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连道:马帮的最后驿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连道:马帮的最后驿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一千多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留印着先人的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如今已演化成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带着对马帮文化的追思,对茶马之间源远流长的历史情愫,我们走访了现代中国北方最大的茶市――马连道茶叶一条街。

最后一支马帮踏着历史而来

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茶商和马帮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西南茶马古道,现在已经成为“正在消逝的历史”。至今,人们依然记得2005年“马帮进京”的盛况。2005年5月1日,被人称作“最后一支马帮”的马队从云南出发,他们驮着约4吨普洱茶,远涉4000余公里,经过5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北京。据当事人回忆说,有三匹马没出云南就累死在路上,还有一匹马则是在陕西遇到了车祸。

而马帮自古就有一个规矩,只有累死的马,没有吓跑的人。无论前面是什么,马帮都要把货物送到该送的地方,这就是马帮人。

一条街一个时代缩影

走进马连道“京城茶叶第一街”的石牌楼,横纵交错的道路遍布着一个个茶庄。那些标着“茶马街”、“茶源路”的路牌,让茶市的感觉一下子扑面而来。据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上最早的一座茶城的市场管理者曾伟介绍,现在这条街上有大大小小的茶铺三千多家,大规模的茶城十几个,集聚了全国六大茶类,3000余种名优茶,成为全国重要的茶叶交易中心,年交易额25~30亿元。曾伟从2002年就进入茶叶行业,可以说见证了马连道整体的兴起发展史。据了解,马连道地区的道路规划命名方案,通过公开命名、专家评定,最后按照以东西走向为“街”、南北走向为“路”的原则,将东西走向的4条规划道路以“茶马”命名。

关于马连道名字的由来有这样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一种草,叫马蔺草。过去这里道路两旁多生长马蔺草,取其谐音而得名“马莲道”。但是如今,知道这些掌故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于是“马莲道”就逐渐成为了“马连道”。据曾伟回忆,这些街道改名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了,道路的更名不能不说也是马连道发展的一个见证与缩影。

茶帮把茶山搬到茶桌

马连道这片地带建国前本是沼泽地和芦苇塘,仅有几处零星村落。建国初,北京最大的货运火车站――广安门站在此兴建,出于物资储运的需要和运输上的便利,这里建立了粮食等大大小小仓库32个,使这里成为了北京市最大的仓储基地、货运区。人们一提马连道地区,印象里就是两个字――库区。

曾伟介绍说,马连道以前是一条传统的库区,特别是茶叶总公司的库区就在这边,是一个收购点,茶商知道这里有茶叶总公司,全国各地就把茶叶拉到这里来收购,自然形成了茶商的聚集。有的收不了的或者是多余的茶叶,茶商就在边上就地卖掉,起初是特别小的规模,就如同路边摊,有的甚至就是两口子,背着两担茶叶就来北京了。因为有利可图就逐渐形成了小的批发点,这就形成了最初的原型,逐渐发展成茶商聚集的规模。这些茶商们大部分都是自己有茶山的,早期的时候就是“车堵门”,门全被拉货的车堵住了,完全成了茶叶的中转地了。

马有马帮之说,在旧时期的茶叶行业中,也有茶帮之说。茶帮是在流通或运输当中形成的,如徽帮的森泰茶庄、吴裕泰茶庄;天津帮的永安茶庄、正兴德茶庄、启元茶庄;福建帮的庆林春茶庄等等。“帮”实际上是乡土观念的具体化。在北京被称做“帮”的大茶庄,多数都是在自己的老家(茶叶产地)“坐庄”收购当地茶叶,再运回北京或到外地卖掉。在走访中,北京茶叶总公司的市场负责人李逢亮向记者介绍并提供了茶叶街发展立市之源的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据北京二商史记记载,清代末期,有冀州(今河北冀州)寇姓商人到产区采购,连同皖籍的方、汪、张、吴四姓以及山东孟姓,共同形成北京的六大茶商。据北京崇文门关税统计,民国十八年(1929年)运销北京的各种茶叶387,8535斤。

马连道,马帮的最后驿站

经曾伟引荐,记者又接触了一直在马连道经营茶庄的茶人吴必林女士,她家也是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发展的早期参与者。据吴女士讲,她们家族最早从爷爷辈就开始做茶业了。在她家乡那边有个马尾港是个产茶地区(福建主要的产茶基地),最开始是做生产,她家那时大大小小也有近百家茶叶作坊;其次那里属于沿海地区,做茶叶贸易也具有地理优势。她家那时就把茶拉到马尾港去卖,做出口。就像当年的马帮,吴女士一路把茶叶从福建宁德老家做到了北京马连道。曾伟也不时感慨说,晚上在马连道这条街上散步,你会觉得是到了外地。作为北京人来讲,那些话听也听不懂,感觉像是到了南方的某个小镇。“我深有感触,晚上值夜班,尤其是夏天,好多人操着各种乡音跟我打招呼”。这条街70%-80%的房地产都是福建人。马连道粗算有3000多家茶叶店,按每家3口人计算,就上万人,何况一家常常都是十几口子。从某种意义上说,马连道就是当代马帮――茶人们的最后的驿站。

采访出来,看着茶圣陆羽的铜铸肖像和《茶经》立在马连道京城茶叶第一街上,好像为马连道铸就了茶叶的根基,种植了茶的灵魂。“茶”字即“人在草木间”,茶也当之无愧成为华夏民族饮食和精神的缩影。

后记:一段小插曲。在聊起有关茶的文化逸事时,茶叶总公司的李逢亮也聊起了自己的喝茶史。在没进入茶叶这行前,李逢亮可以说是位“可乐”派,可自从喝上了茶,他就再也不碰那些碳酸饮料了,“真的是喝不下去了,不感兴趣了。喝上茶之后,慢慢就对它有了感觉,有一种角色转换之感”。茶叶,这种普通的草本植物,正透过它的汁液,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渗透到精神思想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小贴士:茶马互市

茶与马的关系早在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就有记录:“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殊。”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而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由于明清时官府对贩茶实行政府管制,贩茶分区域,其中最繁华的茶马交易市场在康定。因康藏属高寒地区,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所以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了。

以茶易马,曾经是朝廷长期推行的一种政策,为此还制订了“茶马法”,设立了“茶马司”,专司“以茶易马”之职,负责从事茶叶收购和以茶易马工作。明太祖洪武年间,一匹上等马最多可以换120斤茶叶。明万历年间,一匹上等马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