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废墟上的挺立:“打工仔”舍我救人彰显人间大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废墟上的挺立:“打工仔”舍我救人彰显人间大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地震发生时,一个普通打工仔能做什么?当失去宝贝儿子后,他还要做什么?

山在动,地在摇,打工夫妇撕心裂肺找儿郎

今年37岁的马正斌家住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安平村,17年前与同村姑娘陈凤菊结为夫妻。相继育下一双儿子,儿子们的乖巧让夫妻俩倍感欣慰。

2005年,马正斌随十多个乡邻来到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修建映秀至汶川的高速公路,虽然离家很远,但每月近三千元的收入让马正斌很知足。2006年6月,工地缺人手照看材料,马正斌的妻子也来了。2007年夏天,陈凤菊将小儿子马鹏接到映秀,并将他送到镇幼儿园读书。

未曾想一场灾难悄然袭来。2008年5月12日,儿子去幼儿园后,马正斌到十里外的工地上班。14时28分,独自在家的陈凤菊感觉房子摇晃,茶几上的玻璃杯霎时倒在地上。还未从惊恐中反应过来的陈凤菊听到一阵紧似一阵的呼救声和轰隆的倒塌声,一时间浓烟滚滚,乱作一团。陈凤菊快步飞奔下楼,当她刚从四楼跑到地面时,身后的楼房瞬间坍塌倒地。

惊恐失措的陈凤菊想起儿子,她哭喊着跑向儿子所在的幼儿园。

“鹏鹏,你最听妈妈的话,快答应我,你在哪里!”在幼儿园的废墟上陈凤菊发疯地喊叫,拼命用手刨乱石堆。

一个小时后,马正斌从工地跑到幼儿园。当时孩子正在睡午觉,67个孩子只逃出来16人。

下午17时,一起到汶川打工的十多个老乡陆续赶到幼儿园。看到陈凤菊夫妻俩悲痛欲绝,乡亲们含泪加入搜救行动。

心在抖,脚在颤,丧子夫妇含泪救同胞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陈凤菊多想听到儿子的呼救,哪怕是一点微弱的信号,但废墟下仍是一片可怕的沉静。

“那边还有活人,快去救人!”这时,一个蓬头垢面、全身沾血的中年人向幼儿园废墟上观望守候的人群求救。丧子之痛的巨大打击让陈凤菊体力不支,工友们要俯身搀扶却被陈凤菊拒绝了,甚至第一次对工友发火:“不要管我,你们快去救人。”陈凤菊在20分钟后也赶往工友们施援的废墟上。

“一定还有幸存者!”陈凤菊赶忙吩咐工友们分头寻找。马正斌也带着哭腔对大家说:“我们虽然是打工者,但川渝一家亲。我们在这里曾经得到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照,现在我们要像搜救自己的亲人一样竭尽全力!”随后,搜救人员排队向废墟下的掩埋者喊话,只要有应声便立即施救。

“有人吗?”“听到请回话。”“我们救你们来了!”马正斌夫妇带着工友和亲戚在废墟上焦急地喊着,希望听到废墟下的回音。在一处残垣断壁前,一位工友听到废墟下的回声。“赶快来,这里有个活的!”老乡们齐聚拢来展开救援。

被掩埋的幸存者处在一个坡形废墟中,只有能容下两人施救的地方。工友们轮番用手一块块拆砖捡瓦,双手裂开血口,口渴得冒烟,但他们仍坚持着,期盼早点救出幸存者。两个小时后,废墟下的幸存者的话音越来越微弱。工友们不免担心起来,生怕幸存者挺不住。当听说幸存者可能是一位中年妇女时,陈凤菊把心提到嗓子眼上。

为激发幸存者的求生欲望,陈凤菊每隔半小时与她说一次话。

时间过去三个小时,天渐渐黑了,憋足气力拆开压在幸存者身上的一堵墙后,这位被掩埋五个小时的妇女得救了。

此时映秀伸手不见五指,陈凤菊夫妇带着工友们朝有烛光的方向赶。半小时后,他们来到一处烛光点。这里由当地政府组织的搜救队正在紧张施援。工友们来不及歇息,凭着刚刚搜救的经验配合当地政府在近8个小时内成功搜救出三名幸存者。

天刚放亮,把搜救出来的幸存者送到临时医疗点后,工友们累得瘫倒在地上呼呼睡去。陈凤菊和丈夫还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悄悄赶到幼儿园。像他们所预料的那样,那里一直没有孩子生还。

手挽手,心连心,我们一起铸就抗震的心墙

让马正斌夫妇揪心的还有同在一地打工的两个哥哥,当天他们休班都没在工地,住地分散。

13日上午,马正斌夫妇终于得到两个哥哥的消息:他们幸运逃了出来,但是受了重伤,目前正在政府临时搭建的安置点等待救援。

有部分乡亲做出劈路走出映秀的决定。“我们一起跟着乡亲们跑吧,这里太危险了。”工友们的建议让陈凤菊夫妇十分伤心。“不找到儿子死也不走。”陈凤菊的哭喊让工友们跟着抹泪。马正斌带着哭腔劝说妻子:“这里十分危险,随时都有险情,我们也要为至亲至爱的工友们想想啊!”陈凤菊望着惊恐不已的工友含泪点头撤离。临走前,马正斌夫妇和工友们特地与两个哥哥告别:“你们伤势较重,暂时不能走,这里有政府照顾,我们把这里的信息尽快带出去,让外面的人赶快救援。”灾后重逢的三兄弟紧紧依偎在一起,眼泪簌簌往下落。陈凤菊躲在一旁望着儿子被掩埋的废墟,泣不成声。

结伴同行中大家彼此关照。一位紧紧相随的中年妇女引起陈凤菊的注意。经交谈得知,这位叫陈燕花的妇女,今年37岁,儿子和丈夫连同其他亲人都在地震中遇难。她因上街买菜幸运躲过一劫。听到陈燕花伤心欲绝的讲述,流干眼泪的陈凤菊挽起陈燕花的臂膀说:“我们一起走,我们要坚强地活下来!”三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抵达一个口岸,这里是政府设置的临时安置点,挤满撤离的乡亲。经过武警官兵的紧张救援,陈凤菊带着陈燕花和工友们终于搭乘冲锋舟赶到都江堰的临时安置点。

13日14时左右,陈凤菊和工友们刚在安置点坐下,就听见外面一阵喧闹。以为又有余震发作的陈凤菊赶忙叫喊工友们到外面避让。刚出棚屋,陈凤菊就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总理来了!”陈凤菊一阵惊呼。她和工友们连忙自觉站成一排,听候总理讲话。“你们受苦了!救援部队很快就到……”总理深情的问候让陈凤菊泪流满面。她多想向总理表达一句问候,可是人太多,她能做的,只是一个劲儿地鼓掌。

在临时安置点,陈凤菊和工友们得到了较好的照顾。可他们仍然牵挂在映秀的两个哥哥和尸骨未寒的孩子。15日,马正斌的两个哥哥被直升机转运到成都华西医院治疗,马鹏的遗体仍未找到。

就在这时,从救灾指挥部传来“帐篷、医疗器械和食品供应紧张”的消息。陈凤菊怔住了:虽然我们也是遭难者,但毕竟还有家园,还有房屋,与当地灾民相比算得了什么,说啥也不能与当地灾民争栖身之地啊!”陈凤菊的想法得到工友们的赞同:“我们回老家去吧,这样也能减轻政府的负担。”听说陈凤菊要返家,陈燕花眼里噙满泪水。这对刚刚结识就无话不说的姐妹紧紧抱在一起。“跟我到三峡去,咱们一起共渡难关!”陈凤菊的邀请立即激起工友们的掌声,陈燕花泪光闪烁。在她心里,陈凤菊夫妇已是家的支撑。

5月21日下午,陈凤菊夫妇带着陈燕花和工友经成都返回巫山。当地政府得知他们的事迹后专程登门看望,乡亲们争先送来各种衣物和食品。初来乍到的陈燕花切身感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一有空闲便陪着她聊天,讲当地的轶闻趣事。“虽然灾难刚刚夺去了我的亲人,但我却结识了更多亲人。”陈燕花对一拨接着一拨的前来探望的乡亲重复着这句话。

如今,陈凤菊和陈燕花做好了未来的规划:一方面在家发展养猪项目,另一方面借助当地旅游优势开发旅游产品。

人在青山在。陈凤菊夫妇鼓足十二倍的信心投入到灾后重建之中,他们身后还有陈燕花一双有力的臂膀。大难之后,他们铸就抗震的心墙奔向希望的明天。

责编/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