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视剧《奋斗》的意识形态色彩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视剧《奋斗》的意识形态色彩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奋斗》在年轻观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虏获了万千青年观众的心。作为一部时尚感强烈的青春偶像剧,《奋斗》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偶像剧,它聚焦当下青年最关注的两大问题――就业与爱情,并紧紧抓住这两条主线,将青春的符号与宣扬积极健康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结合,引起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观众。它是电视剧以其独特的媒介传播方式对意识形态进行灌输的一个成功的典范。

[关键词]《奋斗》;意识形态;就业;爱情

2007年,电视剧《奋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红,引发强烈的“奋斗”青春热潮。现实的题材、靓丽的风格、新颖的台词使其虏获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心,口碑收视双丰收。作为一部描写“80后”生活、事业、爱情的青春大戏,它前卫时尚的风格下隐藏着我国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集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极其重要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意识形态被定义为是“一种某个阶级特有的信仰系统”,“一种可能与真实的或科学的知识相矛盾的幻想信仰系统,即伪思想与伪意识”。这种“虚假意识”是服务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由此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路易・阿尔图赛进一步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一概念。阿尔图赛认为,国家机器的概念范围包含一切能够执行国家职能的工具。电视剧其实属于一种隐性的意识形态,由国家掌控。电视剧作为电视媒体上播出的节目类型的一种,尽管有着不同的商业诉求,但是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直观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方向。它通过屏幕向人们展现生活的千姿百态和人生的跌宕起伏,并且将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和情感纠葛注入其特殊的意识形态内涵中去。也正是因为与社会的密不可分使得电视剧展现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体现出当下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理想目标、社会存在感,等等。电视剧《奋斗》作为一部青春偶像剧,虽然有着特立独行的观点和独特的叙事角度,也免不了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并且间接隐晦地表达意识形态的要求。当今青年人的主旋律不外乎就业和爱情,《奋斗》紧紧抓住这两根主线,用青春的语言和符号诠释新一代青年的奋斗故事,并潜移默化地告诉年轻观众,什么才是该做的,该怎么做。

《奋斗》中体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电视剧《奋斗》中,从始至终都围绕着这个话题而展开。所谓的奋斗,从最外层来看其实就是在说本科大学生毕业后为自己的理想、为工作而奋斗。电视剧围绕着六位主人公各自的奋斗历程展开叙事,其中穿插着其他各类人的奋斗轨迹。首先,陆涛可以说是为着理想而奋斗的,他比其他人都要走运,有一位海归多金的生父,为他制造各种机会,让他得以实践自己的设计理想。这在普通人那里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但是在最后,陆涛抛弃了父亲提供的一切,与父亲的生意脱离了关系,因为他无法适应残酷的生意场,他要为自由、为自主、为诚实而奋斗。他设计房子是为了百姓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为社会留下优秀的物质财富,为了这样的理想他不惜将自己的血汗钱完全投入到工程中。他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他不能忍受建造房屋只是为了盈利。这里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不被资本主义的利益之争所动摇理想,我们应该坚持自己高尚的理想而不是在罪恶的商业场同流合污。我们要做的是为百姓谋福利,为社会的更加美好而劳动,而不仅仅为了金钱。

二是向南的奋斗轨迹。他不像陆涛那样有个“好”爸爸,他成为一个公司的白领,从事销售工作,与他大学所学专业毫无关系。他代表了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没有走上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道路,大学所学的知识到了社会上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但是他仍然勤勉努力,最后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在向南这里,《奋斗》为观众塑造的形象,隐含着一种意识形态,它为我们提供一种范例,鼓励找工作中专业不对口的学生不要放弃希望,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努力奋斗,最终也是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的。

另一个是华子的奋斗。华子是自主创业的范例,电视剧中华子从一开始的倒卖二手车到开理发店再到最后开泰国菜馆的一系列经历中向我们展示了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走向成功的典范。在这里,电视剧为我们指出,没有找到好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是可以成功的,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让毕业生不会因为找工作失败而彻底丧失希望。

《奋斗》中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方式的就业形式都摆上了台面,给的都是正面而积极的阐述,一方面把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提上桌面,进行剖析,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宣扬,它给观众以希望,把就业难的压力处理得不那么紧绷,缓和当下此问题的气氛,给人以希望。它的成功在于不是单纯的说教式,而是结合“80后”的特点,用时尚、青春的方式来演绎。剧中人物年轻时尚,京味盎然。除了普通的奋斗,更有富二代、留学、loft这些很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关键词。这部电视剧正是用这样一些青年喜闻乐见的元素和符号吸引他们的眼球,也更好地为它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进行宣扬。它隐藏在剧中,不会给人造成反感的印象,尤其是具有批判与叛逆性格的年轻人,更不容易对其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与说服。这部电视剧在这方面,是成功的范例。

《奋斗》中体现的青年爱情观

不同于一般的言情偶像剧的人物形象脸谱化,故事情节模式化,倚重俊男靓女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奋斗》的演绎方式显得更贴近生活,将目光集中到当下社会的新生代力量――“80后”大学毕业生。这种设定显然将目标受众明确定位了。剧中的主角们仿佛是我们身边切实存在的人物,但其性格特点又显得那么独特、典型,将“80后”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后面对的种种困扰集中展现。所以观众从电视剧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主角们的“奋斗”,也看到了自己的“奋斗”。剧中“奋斗”二字也远远超出其字面意思,不只是为了名为了利,其中也包含了对理想化爱情的追求。剧中四个个性迥然的女生对于爱情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定义。

以女主角夏琳为例。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夏琳,美丽、聪明、独立、有志气、有能力,让人不知不觉被她独特的个性所吸引。就像富家女米莱说的:“我真嫉妒你,你又穷,又漂亮,又有才气,真是嫉妒死了。”夸张来讲夏琳拥有了所有作为一个好女人的优势,的确很难有男人不喜欢夏琳。她和露露一样坚定着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奋斗,但是又不同于露露,夏琳从不依附于他人,不管是关鹏还是后来有钱了的陆涛。在学校里她是好学生,成绩优秀,为了留学法国的梦想自己勤工俭学认真准备了几年。在走上社会之后,尽管换了许多工作也并没有从事自己心爱的服装设计行业,但是她都力争把每份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夏琳的这种性格也深深印刻在她的爱情观上。一次偶然的邂逅夏琳跟米莱的男朋友陆涛一见钟情并迅速陷入爱河。当第一次接到陆涛电话,她毫不犹豫就做出了与陆涛见面的决定。这时她来不及考虑与米莱的朋友关系也忘了关鹏的存在,因为她心里渴望与陆涛见面,这是她最真实的想法。在陆涛向她表白的时候,夏琳知道不应该接受但是却没有一丝勇气拒绝他。她很享受这种刺激的感觉,觉得不能错过如此难得的“一见钟情”,也许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情。她再一次直面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强迫自己因为现有的束缚而放弃这段感情。这种疯狂的火山喷发式的爱情也正是“80后”年轻人所向往的。她对陆涛的爱是说不清原因和理由的,一切的一切只是单纯由彼此的内心所牵引。在回夏琳家的马路上,伴随着内心的矛盾斗争他们不停地来回走着。此时夏琳想着自己和陆涛间种种不可以在一起的充分理由,试着说服自己。但哪怕已经果断地说了以后不再相见,才几步路的时间却又让夏琳改变主意,转身跑过来和陆涛紧紧拥抱在一起。因为她的性格决定了夏琳就是夏琳,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与自己的内心抉择。

可以说夏琳是当下“80后”女生的代表。她们个性很强,不会因为沉溺于爱情而完全迷失自我,也不会因为爱情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当陆涛取得成功的时候,夏琳并没有欣然和他一起分享成功,而是选择继续大学未完成的理想――去法国学服装设计。可以说是陆涛的成功激发了夏琳奋斗的勇气,也促使她选择离开陆涛。离开不代表不爱,离开是为了让自己更加优秀,也只有这样爱情才能有更稳定的未来。她不能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她要作为一个独立而出色的个体出现在自己爱人的面前。

当下的快餐式爱情俯拾皆是,年轻人对爱情的态度过于随意和随便,在《奋斗》这部电视剧当中,虽然他们的爱情千差万别,他们相爱的方式各有千秋,但有一个核心是不变的,就是对爱的认真、执著。他们不仅为事业、为将来的生活而奋斗,更是为自己的爱情与幸福而奋斗。这一价值观为当下的年轻人指出了一条健康的道路。《奋斗》作为一部青春偶像剧同样也在维护着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样一种意识形态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观众的意识中的,以一种难以察觉的形式存在。而且即使有所察觉也难以跳出媒介意识形态的控制范围。这是人存在于社会中的必然结果。阿尔都赛的观点支持了这一论断,他将意识形态与国家机器紧密结合起来,认为“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存在的真实状况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而这样的“再现”恰恰主要由大众传播媒介来完成。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塑造美化的形象从而对受众进行意识形态的控制,进一步改变人们的认知与行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正是通过这样的关系以媒介倡导的主流价值形式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里。在反复的灌输和普遍的宣传下观念很容易被固化,而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那么这部分受众会在虚假利益与虚构的情景的作用下而主动地附和主流价值观,从而不自觉地去对统治阶级的利益加以维护。

电视剧《奋斗》在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虽然它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但是它所体现的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青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因此是值得肯定的,有其非常积极、健康的一面,在年轻观众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与影响。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英] 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周宏.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05).

[5] 陈鹏.媒介意识形态的认知与决策[C].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2007.

[6] 李曦珍,何梅.西方媒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演变脉络[J].当代传播,2008(01).

[7] 张雪萍.从《奋斗》剧看我国青春偶像剧的奋斗之路[J].新闻爱好者,2009(11).

[8] 周亚芬.电视剧《奋斗》的传播艺术解析[J].东南传播,2008(06).

[9] 燕山.用解构主义的观点看《奋斗》[J].新闻爱好者,2008(04).

[10] 周磊.为爱情而奋斗――《奋斗》中女情观思考[J].大舞台,2008(07).

[11] 魏正聪.《美国梦》的意识形态分析[J].青年记者,2008(07).

[作者简介] 吴媛(1987―),女,浙江湖州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

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视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