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明 小马快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明 小马快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影从不缺乏情节。李明的戏份是这样的:2009年,中国电影第一次在票房上战胜进口大片,超过40亿的总额让整个市场沸腾起来。谁是下一个主角呢? 李明牵着一匹小马中道插足,看似不紧不慢,一恍神却健步如飞。所有的伯乐都来指认这匹千里良驹,下一刻,银幕上开始热映一部叫《马说》的大片……

80后集体怀旧之作《将爱情进行到底》投资1300万,票房过两亿;与 “老大”中影携手共创《建党伟业》;林志玲和陈坤主演的《幸福额度》10月底上演 ,丈量都市爱情 ;宁浩的转型之作《黄金大劫案》即将登场,备受期待在中国电影2011年的版图上,“小马”一路奔腾狂跑,飞花溅水的迅猛之势让群雄引颈,望尘莫及。而这只是一匹从2009年才小蹄初踏电影市场的小马。一家叫雷明顿的广告公司和一个叫李明的摄影师是它背后的哺育者。听上去,这简直超越了商业奇迹。而如果拉着小马往回跑,才会发现,一招致胜的前戏长达11年,小马快跑的酝酿期超过15年。

从广告大佬到影视小马

雷明顿广告是小马的孕育地。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从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毕业的李明进入广告界,成为一名广告片摄影师。1994年,深深沉醉于这个行业的李明开始开疆拓土,新雷明顿广告有限公司的成立,让李明从此全面扎根于这个在中国尚且起跑的新兴行业。

雷明顿成立之初,中国的广告播放大户、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市场同样处于初创阶段,市面上仅有两三家广告公司服务于这家巨头。而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民营广告企业,凭借李明迅速经营起来的规模,跻身这一空白地带。雷明顿的第一个广告栏目是赫赫有名的《新闻30分》。在李明眼里,这不仅是一个向全国电视观众播报新闻的栏目,也是一个有品牌的栏目,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栏目,更是一个能让雷明顿平地崛起的栏目,让这家民营公司能大展拳脚的高地。

李明和雷明顿在经营上保证了这个栏目的稳定。这个栏目也看好对方,给李明的广告公司输入了长久的生命力。这便是小马奔腾整个广告和影视王国的起点。

1998年,在广告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李明开始进军电视业。因为,他的世界主要由感官构成。这个世界只有存放在影像里才真实,瞬间产生的东西那么独一无二,时间无法挽留,如何让美好永存?李明的选择是镜头。

另一方面,从现实来说,雷明顿的市场也需要大幅度拓展。李明将雷明顿升级为小马奔腾。接下来的十余年,李明仍然鲜为人知,而小马奔腾却越来越为观众熟知并期待。从《历史的天空》、《甜蜜蜜》、《我的兄弟叫顺溜》、《我是特种兵》到新《三国》、一部部由小马奔腾投资拍摄的电视剧新鲜出炉,这些剧军事风格突出,拍摄手法也独具创新,被小马奔腾视作B2B发展的这项业务为李明的影像世界迸发出了新的现实能量。

在银幕上欢腾

进军电影业,是2009年的事。在那之前的一两年,中国电影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已死”的叫嚣声还没远去,2008年,在《长江七号》、《画皮》、《非诚勿扰》等影片的助力下,国产电影在票房上第一次超过进口大片,总票房超过40亿,进入井喷期。

2005年,李明曾经拒绝过电影。这一刻,机会来了,而且恰当其时。李明与初具规模的中国电影市场达成共识,开始进军银幕。2010年,小马奔腾独立运作投拍了它的第一部电影《越光宝盒》。李明也没想到,小蹄初试的小马奔腾首战大捷,3000万成本的影片获得了1.4亿的票房,也成就了香港导演刘镇伟在大陆第一部票房破亿的作品。小马奔腾的奇迹正是从这里启程。尽管中途也有 《剑雨》的失利,但《机器侠》、《花木兰》和《无人区》等片的成功跟投将小马奔腾的步伐进而加快。

下一个奇迹发生在2011年,那个春光明媚的三月。一部叫《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影成全了整个80后的青春印记。这部投资1300万的小成本电影取得了超过两亿的票房。小马开始发威。在稍早时候的年初,小马奔腾会不会是下一个华谊的讨论声还不绝于耳,而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相信李明给出的答案,小马奔腾不会是下一个华谊。

小马奔腾擅长资源整合。出身广告界的它从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目前,小马奔腾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广告、电视剧及电影制作和发行业务三个方面。 “广告是低风险低回报,电影是高风险高回报,但融合在一起可以创造新的价值。”这就是李明眼中的商业策略。

在市场上的稳健和高走,也让资本为小马奔腾疯狂。《将爱情进行到底》上映同期,小马奔腾完成了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这场空前状观的资本大战吸引了逾40家机构竞投。最后,高达7.5亿人民币的融资超过了华谊兄弟和保利博纳IPO的募资额,成为中国影视产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手脚。投资者甚至大 “抢”出手,军人家庭出身的李明却淡定如仪,在未来不知有多远的电影市场上滚打,“未来是什么样我们没法预测,上市也不是小马奔腾的最终目的地。公司的发展和人一样,若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才是良策。”李明若有所思。

对话李明

巧妇有了米,

我们还怕什么?

导演是巧妇,编剧是米

记者:小马的新作《幸福额度》正在上映,《黄金大劫案》等多部新片也备受瞩目。小马一直非常注重宣传,你如何介绍这两部新片?

李明:《幸福额度》是一部讲都市女人如何选择爱情的电影,很轻松,看完之后会有些感悟。《黄金大劫案》是我们和宁浩导演全面合作的第一部电影,对于宁浩本身,这也是他的第一部大制作电影。从这部电影里面你既能看到宁浩导演以往的黑色幽默,还能看到一个更大格局的有趣故事,而且比以往有更深的内涵。

记者:小马奔腾冲击电影市场时,是否想过失败的可能性?毕竟,这是一个优质资源存在于极小范围之内的行业。

李明:现在的电影产业比以前成熟了,特别是比2008年的时候。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小马跟投了《机器侠》、 《花木兰》,之后再做 《越光宝盒》和《剑雨》,边做边总结,边调整思路和方向,到现在我们独自出品运营了《将爱情进行到底》、《幸福额度》,还有即将上映的宁浩作品《黄金大劫案》。我一直不在乎当初别人怎么说,我只看结果。我也接受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了就吸取教训从头再来。

记者:小马奔腾的一个开创之举是签约导演和编剧,从宁浩到吴宇森,还有编剧刘恒、兰晓龙等人,选择签约对象的标准是什么?

李明:跟这几位导演编剧签约,除了我看到了他们在业务上的不同才华、优势之外,还看到了他们与小马奔腾相符的气质以及共同目标。第一次见宁浩导演, 我去机场接他, 在三亚,我就穿个短裤、拖鞋,在车上也没来得及介绍,就听宁浩说“小马奔腾?是个快递公司吧?跟小红帽那种”。后来到酒店之后经介绍说这就是小马奔腾的李明,宁浩说,我还以为是司机呢。后来晚上一桌人吃饭聊天,我跟宁浩讲了我们公司从广告起家到今天电影的发展,包括公司的发展模式,怎样建立起创作团队我们聊了很多,就这样我们走到了一起。我觉得最终宁浩跟我们签约最大因素是我们在相处之中找到了很多共通之处,其实我们的合作不仅仅是宁浩与小马奔腾的合作,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知和理解的过程。另一方面,目前好的导演、编剧确实屈指可数,而小马奔腾看重的正是人才。当年我签约张建栋导演的时候,周围的公司和朋友都觉得我傻,他们觉得“拍电视剧有好剧本,有投资,找个导演拍就行了,还花成本签导演干嘛”,我不这么认为。而到现在,电影公司都开始签导演了。导演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现在小马奔腾还签约了吴宇森和张一白这样优秀的导演,我们看重的就是他们的才能和市场影响力,其实他们就相当于俗语中的“巧妇”,我们还有刘恒、芦苇、兰晓龙、宁财神这样的签约编剧,他们就是“米”, 有了巧妇有了米,我们还怕什么

记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前段时间说,大佬中影在和其他兄弟单位对话时,不是一个完全平等的市场主体。韩三平为中影创立了一种特有的分帐模式,小马也提出了自己制作发行两头兼的“哑铃”模式,你如何看待眼下的中国电影市场?

李明:现在大的电影市场,表面上看着不错,但实际针对国产电影来说并不乐观。拿今年来说,大部分票房收入都让好莱坞电影拿去了,国产电影里除了我们投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和《武林外传》外,名利双收的相对很少。也可能是观众审美疲劳,也可能是有些国内电影存在质量问题。对于小马奔腾来说,之所以在之前提出了“哑铃”模式,是我们比较了解自身的资金结构和风险,小马奔腾有相对固定且起伏不大的广告和影院收入,也有风险和回报都不太容易预测的影视市场。这种互补流通的资金结构和产业链架构是小马奔腾自身独有的一个优势。

记者:冯小刚有一个观点,中国电影不是没有观众,而是缺少银幕。他说中国现在至少缺少两三千块银幕。小马奔腾从今年开始涉足这块业务。进展情况如何?

李明:现在正在建的电影院有6家,10月份有一家开业,近期还会有两家投用。计划在之后3年内达到300多块银幕。银幕的自建肯定会给整个公司带来一定的保障和更好的发展前景。首先让小马奔腾多了一块相对稳定的业务收入,其次,自家的产品放在自家卖,当然就不用太担心中间那些本不必要的损耗。

记者:从目前的市场纪录来看,小马奔腾擅长将“高风险”化为“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这其中出奇致胜的关键点在哪里?

李明:作为影视公司,如果说到投资风险本身,我们更关注题材、关注剧本,先从创作源头把控住观众可能会有的认知度,这样一来风险已经降低了很多。控制成本确实为小马奔腾所擅长,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小马奔腾的高层管理团队,我们的副董事长钟丽芳从国外资本市场归来,非常善于把控投资风险,懂得资本运作。所以,这些金融、资产方面的事情主要交给她,我个人对数字没有太多概念。还有的一些环节就是靠小马奔腾的团队,他们有很强的执行力,保障了决策有力实施。

记者:好莱坞大佬米高梅去年末宣布破产,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好莱坞影视制作业的生存问题。身处中国这个新兴市场,你对当时的这件事有何感想?

李明:我有时也在想好莱坞电影市场的发展。一个公司的运作,成长和消亡都是根据市场规律所决定,今天在行业里你有很高的地位,不证明明天你就能保持得住优势,事物都是此消彼长的过程。一个公司经营多年然后突然退出这个行业都是很正常的事,只是说一个在好莱坞有历史有影响的公司,它的破产肯定是公司运作、资金、创作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其实这与市场没什么直接关系,市场不好的时候肯定有做得好的公司,市场好的时候也有做得不好的公司,优胜劣汰是市场的一个规律,也是很正常的事。

我是一个创作者

记者:相对于其他行业,影视这一行的准入相对困难也神秘很多,你觉得小马奔腾的故事在中国有可复制性吗?

李明:能否复制我不知道,别人是否复制我们那是别人的想法和做法。小马奔腾做到现在确实有一些打破常规的战略战术,别人也说我们经常不按牌理出牌,但我们觉得根本就没什么牌理,我们这么做了,相对成功了,我们这就是一种牌理,中国电影市场中可能有很多“牌理”,借鉴和复制还是取决于别人。

记者:电视剧业近一两年在好莱坞呈现出复兴之势,比如汤姆・汉克斯、施瓦辛格和温丝莱特都开始下水拍电视剧。小马奔腾在电视和电影两边都有自己的市场,这种新势头会对中国市场产生影响吗?

李明:好莱坞电视剧的复兴不会直接影响中国电视剧的现状和未来。因为市场环境不同,产业结构不同,不能说西方开始拍电视剧了,中国也跟着拍电视剧,最多是中国上网看美剧的观众数量更多了。大明星拍电视剧,在中国过几年也不是没可能,就像小马奔腾现在可能在电影上投入多一点,因为现在看来电影的市场还可以,但随着市场变化,可能过几年电影市场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或者相对不太满意的情况。这个时候,电视剧市场兴起,那我们就会在电视剧方面多一些投入,相应的可能一些大牌明星也就随着拍电视剧了。所以我觉得从这点上来说,没什么可借鉴的,都是根据市场规律做事。

记者:如何看待小马、中影和华谊的市场关系?

李明:中影、华谊都是令小马奔腾尊敬的公司,因为他们是前辈,为中国电影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带头作用。

记者:乔布斯被IT界人甚至更多世人视为不可颠覆的终极偶像,在你心中,有没有自己的行业偶像或者欣赏之人?

李明: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差不多都一样,原来的偶像被公认为是像那样的人。在行业里面,我觉得不能谈偶像,说到有没有欣赏的人、尊敬的人,这个我有,比如说中影集团的韩总韩三平。从开始的北影厂到现在的中影集团,作为中国电影市场上最大的电影公司和领跑者,他方方面面的考虑都很全面,他的气度、气魄、能力,让中国的电影产业上升到今天的高度。从市场运作的项目来看,也能看出很多难处,韩总的付出很多,而且为人坦荡,是我很敬佩的人。

记者:你自己实际参与到小马集团中的工作似乎并不多。感觉你特别愿意“放手”,并且相信团队力量。

李明:工作量到底应该怎么评判呢?我现在还是抓创作比较多,因为我的兴趣点在这里,一些场面上的事能少出现我就少出现,我不想成为名人。公司管理方面的很多具体工作,都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帮忙打理,我相信他们的能力,他们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足够弥补我个人的不足和缺失,不然也不会请他们来。

记者:作为广告业的行家里手,和影视制作相比,你自己怎么看两者的异同?

李明:这么多年,在这两个行业里,我自己的改变有很多,从事广告业对我的改变,是没有当年的雷明顿就没有现在的小马奔腾。两方面工作相同的是,广告、影视我都是从零做起。不同之处在于,和广告相比,影视的创作性更高。虽然广告和影视都是受大环境调控,但影视工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略胜一筹。比如一个项目做还是不做,做到什么程度更多的是由自己宏观把控,如果你有本事抓到好的编剧、导演、演员,那基本这个项目的命运就掌控在自己手里,但广告是要别人给你机会,这点有很大不同。

记者:感觉你是一个硬朗并讷言敏行的人,小马奔腾的影视出品也具有这种大风格,这是你的部队出身和爱好所带来的影响?

李明:部队家庭出身确实对我有很大影响。严格意义上讲,从兴趣点和企业形象来说,我是一个创作者。在这方面,我相对更有优势。我的业余爱好很少,平时做得最多的事是看书,尤其出差时或闲暇,没有书看我会很着急。其实我更爱研究剧本,在我办公的地方,经常和导演、编剧们聊剧本,讨论创作,我最大的兴趣点在这里,所以很多作品我都会给出自己的意见。小马奔腾的制作我都挺喜欢,像是自己的孩子,也因为我是军人家庭出身,所以对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格外偏爱。

李明小马奔腾集团董事长。出生军人家庭,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94年成立新雷明顿广告有限公司,在广告市场上淘得第一桶金。1998年开始进入电视剧领域,2009年在中国电影产业的转型中,转战电影市场。战绩全胜,表现不俗。

由张一白执导、李亚鹏和徐静蕾主演的80后集体怀旧片《将爱情进行到底》是小马奔腾2011的冲击中国电影市场的完胜之作,1300万的投资获得了逾两亿的票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