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好物理要注意知识衔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好物理要注意知识衔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是较难学的高中学科之一。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听就会,一做就错,因此,很容易对学习高中物理失去信心,或者未学就先生恐惧

感。主要原因是高中物理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物理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即当前所谓初、高中物理存在的“台阶问题”。怎样才能衔接好初、高中物理的学习,让“台阶”变得平缓一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高中生的特点,注意教学方法,做适当的铺垫。

高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增进,及学习内容的

变化都直接推动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要学好高中物理,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和教学方法两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成功感,让学生消除心理障

碍,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1.利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课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物理学史,讲一些小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

2.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教学

如事先告诉学生(包括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题目,让其先理解题,再让其走上讲台,给同学讲题;让同学间相互批改作业等,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好了课程,又能使学生感觉我能行,从而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从解题思路、运算过程、运算结果和书写格式上,细心寻找学困生试卷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学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产生经过努力能取得更好成绩的愿望。

二、在学习内容及方法的设置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

高中物理第一章讲有关力的知识,基本都是初中比较熟悉的

内容,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知道哪些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哪些问题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比如,对弹力各种情况的分析、摩擦力的计算、力的合成及分解的具体问题等都是应该特别注意

讲解的。

2.寻找物理思想方法上的共同点

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已经作为重点了,高中可以拿来用。如,讲牛顿第二定律时,让他们先回忆初中的方法,从而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探索未知的、新的知识。

3.善于利用物理实验

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实验课多了许多,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也较多。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大量的演示实验中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置身于科学探究的氛围之中,亲自经历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过程,逐步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攻克难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会更轻松,而更重要的是学习不是将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充分的培养。

4.搞好例题教学

教材中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是经过精选的具有一定代表性

的。在教学中,搞好例题教学,特别是搞好课本例题的剖析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定律、定理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剖析课本例题,给予他们方法,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自己体会情境,学会思考,通过思考练习,积累正确的解题经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免受题海之苦。这时不能一味讲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抓住学生做题中典型的错例,择其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维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与训练,对错题进行摘抄,反复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

5.鼓励独立思考

学生学习物理时的“难以理解”,主要是“难以想象”造成的,造成物理教学低效率。从思维方面看,关键问题就在于严重地忽视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只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都必须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

6.展开讨论

高中学生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爱独立思考。由于课程内容多,老师讲课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讲透,不可能将学生的疑问都涉及,通过讨论会、辩论会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找方法,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给学生留一些讨论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让高中学生学好物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区分初、高中学习内容及方法上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方法上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开展高中物理的学习,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