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造房子 无关慈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造房子 无关慈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不是脑袋后面扎着的那条细细的马尾辫,你或许很难把谢英俊与一名台湾知名建筑师联系在一起。这个“无聊男子”从“9・21”台湾大地震后帮助邵族重建他们的家园起,就走上了一条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的道路。

我们采访谢英俊,因为他独特的建筑理念,以及赶赴四川灾区帮助灾民重建的经历,第三建筑工作室北京站的联系人刘震先生告诉我们,因为居无定所,他也常常难联系到本人。这个抛家弃业、居无定所的男人,只为帮助弱势群体建起一座便宜舒适的房子,这让很多人觉得不理解,也产生过很多的误解。

永续建筑,协力造屋

从1999年开始,谢英俊用了九年时间帮助台湾“9・21”大地震后失去家园的邵族人重建,他甚至把他的第三工作室也搬去了那里。他的“永续建筑,协力造屋”理念不仅重建了邵族人的房子,还重建了整个邵族的文化,有人称为“人文奇迹”。房屋的材料就地取材,用轻钢和本地随处可见的竹子、木头、泥土盖房子,这样的房子既通风又抗震,而且造价低廉。而整个重建过程中,除了设计,其他的工作都由本地人和义工亲自参与。这样的做法,即保护了邵族聚居地的生态环境,也让整个邵族文化获得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增强了族人的凝聚力。

他造的房子,根据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设计,就地取材,甚至可以用旧房子上拆下来的木头,即使将来拆除,也不会像钢筋水泥一样留下一堆的建筑垃圾,那些材料仍然可以被继续使用。“地震后,看到一贫如洗的灾民,我对自己曾经想过的问题,更有个明确答案,我绝对不为他们盖那些花好几百万的水泥房子。”谢英俊那时的思考让他走上了这条永续建筑之路。

而协力造屋的做法让人们参与到自己的房屋建设中去,可以节省一部分建筑费用,在灾区还可以为当地灾民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重建中,而不是让政府包办。他带出来的建筑队都是普通的农民,有时候会有义工加入进来,加上屋主和村民,就可以搞定一所房子。

谢英俊先后为河北翟城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和兰考当地农民建造房子,也曾赴海啸后的印尼帮助灾民重建。他在晏阳初建的地球屋001、002号分别采用木和轻钢材料为框架,先将梁柱支架咬合在一起再填充墙体。采用框架结构的好处是能够抗震,再加上将屋顶和楼板都轻量化,据说这样的房子8级地震都不会倒。他更喜欢木结构的0C1号,因为将木头放在屋子里是吸收二氧化碳很好的方式。有些人批评他这样可能会导致滥伐树木,他说一些木材比如松树长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吸收二氧化碳了,而只有当木材转化成了经济来源人们才会有种树的积极性,这反而会保护树木。

这种有沼气池、有太阳能、有独立厨卫的住宅设计让很多农村人有可能得到梦想中的舒适,更重要的是,造价甚至可以压缩到2万多元。

重建,是一种对未来的想象

汶川地震后,谢英俊就去了灾区调研勘测,开始帮助灾区重建,社会上也开始为他的重建计划募捐,京城文化人张立宪的《读库》也设立了专门的捐款帐户。

当你坐火车在中国的土地上长时间旅行,将会看到兀立在土地上单调而缺乏想象力的民居。以砖块、水泥为建筑材料贴着白色瓷砖的这些房子,有些或许是因为再也没钱继续下去而露出污红的砖块。城市人抱怨这些房子让他们失去了人们于诗词歌赋中所体会到的对乡村的美丽想象,然而讽刺的是,这些民居恰恰是农民羡慕城市光鲜的外表而穷尽积蓄营造起来的居所。

谢英俊在接受采访时说:“盖房子是百年大计,要有一百年的眼光。灾难也是一个机会,重建就是在呈现我们这一代人对未来的想象和结果。”让民居找回自己的特色,重建是一个机会。这与谢英俊一直以来试图对抗商业房地产对人们误导的努力正相契合。

在帮助邵族人重建自己的家园时,谢英俊就已遇到过现实与未来想象的矛盾。当地居民希望住进钢筋水泥的建筑里,而不愿意继续在土屋竹屋里生活。在兰考时他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谢英俊并不着急,他先建好一座房子,觉得好的就去找他。他也不用环保概念来说服人们,他用省钱来打动他们,兰考县贺村的刘秉祥就是这样被打动的,他的房子只需要2万多元的材料费。

他在晏阳初设计的“尿粪分离”式环保厕所后来被搬到了四川灾区。将简单的塑料桶剪裁一下就可以做成小便池,尿在阴面保存,农民可以直接用来灌溉,粪便可以撒上草灰,等到干燥后制成粉末用来施肥。他希望这种环保厕所推广到城市中去,然而习惯了抽水马桶的城市人能否接受还很难说。

谢英俊为绵竹九龙王家余家设计的房屋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从一直更新的乡村建筑工作室博客上,人们可以看到最新进展,一座漂亮的房子已经成型,大约估价在500元/平米左右。近日这个为王家余家设计的绵竹示范屋已近完工,绵竹市已开始动员学习与推广,预计在沿山乡镇盖五万户。

当5・12地震发生后,谢英俊就意识到灾区的重建是一项艰难而又必须做得细致的工作,处在震中的很多少数民族的重建需要将文化考虑进去。“震中附近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生计问题之外,文化与族群聚落的灭绝也是很大的威胁,处理这种问题需要特别细致。”没有了物质依附的民族文化只能成为干巴巴的样本 失去它的意义,民族文化的重建,才更艰巨。

“中国有那么多农民,农村那么大,你说这计划够不够大?”

“建筑是事业,无关慈善。一个人,觉得对了,走下去。”

农民盖房,天大地大

谢英俊经常提到一句话,农民盖房,天大地大。很多人把他当作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热心人士。为了填补给邵族人盖房子留下的缺口,他接造价高的房子来做设计,甚至为此负债,“没办法,总有一些坏朋友借钱给我”,幽默的回答里看不出他的怨愤,有些人因此认为他是一个慈善家。但是他却反复声明,造房子,无关慈善,甚至数次撇清自己跟慈善的关系,似乎这样的道德高点会让他感到不舒服。“这是价值观的问题 没什么好谈的。”他常常这样回答一些觉得他怪的人,但是,到底这个价值观是什么,他却一直没有细说。当记者忍不住问他,是不是有什么样的宗教情怀时,他也否认了。也许,坚持做一件自己认定的事情,将这件事情当作一生的事业,便是他的价值观,其他的一切附加品,他都不想要。

谢英俊的建筑与商业并不对立,他只是尝试着用便宜的造价为农民造所好房子。而这种环保可持续、冬暖夏凉的建筑在欧洲是富人才能住上的,他也曾经为北京一位教授在北京郊区建造了一座造价40万的豪宅,证明这种房子不只是种廉价产品。

有人问他难道没有大的建筑计划吗?他说:中国有那么多农民,农村那么大,你说这计划够不够大?

建筑是事业,无关慈善。一个人,觉得对了,走下去。谢英俊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实践出了一种特别的建筑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