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动”设计,让活动贯穿于品德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动”设计,让活动贯穿于品德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活动教学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但如何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呢?其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活动目标进行整体解读,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使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有效的“动”中主动进行体验、探究和交流,从而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

一、直面生活,巧设活动,诱学生心“动”

1. 生活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活动带有“玩”的色彩,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体验集体生活、理解集体生活规则与学习科学知识。

例如:在《民风民俗大观园》一课中,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游戏:

课前游戏: 猜猜猜

男女对擂——根据提示猜物品。(男女生各选出一个代表到台上,台下同学看了答案后为台下学生作提示)

鞭炮:(例如:1.通常是过年放的 2.声音很响的 3.喜庆)

粽子:(例如:1.通常端午吃的 2.纪念屈原的 3.用一种叶子包裹的)

汤圆:(例如:1.通常元宵节吃的 2.圆圆的 3.用面粉做的)

月饼:(例如:1.中秋节吃的 2.圆圆的 3.甜甜的)

师小结:看来呀,不同的节日,习俗也是不一样的。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民风民俗大观园”。(出示课题)

2. 主题活动,强化体验

与游戏不同,选择学生日常熟悉的生活主题来设计活动,会让学生在再现自己亲身经验的同时实现对主题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教学中,执教老师请学生课前准备一件能表达家人对自己的关怀,很有意义的物品,并思考这件物品为什么有意义。上课了,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物品,开始温馨回忆:一件奶奶带着老花镜织就的毛背心,一块在8岁生日时爸爸送的手表……这时,教师扮演成一名记者,举着话筒现场对学生进行采访。

在此,教师运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巧妙地营造了一个让学生表述真情的教学氛围,激发并增强了孩子们的体验,并使这种体验在课堂中得到了放大和强化,由此把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推向了高潮。

二、立足生本,巧设问题,促学生脑“动”

问题是激发思考与灵感的源泉。因此,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1. 粗放问题,拓展思维

有些品德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性,此时,课堂提问就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而需要设计一些能拓展思维空间的粗放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和调动已有经验。

例如:在《民风民俗大观园》一课教学中,课前老师设计了问题:“如果今年让你们来当家作主过大年,你们会怎么准备?”在进行课堂“饭桌上的学问知多少?”这一环节中,老师提问:“如吃年糕,吃了年糕年年高,这样的食俗你还知道哪些?”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

通过课前的问题,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点燃了其“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思维也就随之灵动起来。看似简单的问题——“这样的食俗你还知道哪些?”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生活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

2. 细化问题,直指本质

课堂需要粗放的问题来拓展思维,丰富生活,但更需要细致的目标来深化学生的思维。因此,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通过追问、转问、补问、引问等方式来引领学生展开深度思维,感悟道德,内化认识。

例如:在《民风民俗大观园》教学中,开展“小鬼当家过大年”活动的“环境布置知多少?”环节时,教师点评:“同学们真是有心人,会仔细观察生活,会想办法自己去找答案。那老师也有问题想请教这个小组。春节,家家都会挂红灯笼、贴窗花、年画等。那你们关注过它们的颜色吗?”

生齐说:红色!

师: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红色?

生1答:因为红色喜庆,给人的感觉是热血奔腾以及火样的热情,因此人们还把它叫做“中国红”呢!

作者通过追问,让学生感悟到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吉祥喜庆的寓意,深化了学生对于“红色”这一语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三、注重规则,妥善调控,引学生手“动”

1. 明确规则,有序活动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了解活动的规则与程序,然后再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地开展活动。

例如:在教学《竞争与合作》一课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有层次的课堂活动:第一,跳绳比赛:1分钟跳绳比赛,学生踊跃尝试,通过热身游戏活动,自然地引入教学。第二,拔河比赛:通过组织小组拔河比赛,试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自己发现归纳出竞争需要遵守规则,保证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第三,比眼力拼图游戏:1.以四人小组进行比赛;2.看图时间为20秒,看图时不能动手拼图;3.说“开始”后再拼图,活动时间为30秒;4.说“停止”后不能再动手。第一次游戏,大家都失败了。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讨论,进而使学生初步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制定后续活动的游戏规则。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连续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失败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活动规则的制定中,这不仅有效地实现了规则意识的教育,还体现了民主的教育原则。

2. 合理分工,有效活动

对于较为复杂的实践活动,教师还需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出明确的活动要求与提示,帮助学生明确各自的分工以及活动内容,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有序、有效地开展活动。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地球》一课中,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寻找地球美丽风光”的分组调查,并设计了调查表下发给各个四人(五人)小组,由组内自主选择调查的选项和各自的调查内容,分工明确。

因为调查表内容明确,使得学生有效地开展了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活动。这一点在随后的课堂展示交流中得到了印证。

四、巧搭平台,引导论述,激学生口“动”

1. 实话实说,价值引领

学生们的思维过程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因此,教师应搭建平台,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实话实说,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某一问题的正确认识。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时,课堂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学生不愿当清洁工、交警,这是他们真实的感受。于是,教师转换角度,设计了一个畅想活动,主题为“假如没有他们……”,让学生想象如果我们的社会中没有清洁工那会怎样?此时,价值观的引导水到渠成。通过讨论,学生至少明白了每个职业都是社会机器中不能缺少的齿轮,每一种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现状和情感起点,巧妙地设计了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消除对职业的歧视,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2. 观点辩论,深化认知

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借助于一定的道德思维来促使其内化。基于此,在我们的品德课中,组织课堂辩论就是有效地促进道德思维操作的策略,它能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正所谓道理越辩越明,辩论能加深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进而实现道德观念的内化。

例如:教学《我该不该这样做》一课中,根据教材中的一幅图,有同学来邀请屋内做作业的小伙伴去看新买的碟片,到底应不应该去呢?针对这一问题,来一场小小的辩论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在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时,教师始终应是组织者、协作者和引导者。当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出现误差,偏离辩题时,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提醒、帮助和有效引导,使学生豁然开朗,产生顿悟,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当学生的辩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时,又需要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向真理的殿堂。

(作者单位:杭州市西湖区周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