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石油战略储备扩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石油战略储备扩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一期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经基本完成注油,二期工程将陆续开工

“冬储”时节,中国的能源战略储备扩容计划也在加紧部署。

2009年12月29日,兰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在甘肃省兰州市境内开工建设。工程占地1768亩,总投资32.56亿元,将建成总库容量为300万立方米的储罐设施。这是继新山子之后,中国在西部地区建设的又一座大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此前完工的一期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经基本完成注油。一位国家能源局的官员表示,一期石油收储的平均成本,约为每桶58美元。

以二期储备基地的陆续上马为标志,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正在扩容,最终希望建成90天左右的储备规模。

收储价格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包括镇海、舟山、黄岛和大连四个基地。到2008年底,四个基地已经基本建成。

此时,国际油价也开始了剧烈波动:2008年7月,国际油价涨至历史最高点147美元每桶,此后逐步下滑,到2009年3月份降至40美元左右,此后一路攀升至于70至80美元,近期在80美元附近震荡。

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知情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采取了趁低吸纳的策略。

“我那时候为什么不愿意多讲呢,我怕被别人炒作。”张国宝在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都是悄悄地操作,不要影响国际油价。”

张国宝表示,即便是二期建好以后也不一定马上储油,“要找时机”。

中国能源网CIO韩晓平对《财经国家周刊》说,第一期储备基地储满后,我国石油储备约为30天左右, 90天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平均石油战略储备天数。但扩容的资金压力并不容小觑。如油价按每桶60美元计,中国完成6600万吨的规划储备建设就需要3000多亿元的资金。

“这么大一笔资金从哪来?这么大的资产规模,建成后怎么管理?” 中国石油基金论坛研究员冯跃威坦言。

二期扩容

2009年底,兰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在甘肃省兰州市境内开工建设。依照规划,项目将由30座10万立方米石油储罐及管道等相关设施构成,预计将在2011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接近中石油的专家介绍,兰州储备基地将由中石油负责投资建设。作为配套组成部分,中石油兰州生产运行储备库也同时开工,工程属于企业的商业储备,包括10座10万立方米石油储罐等,总投资8.78亿元。

除了兰州之外,国家还开工建设了新山子石油储备基地,该基地储备规模为300万立方米,预计在2010年10月将建成并注入原油。

“独山子项目将来主要用于储存来自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地的进口原油。”中石油独山子石化的人士告诉记者说。

在独山子石化厂区外墙不远,一大排银白色的圆柱体巨型储油罐已经建成,在耀眼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是中石油先期建成的140万立方米商业原油储备库,来自于中哈原油管道的原油已经输往这里。

上述独山子内部人士透露,在新疆鄯善也在建设储油库,总投资达65亿元人民币,全部完工后会是中国最大的原油储备基地。新疆的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总库容将达1300万立方米。

除了目前已经公布的独山子、兰州等,其他项目选址也已经完成。二期总储量规模为2800万吨,比一期的储量高出两倍以上。

《财经国家周刊》获悉,国家下一步还将启动第三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选址工作已经初步完成,预计工程建设将于2020年左右完工。

“90天”之梦

建立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被看作是确保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从1993年起,中国由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能源安全的问题开始显现。1994年起,中国开始酝酿建立石油战略储备。10年后的2003年,中央批准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预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原油战略储备建设明显是有些落后。” 石油干部管理学院教授韩学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前期准备工作的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是主要问题。随着国际油价的升高,中国收储付出的成本会持续加大。

在已经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美、法、德等发达国家,政府储备加上民间储备,总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其158天、120天和96天的石油消费。而国际能源署则对其成员国做出硬性规定,要求必须达到90天的储备水平。

90天石油消费量的战略储备能力,是中国的石油储备梦想。在去年9月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一次会时,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二期之后,中国肯定会建设第三期,最终达到发达国家90天应急储备量的水平。

要达到这一水平,以中国2008年的石油表观消费量计算,大约需要建设9700万吨左右的储油规模。而按照目前制定的三期规划,库容总量仅有6600万吨左右,差距在2000万吨以上。如果中国的石油消费量继续增加,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制度滞后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加祥认为,造成中国石油储备滞后的关键还在于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落后。能源供应作为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一环,需要在立法上得到充分体现,而目前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立法近乎是一片空白。

“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并非就是买来油储存起来这么简单,更不是建几个油罐把油装起来就能解决问题。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同样重要。仓促来做不行,一窝蜂上马也不行,需要从长计议。” 毛加祥表示。

实际上,世界上石油储备建设先进的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如美国国会在1990年修订了《能源政策与储备法》,对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条件做了详细规定。如果在进口石油出现严重供应中断,或者国内石油产品供应出现中断或严重短缺,总统都可以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

“中国需要及早建立石油储备的相关法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认为:“石油战略储备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一种旨在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一系列制度设计。以立法来统一认识,可以规范政府、企业的储备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