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是构成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提出:“使学生能够解释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一样,强调应用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其他学科问题和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是我校新一轮课题研究的主题。

一、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是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教学时应根据内容特点,让学生接触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日常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你身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教会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现行的教材特别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编排,都以生活情景作为学习背景,但是,有些生活情景不是每个地方都存在,而且不同的学生其生活背景也有差异。所以,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

二、让生活走进课堂,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的往往是数学内容的本身,不注意数学与生活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教给学生的只有解题思路和方法,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应用意识不强,学习兴趣淡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引导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碰到的现实问题。

在教学“加减法的应用”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商店”, “小商店”里摆着“学具”、“体育用品”、“玩具”等商品,让“学生自由购买”,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买一支铅笔和一个笔盒一共用了多少元?”“一个足球比一个皮球贵多少元?”“用2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然后提问:这些问题要用哪些数学知识来解决呢?同学们通过思考,实践——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

三、让数学再现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正如《新课标》中所说的:“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教学时,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再现生活,让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来解释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深入地了解现实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买文具——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文具店里摆着各种文具,都标上了价格。“尺子8角”“笔盒5元”……小明想买一个笔盒。他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数共有48个。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小明的钱购买一个笔盒吗?为什么?”

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数出48个 “1角硬币”(图片学具),动手摆一摆,看看48个 “1角硬币”够不够“5元”。有些小组将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汇报说:10个1角就是1元,40个1角就是4元,还剩下8个1角不够一元,所以小明买不到笔盒。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等于10个1角,1元=10角。让数学再现生活,突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通过动手实践,并在实践中找出规律,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