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13·贵州文物保护工作十大亮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13·贵州文物保护工作十大亮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2013年中法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

2013年7月21日至24日,由贵州省文化厅和同济大学、法国文化部建筑遗产司主办,贵州省文物局、贵州省外国专家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法国建筑与遗产之城承办的“2013年中法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贵阳、黎平县地扪古村落召开。会议的主旨是保护传承乡村文化遗产,推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次研讨会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延伸,意在贵州工业化背景下,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利用乡村传统智慧促进环境、资源、文化协调发展,是贵州与法国文化部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发展和中法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果的具体体现。

2. 第八届“驻华使节走进中国文化遗产”活动在贵州举办

2013年11月8日至13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贵州省文物局承办的第八届“驻华使节走进中国文化遗产”活动在贵州省举办,吸引了来自塞舌尔、蒙古、坦桑尼亚、摩洛哥、肯尼亚、塞浦路斯、瑞士、哥伦比亚等8国共13位驻华使节参加。驻华使节一行考察了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镇青岩,参观了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民族节日博物馆、西江苗族博物馆、地扪人文生态博物馆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走访了西江千户苗寨和地扪侗寨,观摩了丹寨石桥古造纸技术,欣赏了苗族锦鸡舞、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

3. 贵州32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贵州省有32处遗址、墓葬、石刻和建筑群等入选,其中包括茅台酿酒工业遗产群和务川大坪墓葬群、水族墓群等。这些文物的形式包括:古遗址、墓葬、石刻、建筑群,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一批民族村寨以古建筑的名义入选,成为贵州文化遗产的一大亮点。经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共有1943处。

4. 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百村计划”实施和生态博物馆建设本土化探索

旨在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立足乡村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百村计划”,在2013年 ,以生态博物馆本土化建设为抓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启动了印江合水传统造纸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建设工作,完成了黎平堂安生态博物馆转型提升。

5. 新发现百余处夜郎古文化遗址

2013年8月, 历经近半年的“区域考古”调查,在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核心区六盘水市境内新发现了100余处史前至战国秦汉时期(古夜郎时期)洞穴遗址和山顶旷野遗址。这上百处洞穴遗址,最早为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贵州史前人类遗存多项空白。

6. 贵州土司遗址海龙囤列入2015年我国申遗项目并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3年4月9日,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宣布了201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入选。入选理由是:为重大学术课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资料和视角。

2013年9月2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土司遗址申遗文本专家评审会,确定海龙囤为2015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有望填补贵州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空白。

7. 大力推进红色文化遗产体系保护和利用工作

重点推进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和习水土城的保护和利用。加快推进苟坝会议会址保护维修和陈列馆建设及免费开放工作,修建好四合院民居,挖掘和整理地方民俗文化;将习水土城列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示范点进行指导和支持,着力打造以四渡赤水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保护、展示体系,一个以宣传、展示土城红色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为重点的博物馆、纪念馆群已经初步形成。做大红色文化教育与产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8. 全国第一家三线建设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开放

2013年8月,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在六盘水揭牌。博物馆依托老水城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收藏的“三线建设”时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一批重要历史文献、珍贵历史图片……每一处都再现着那段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三线建设”史诗。

截至2013年,全省博物馆达86家,接待观众接近1000万人次。

9. 地扪侗寨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在全国推进的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试点

10月8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贵州黎平县地扪村被首批列入,成为六个试点之一,并给予资金保障。

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工作的总体原则是规划先行、整体保护、关注民生、民众参与,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开展试点古村落民居建筑群的保存现状调查与评估,古村落环境格局的历史沿革调查研究,在不损坏古村落文物价值的前提下,指导和带领村民改善水、电、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合理改造房屋内部设施,切实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古村落展示利用和旅游发展模式,制约商业过度入侵,并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安排中给予资金保障,力争在3年内全面完成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工作。

10.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2013年6月,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实施。贵州省博物馆新馆选定建设新址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占地106.29亩,建筑面积约4.65平方米,总投资概算约4.63亿元,计划于2014年12月竣工开馆。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建筑立面造型端庄、规整、大气,内部空间丰富、趣味、变幻,具有审美想象和延续流动的光影效果,既具有标志性又体现文化内涵。造型新颖,立意深刻,内涵丰富。采用适宜的新建筑技术,如自然光源引入、地源热泵技术、呼吸式外墙、吸纳自然阳光、雨水收集、太阳能利用、安防技术、智能化系统、屋顶绿化等多种符合贵州实际情况的可行技术。其建成投用,将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步伐,使贵州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展示。(责任编辑/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