连做什么我都不是很清楚。”《失控》的总负责人赵嘉敏如此描述该书的众多译者。早在2008年,时任中国最大翻译网站译言网CEO的赵嘉敏读完了《失控》后被深深吸引,决心将这本巨著翻译成中文。他原请了一名北大哲学系博士担任译者,但翻译进度却远远落后于计划。于是他决定动用网络力量,在译言网的社区中公开招募,开始了网络译者合译之路。

其实,不仅是《失控》,近年来国内出版界许多口碑不错的译文图书皆出自网络译者之手,如,曾获得美国“桐山环太平洋图书奖”的书籍《三杯茶》(Three cups of tea)的译者黄玉华是医学博士;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的翻译者“小二”是某台资企业的高管;小说《芒果街的小屋》(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的译者潘帕是个生化学博士;日本科幻小说《梦侦探》的译者“丁丁虫”在一家软件公司就职。他们惟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是网络译者,且作品都是先在网络上发表引起轰动,从而引起出版社关注得以出版发行。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译者“小二”是上海一家台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现年51岁,本名汤伟。他一直是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的爱好者,被卡佛的写作手法折服。2006年,他从网络书店买了一本卡佛的小说,却发现第一篇《他们不是你丈夫》的第一段就翻译错了,“能不能蹭一点白食”被翻译成了“顺便看看能不能定点儿货”。“我就是从那时起开始翻译卡佛的作品的,当时只是为了能给中国读者一个准确的卡佛。” 汤伟说,他先试着翻译了卡佛的《论写作》,并陆续发到豆瓣网上,没想到“一举成名”,每天都有很多新人加入关注并留言,希望尽快看到下文。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在网络上看见了汤伟的译文,立即与他联系,2009年,由汤伟翻译的《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Raymond Carver)在该社出版。

担任《失控》特约编辑的傅西西同样是一位网络译者,2010年翻译了美国畅销书作家卡伦嘉宝的《当香奈儿爱上香奈儿》(The Gospel According to Coco Chanel)一书。傅西西的翻译兴趣始于大学期间,因为很多教材翻译不准确,于是老师要求大家弃用中文教材直接用英文原版书。结果却发现以前看不懂的原理,反倒是看了原文一下子就懂了,傅西西感叹“蹩脚的翻译害死人!”从那时起,她就偶尔翻译一些财经杂志上的文章,在网上和同好交流。

《梦侦探》的译者“丁丁虫”供职于某软件公司,因为工作关系,他常去日本出差。2004年,“丁丁虫”在日本买了一本科幻小说,看完很喜欢,可国内又没有出版,苦于无法与更多国内科幻小说爱好者分享,他干脆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翻译,在《科幻世界》上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此后,“丁丁虫”“一发不可收拾”,只要一看到有喜欢的日本科幻小说就会翻译,有时直接贴在豆瓣上,结果引来大批同好交流。日子一久,开始有出版社编辑主动找上门。如今他已经出版了四五本译作,还有两部长篇正在翻译。

解密网络译者

众多暗藏在网络背后的译者在默默翻译国外最新资讯、传达新锐文化,他们付出自己的精力、时间,却不在乎回报,甚至免费提供自己的译作。

这些热爱翻译的网络译者平日大多聚集在翻译网站译言网,最早的译言网是以博客的形式出现的,名字叫“言多必得”。从2006年7月开始,译言网创使人之一张雷开始翻译一些自己接触到的外国资讯并在博客上,资讯的话题非常集中,主要是与IT创业相关的内容,包括互联网技术、风险投资和商业模式。

很快,有网友发现在这个博客上,每天都能接触到国外媒体的最新资讯,于是申请加入翻译的团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2006年底,赵嘉敏、张雷、赵恺3名曾在美国硅谷工作的工程师决定把“言多必得”从一个博客改版成网站,译言网由此诞生,并得以飞速发展。由于网络译者能在语言隔阂和纸质媒体传播速度略慢于网络的境况之下,以最快的速度给读者带来国外最新锐的资讯,受到了众多网友的欢迎。译言网迅速发展成网络译者的聚集地,作为中文互联网上日更新量最大的翻译网站,其精神在于“发现、翻译、阅读外文精华”。

现在汇聚在译言网的译者除了发表创业类、管理类的资讯外,每日还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文章大多源自美国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英国的《经济学人》(Economist)、《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等国际一流媒体。

许多网络译者都有着一份收入不错且繁忙的工作,翻译更多的是他们的玩票行为。例如汤伟大学时读的是车率电子学,现在的本职工作是做产品开发,也负责市场开发中和技术有关的部分,和翻译一点儿都不搭边。繁忙的工作之余,网络译者多是利用业余时间来翻译图书和资料。傅西西称,“我平时工作很忙,为了翻译,每天只好挤出两三个小时的睡觉时间。”

由于不担心收入,网络译者的翻译动机多为兴趣,他们只会翻译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关心的是有读者阅读的成就感,而不是稿费。汤伟在翻译了卡佛后,有很多出版社找过来,但他仍然只挑自己喜欢的作品,不想翻译其它作品。傅西西说:“遇到了让自己倾心不已的思想或新发现,通过自己动手翻译,将这些思想或者新发现拿出来与人分享,这当中所感受到的快乐,是热爱翻译的理由。”

网络译者在速度和视野优势之外的另一优点是:不同专业背景的网络译者翻译自己擅长领域的文章,使得译文质量大大提高。比如有译者在金融行业从业多年,翻译此类文章就驾轻就熟;还有译者喜欢看足球,一些别人不太明白的足球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他来说就很容易。

另一点保证网络翻译质量可靠之处在于,译言网上的译者只要了作品,就会有很多人会在译文章之后跟帖“找碴”,提出意见、公开讨论、随时纠正。这种机制让译者的工作更有互动性,也能更有效地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

这些译者生活状态各异,有的功成名就处于半退休状态,拿翻译当消遣时间的休闲活动;有的捧着铁饭碗却向往着外面的精彩世界,于是翻译成了他了解外部世界、与各种和自己生活圈子毫无交集的人做交流的一个窗口;也有些人是职业白领,但热爱文学,放不下年轻时的文学梦,翻译成了他延续梦想的一种方式;还有一些勤快的学生,为了可以一边赚零花钱一边学到新的知识、拓宽眼界而成为了网络译者。

在网络译者逐渐成为提供国外最新资讯的传导者时,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即版权问题。译言网曾为版权做出说明:在网络译者翻译之前,一般会给原作者发邮件询问。但实际操作中,有的原作者会回信授权翻译,有的则泥牛入海,但被拒绝的情况还没有过。如果有原作者事后不同意网络译者进行翻译,译言网会选择把译作从网站撤掉。

网络译者改变未来?

网络译者的出现让读者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到国外新锐资讯,加速了最新信息在全球的流动,也开始影响传统出版业。往日由出版社选定书籍、一书一译的方式被改变,出版社甚至开始主动上网招募网络译者。

由11位译者合译的《失控》已不是国内第一次以网络译者合作的方式出版的书籍,早在2007年,由译言网的20多位译者合作翻译的《从零到百亿:Facebook创业故事》(Inside Facebook),是国内第一本由互联网社区引入、网络译者合作翻译并最终正式出版的书。

此后在国内由网络译者翻译的书层出不穷,但大多数仍然选择了一书一译的传统模式,多位译者合作仍属少见。此次《失控》的总负责人赵嘉敏在选择11位译者合作翻译时也遇到过若干困难和“混乱”,但最终顺利完成。至于多位译者合译是否能成为未来翻译趋势则难以确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由出版社选定书籍、一书一译的传统模式正在被打破。大多数传统出版社的营销或编辑已改变了工作方式,在网络中挑选译者成为固定的工作内容。新星出版社的营销人员“包包”从去年开始,在豆瓣网的翻译小组里开贴征集英文或日文小说译者,应征跟帖者非常踊跃。最近,“包包”常常会在豆瓣上说,应征者太踊跃了,自己看试译稿件看得眼花缭乱。

近年来,国内翻译是一个相对势微的状态。事实上,以中信出版社在豆瓣上发出的招译者广告为例,通常提供的稿酬标准是千字60-65元,这是一个业内通行的标准。即使一些名家的译作,稿酬也只有80-100元。多年来,许多翻译界的人士都呼吁过低的稿酬让翻译人才面临断档。许多语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即便从事翻译工作,也只做商业翻译,越来越少有人愿意翻译文学作品。中国社科院,曾经热闹的东欧研究室因为招不到人已经解散,每周二,已经退休的几个老人还会定期聚一聚、聊一聊,他们当中很多人直接从原文翻译了《好兵帅克》等一批经典文学作品,而这些人现在也在一个又一个离去。

在如此稿酬微薄、翻译人才缺失之时,网络译者的出现相对弥补了这种状态。由于他们进行翻译只是出于个人爱好,通常每个人只特别关注某几个作家的作品,所以译作水平都很高,而且并不在意稿酬,有的网络译者甚至在是完全免费提供译作。他们通过翻译得到的收入和自己本职工作的收入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即便如此,网络译者一时的热情目前是很难形成规模的,不足以帮助中国翻译界走出困境。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出自网络译者之手,给读者带来更多新鲜的资讯和优秀的文学作品。

1、2.《梦侦探》的译者“丁丁虫”供职于某软件公司。3.《当香奈儿遇上香奈儿》封面。

“遇到了让自己倾心不已的思想或新发现,通过自己动手翻译,将这些思想或者新发现拿出来与人分享,这当中所感受到的快乐,是热爱翻译的理由。”――编辑兼译者 傅西西

近年来由网络译者翻译出版的文学类作品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者: [美]雷蒙德・卡佛 (Raymond Carver)

译者: 小二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0年

《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Raymond Carver)

译者: 小二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9年

《三杯茶》

作者: [美] 葛瑞格・摩顿森(Greg Mortenson ) / 大卫・奥利佛・瑞林(David Oliver Relin)

译者: 黄玉华 / 严冬冬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8年

《神谕之夜》

作者: [美]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

译者: 潘帕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7年

《芒果街上的小屋》

作者: [美]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Sandra Cisneros)

译者: 潘帕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6年

《淑媛》对话赵嘉敏

(原译言网创始人之一、东西网总经理、《失控》总负责人)

网络译者汇集处

译言网 :www.省略/

中文互联网上日更新量最大的翻译网站,其精神在于“发现、翻译、阅读外文精华”。

东西网:省略/

国内网络译者汇聚的网站,理念为 “架设东西方桥梁,呈现有价值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