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问题驱动主导高中数学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问题驱动主导高中数学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问题驱动”教学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建构主义,即在完成具体的任务时,把教学内容隐藏在其中,指引学生积极动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这些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建构出相应的知识结构。这样的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性强,特别适合中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实现“问题驱动”教学所必须注意的。

一、精心设计驱动问题

“问题驱动”教学中的问题是关键,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在开始之前,设计出较好的教学问题,以便更好地完成“问题驱动”教学。所设计的问题应联系实际问题,且必须来自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有迫切想要解决问题的冲动,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便被调动了出来。同时,这类问题设计的难度要有层次性。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地设计阶段性的任务,如:模仿性任务、有意识的探索性任务、自由的创造性任务。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有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不同层次的同学需求的任务,分层教学的效果也更容易得到体现。此外,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有可操作性。一方面,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问题要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最后要给问题留有可思考的空间。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设计的任务不但要包含基本任务,更要能使问题能得到一定的引申与扩展。这样学生在解决了基本的问题之后,就可以按自身不同的条件与需求,在问中的“扩展性”方面做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比如苏教版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关于“三算法的含义”一课。教材的编写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来驱动课堂教学:某娱乐性电视节目中,有一个是猜数字的游戏,即要求竞赛者在一定时间内猜出不同商品的价格或者重量等,猜中之后就可以获得该商品。其中,有一部手机的价格在0元~8000之间,参赛者要怎么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商品正确的价格呢?这样有趣的情境问题,可以推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兴趣得到激发,进而不断探索研究,深入学习。我们所要做的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方法可以作为依托,尤其是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因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可以总结出算法的理念:算法在一般情况下是解决问题的程序或者步骤,但算法的步骤是明确的,且步骤是有限的。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要合理设置数学问题,驱动学生自发地进行学习。如果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知识背景巧妙地进行问题设计,课堂效果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用问题激活课堂教学

通常情况下,以下几个基本环节组成了“问题驱动”的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展示问题。教学情境必须是老师精心设计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让我来解决”的想法。对问题进行分析时,首先要确定一个目标。学生接受任务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任务:哪些是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完成的操作任务,哪些任务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创造性思考。在探索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确定目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指点,组成任务小组集体探讨。每个参与者都要积极评价,不断创新。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创造性思维、思想,就要主动、积极地加以赞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造一种积极探索的氛围。

例如:在空间向量的应用一课中,首先笔者就设置了教学情境。在平面向量中,我们借助向量研究了平面中的两条线的垂直关系以及平面关系等等,如何确定空间的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关系就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解决此类问题时,教师先用问题带领学生进入到情境。在这个问题的学习方法上,是这样的: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当进行辅导,同时提醒学生按照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性思维考虑问题。通过设立情境,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法向量。实践表明,在问题的带动下,学生的探究效果更好。在练习了几道例题后,教师给出一个思考题:已知直线上一点以及直线的方向向量,那么就唯一确定了直线。同样,已知平面内一点和平面的法向量,问题:点在的平面是否唯一确定呢?教师可以以这个问题为基础,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组长得出最终结果。从教学效果上看,这节以问题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空间,学生的思维及合作意识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发展。而很多同学也探究出了向量解决几何问题的一些方法和规律,数学意识得到很大提高。

三、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同时,也不可以忽视教师的作用,其实,教师的作用也是关键性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而这样的主导作用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抓住时机。课堂上,问题应该是源动力,引导、组织、协调应该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学生碰到超出能力范围的困难,或者确实弯路走得太远,教师就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再带领学生回到问题的核心,找到问题探究的切入点,并在逐步探究中发现新的问题,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来解决。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要给予充分鼓励,使他们进一步完成任务,并注重培养学习兴趣的持续性。

(2)评价也是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工作的重点。当学生完成任务后,合理的评价可以给学生有效的反馈。这样,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就有了全面了解。教师针对全班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因此,“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增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其他同学、教师的合作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更能因材施教,有效地达到分层教学的效果。假若教师能认真设计教学方案,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便会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启东市东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