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家徒四壁到身家千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几年间,从一个完全彻底的穷人,几经周折,变成了一个身家千万的富翁。张学洪创业的不同时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成功案例背后的运营智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张学洪,山东某饰材有限公司、某饰材涂料城董事长兼总经理,1970年生人。几年间,从一个完全彻底的穷人,变成了一个身家千万的富翁。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早年间,张学洪的宏伟志向并不是做生意,当生意人,而是当作家。但是家庭的贫困,让他的理想早早就化为了泡影。1985年,张学洪初中毕业之时即是其缀学之时。家庭的贫困,使父母无力供养他继续上学。面对早出晚归,累折了双腰的父母,张学洪自己也不愿意再上学。作为家里惟一的男孩子(张学洪上面还有5个姐姐),张学洪的男人意识过早地觉醒了。15岁的张学洪觉得自己最紧迫的任务,不是读书,也不是当作家,而是赚钱养家。
莽撞青年的三封信
1985年,张学洪初中毕业。八十年代中期,有一句话,叫做“十亿人民九亿商”,但在临沂那么个闭塞地方,人们的理想依然是进工厂当工人,如果能进到国营工厂,端上一只铁饭碗,那是再好不过。张学洪文字功底很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现在从未间断过。为了能够进工厂做工,张学洪发挥了自己“文学青年”的全部才华,在家里憋了三天,给当地居委会主任写了一封信,恳求对方能够瞧在自己家庭的困境上帮自己一把,安排自己进工厂做工。当时他认为居委会主任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官。这封声情并茂的信深深打动了居委会主任,很快就将他安排到了当地居委会下属的朝阳灯具厂。后来,由于给厂长写了一封信要求当供销员,和厂长发生了冲突愤然辞职。
辞工以后的张学洪天天在街上闲逛,东张张西望望。这时候临沂已经陆续有了私人开办的工厂、商店。张学洪见了,心里就想,人家能够开厂办店,自己为什么不能?我的能力难道就比他们差?他非常想拥有一间自己的工厂、商店,但是他没有钱,这让张学洪深感痛苦。
他就开始琢磨,开厂办店,除了钱,还有什么东西最重要?他觉得学会清楚算帐最重要。原来他在的那个工厂,表面看上去生意十分红火,其实根本赚不到多少钱,一年到头都是白忙乎,原因就在于工厂领导不会算帐,不懂财务,窟窿太多。学习会计之余,他还去考了一个车本。学开车的1700元钱,全是找朋友借来的。他觉得,将来开厂办店,如果自己会开车,就用不着求别人,进货送货的,自己干就可以,还可以节约很多运费。张学洪从那时起,做每件事情都带有目的性。
眼看着儿子一天大似一天,却成天晃来晃去没个正经事情做,父母心里难免起急,见着张学洪就唠叨。张学洪心里也有些烦。他是想干大事业的人,却没有干大事业的机会。这时正赶上临沂车辆厂招工。临沂车辆厂是临沂当地最大的一家工厂,属于国家二级企业,是当时当地人眼里最好、最向往的企业。张学洪和几百人一起去应试差了四分。他就给临沂车辆厂领导写了他的第三封信。他在信中说,自己有会计证、驾驶证,有朝阳灯具厂的工作经验,他觉得像车辆厂这么好的一个企业招人,不能仅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云云。凭着这样一封信,张学洪在一没找人、二没送礼的情况下,竟真的被临沂车辆厂破格录取了。1990年,张学洪进入临沂车辆厂,后来一直干到该厂物资公司经理,算是实现了他当初对临沂车辆厂领导“一定干好”的承诺。
点评
除非摸彩,如果你手气特别好,或许能够一夜暴富外,现在几乎难得有一夜暴富的机会。在张学洪那个时代是如此,在我们这个时代更是如此。创业、做生意都是很严肃的事情,不能把希望维系在“偶然”的机会上,指望到时候能够天上掉馅饼。每一个准备将来自己创业的人,都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即不打无准备之仗。张学洪所作的一系列创业准备,尽管在很多年以后才用上,但他后来的成功证明了他当初所吃的苦、所受的累是值得的。如果他早年就抱着一种车到山前必有路,临阵磨枪,急时抱佛脚的想法,可能就不会有他后来的成功了。另一方面,人只有想爬到山顶,他才有可能最后真的爬到山顶。如果他一开始就是准备在山脚遛达遛达,那么,他一辈子都甭指望能够爬到山顶,看到山顶的风光。这话的意思是说,人先要有欲望,而后才可能会有行动。像张学洪这样,“一山更看一山高”,应该是所有创业者的共同素质。
失败的第一次创业
张学洪也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几多努力,好不容易春风得意,准备宏图大展的时候,临沂车辆厂却破产了。屋漏偏逢连阴雨的是,一直痛爱他的慈祥老父恰在这个时候去世。张学洪骤然遭受双重打击,一度感到非常消沉。
张学洪正在四处寻找机会的时候,一个小老板找到了他。小老板手下有个纸箱厂,原来是临沂车辆厂的一个配套供应商,张学洪与他很熟悉。小老板一直非常欣赏张学洪,觉得他有头脑,眼光准,而且胆大敢干,原来就想找张学洪一起干点事,但是张学洪一直觉得这个老板手笔太小,不是干大事的人,没有答应。听到张学洪下岗的消息,小老板觉得机会来了。
张学洪正处在百无聊赖之中,双方一拍即合。张学洪原来在临沂车辆厂管物资采购和供应,有关系,有渠道,而小老板有一个现成的工厂,两个人合起来,正好优势互补。张学洪也正是看中这一点,才答应与这位小老板合作的。张学洪说:你不能光糊小纸盒。光靠糊你那点小纸盒,一辈子也甭想发起来。咱们得扩大业务,增加生产品种,弄一些大的、上档次的东西。因为知道对方手里也没有多少钱,他建议对方先去进一些旧设备,慢慢做起来,等实力壮大以后,再考虑进些全新的先进设备,将事业做大。
双方坐下来一番长谈,张学洪才发现对方与自己的想法差异太大。原来这位小老板只想借用他的渠道和人际关系,并没有想要将事业做大。后来双方又因为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发生了矛盾。张学洪想做的是大事,不想一天到晚就在这样鸡零狗碎的争吵中度过。尽管当时处境尴尬,他很需要有个事情做,纸箱厂的收入对他很重要,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与对方分手。
点评
理想创业伙伴的基本前提是:大家目标一致。目标不一致的伙伴,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自抱着各自的主张,这样的话,最好不要合在一起创业,即使勉强凑合在一起,最后也难免分手,反而伤了和气。这个道理好像所有的人都明白,但是事到临头,真能够清醒处理的却少之又少,原因就在于:目标虽然不同,主张虽然各异,但是赚钱的想法是一致的,做大事业的理念是共通的,在这样的憧憬下,极容易掩盖创业初期的矛盾,而突出其共同点。一旦矛盾公开,事情往往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张学洪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理智,尽管这份工作对他有着极强的诱惑力,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非常需要这样的一份工作,但考虑到双方理念的不同和在追求目标上的差异,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分手,这样避免了以后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于人于己都是利多弊少。
第一桶金纯属歪打正着
张学洪将纸箱厂的经历视作自己的第一次创业。第一次创业失败,张学洪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他依然卖力地四处寻找着机会。他注意到当时家电市场很火爆,无论是电视机,还是电风扇,都很赚钱。他就在当时临沂最大的一个家电批发市场租了一个摊位。他拿出了自己全部积蓄,又另外找朋友借了2万元,才凑够了租摊位的钱。那是1994年,张学洪25岁。
张学洪在这个市场里卖了两年的家电,主要是电视机、电饭煲、吊扇之类的大小家用电器。当时在这个市场里做生意的人几乎都赚着了钱,只有张学洪没有赚着什么钱,原因不是他不会做生意,而是因为他没有本钱。别人可以批量进货,他却只能零零星星地进几件货,首先在进货上,他的成本就比别人高了一截。别人大多用得是自己的钱来进货,所以利薄一点、货物稍微积压一点都没有关系,他却是全部靠借钱来经营,辛辛苦苦易赚来几个钱,一回头全部给别人交了本钱和利息。所以,市场虽火,他却没有赚到什么钱。
到1996年,张学洪看这样熬下去不是办法,恰在这时,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他的摊位。他就将摊子卖了,一下子赚了20多万元,总算两年时间没有白做。对于张学洪这第一桶金的获得纯属歪打正着。因为他本来是去卖珠子的,指望靠卖珠子赚钱的,没想到最后珠子没有人要,卖装珠子的匣子到让他赚了一大笔。所以,张学洪认为自己很有福气。
只找有决策权的人说话
张洪学吸取做家电市场不赚钱的教训,在选择下一个项目时候备加小心。经过仔细考察,他选择了建材中的油漆作为新的经营项目。他觉得自己资金有限,建材品种繁多,遍地开花的话,很可能最后又搞成一个烂摊子,看着好像什么都可以赚钱,最后却什么都没赚着钱。当初如果做家电时只做电风扇,决不会辛苦两年落个两手空空,说不定早已做成了临沂的电风扇大王了。所以,这次他决心将有限资金集中使用,瞄准油漆,做精做专。
张学洪在临沂一条热闹的大街上,租了一个30平方米的房子,开了一家专门经营油漆涂料的小店。平时张学洪在外面跑业务,他的妻子就在家里坐店。这样的小夫妻店,当时在临沂遍地都是,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张学洪发现临沂虽然也有几家小商店专门经营油漆涂料,但经营的大多是当地小厂或邻近地区小厂生产的无名品牌产品。这些产品价格低,但使用效果不好,涂上去不久就会掉,有些产品气味熏人,对人体非常有害。起初消费者买到便宜货都会很高兴,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看见效果不好,就会转而骂娘,买卖双方纠纷不断。张学洪觉得,既然自己希望将来把生意做大,就一定不能跟这些人一样眼光短浅,为眼前的三瓜两枣败坏自己的声誉。为此,他将目光瞄准了国内一些品牌油漆涂料生产厂家。经过比较,他选择了天津灯塔。一来天津灯塔在油漆涂料市场赫赫有名;二来天津离山东比较近,将来进货要方便一些,在运费上也较为节省;第三,天津灯塔是一个北方厂家,产品应该比南方厂的产品更加适合北方的气候,将来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出问题。
张学洪选中了天津灯塔,但是,他只有一个30平方米的小店,而天津灯塔是一个大厂。他瞧得上人家,人家能不能瞧得上他,张学洪觉得心里没底。为取得天津灯塔在临沂的权,张学洪短短时间内,一连往天津跑了三趟,头两趟都吃了闭门羹。第三次他发了狠:我不找你们底下的人了,我直接找你们的头儿!
张学洪熟门熟路找到天津灯塔厂,却被门卫一把拦住。上两回不管事情办成没办成,总算还有个天津灯塔的部门负责人出来跟他说话,这回好,连门都不让进了。门卫问他找谁。张学洪气哼哼地说,我找你们大老板。我是你们大老板的朋友。门卫一看他那样子,不敢再拦他,乖乖让他进去了。
这次与灯塔厂老总的接触很成功。张学洪觉得主要是灯塔厂老总看自己是个干事的人,很爽快地就将灯塔油漆在临沂的权给了他。由此,张学洪开始踏上了成功的征途。在寻寻觅觅十几年之后,张学洪要起飞了。
点评
家电市场那么火,别人都能赚着钱,惟独自己赚不着钱,张学洪总结来总结去,就是自己选择的项目不对。家电是个需要大资金的项目,在这个行当中,只有大投入才可能有大产出。小打小闹是不可能赚着钱的。首先消费者就信不过你。临沂是个尚不富裕的地方,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电视机都可以算得是一个大件,几千块钱的投入,谁不想找一个大的商场,有实力的商家,以便买个踏实牢靠。不可能会有人在像他那样的小档口上买电视机。对一两百块钱、几百块钱一个的电饭煲来说也是如此,只有几十块钱一个的电风扇可能好点,人们可能会为了省事,或者贪图便宜,冒险在小档口上购买。这样的情况,注定了像他这样的人不可能赚到钱。像他这样实力不济、资金有限的人,本来就不应该选择家电经营的。做生意和穿衣吃饭一样,要合适。项目好不好是一回事,适不适合自己又是一回事。张学洪很后悔自己用了两年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
病树前头万木春
张学洪费尽千辛万苦才拿下来天津灯塔在临沂的权,但是,第一单生意就几乎让他万劫不复。
因为张学洪是天津灯塔在临沂的独家商,他直接从厂家进货,价格上颇有优势,灯塔又是一个大品牌,在建材市场具有良好口碑。很多消费者都愿意到他这里拿货。其中有一家建筑公司一下要了近20万元的货。张学洪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大单子,心里既高兴又紧张。为保证这笔生意不出纰漏,他亲自押车,将价值20万元的油漆涂料送到了那家建筑公司。车到了后,对方说先卸货,一边热情地将他让到屋里,一边给他端茶倒水,同时当着他的面,吩咐财务人员给他支钱去。张学洪一看这架式,觉得对方很热情,也很诚实,心里很高兴。等他的茶喝完了,对方把货也卸完了。财务人员却跑回来告诉他,负责财务的领导不在,没法给他支钱。以后要不就是财务人员不在,要不就是负责人不在,张学洪整整在那家建筑公司泡了3天,也没结着一分钱。张学洪知道坏了,头一桩大生意就碰上骗子了。这20万元要是砸在这里,他就算彻底完蛋了,这辈子都甭想翻身。因此他也豁出去了:要命有一条,不给钱老子跟你们拼了!一看张学洪真的红了眼,对方也害怕了,这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赶忙给他结了15万元,剩下5万元说死也没有了,给他写了一张欠条。至今这5万元也没有收回。张学洪在收到15万元之后,知道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差5万元就差5万元吧,算上本该有的利润,其实这笔生意赔的也不算多,因此见好就收。
从此以后,张学洪做生意就多了一个心眼。他知道世界上原来并不都是正人君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上过这次当以后,张学洪在商场上就再没有上过当。他这5万元学费交得也算值。
张学洪从1997年天津灯塔起,到现在前后不过8年,旗下已经拥有了一家建材公司、一个营业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建材城,的国内外涂料品牌达21个,同时,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组建了临沂同济居家装饰公司,从经营面积和规模上来说,都是山东省第一。目前,张学洪还准备与法国阿帝兰公司合作,建立一个涂料生产厂,生产自有品牌的涂料。
一直到现在,张学洪还是忘不了自己的文学梦,时不时往外冒点“酸”气。他有一个座右铭:我生存在一种逆境当中,为了明天的成功辉煌,我愿乘风破浪、生生不息、奋斗终生!
点评
世界营销大王、被誉为“世界第一保险营销人”的戴维・考珀曾经将“找到决策人”作为他成功人生中的最宝贵的一条经验介绍给大家。戴维・考珀在他的《大营销》一书中说:当你正在为你能够找到一个企业副总,并有机会和他说话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其实你正在失去你的机会。当你找到一个部门经理谈,而你费尽千辛万苦才说服了这个经理人,你却发现他不是最终的决策人,你还需要和他上面的副总谈,然后还要和更上面的总裁谈,或许你还要和总裁上面的董事长谈,在这个过程中,事情会越来越复杂,而你会发现,你正在远离你的目标,你浪费了你的时间,成功却变得越加渺茫。所以,有经验的谈判者,在他们准备对一个目标发起攻击的时候,他一定会花费最多的时间去探寻这个目标的真正的决策人是谁,这个目标真正的决策中枢在哪里。他只会找真正的决策人商谈,只会找真正的决策中枢商谈,而你往往会发现,越是往上面,越是地位高的人,往往越加好说话。这和人们通常以为的正好相反。这真是一条宝贵的经验,和中国民谚中的“阎王好见,小鬼难搪”正是异曲而同工。张学洪如果早一点读到了戴维・考珀的这本书,恐怕就不会多走那么多的弯路,多受那么多的折磨了。他的成功也可以早一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