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讨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目的论视角下翻译英语和传统的翻译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传统的英文翻译的中心是以原文为主,而目的论翻译是以翻译目的为主进行翻译,翻译原则和方法都要考虑到全文的目的性。本文首先让读者了解什么是目的论,然后阐述了目的论翻译的有关要求,为了促进目的论翻译方式的应用,探究分析了一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视角 英语翻译 原则 策略

翻译既要包含技术性,又要包含艺术性。在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使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能来达到翻译的要求,这体现了技术性要求。从译入语文化背景出发,满足受众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翻译中包含艺术性。翻译目的论时就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到文化背景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一、目的论概述

1.引入阶段。凯瑟琳娜提出的理论是功能派理论体系建立的基础,主张把功能范畴与翻译批评融合在一起,使得语言功能运用与翻译方法紧密联系起来,使之进入了翻译批评的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该翻译批评是在原文与翻译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凯瑟琳娜发现理想的翻译和实际的翻译存在着一定差距,实际翻译更加注重译本的功能性,达不到理想翻译中各功能都完全原文对等的状态。

2.提出阶段。汉斯是凯瑟琳娜的学生,在老师提出的理论启发下,汉斯提出了以翻译目的为翻译出发点的目的论。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把目的性原则放在首要位置,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性和结果性的翻译。除此之外,“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这两个原则也是必须要遵守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说译本语句要通顺,能让受众者理解。第二个原则是指要把译本和原文连接在一起。在此之后,翻译的评价标准就由实现原文和译本的完全对等变成了译本满足实现翻译目的性要求。在汉斯看来,在翻译中首先要考虑到的不是原文内容,而是翻译的目的,因为翻译的目的的不同会改变翻译采取的方法。“目的论”在理论上都对中西翻译史上存在争议的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翻译的目的不同就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

3.发展和完善阶段。贾斯塔充分研究了交际和行为理论之后,吸取了其中可利用的部分,进而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该理论是在继承功能派理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发展,翻译活动的进行是受到了目的性的驱动,是在人与人的交流接触中产生的行为。因为该理论和目的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使得贾斯塔后来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这就让目的论得到了发展。

克里斯汀娜在研究了功能派中各学说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功能派理论。克里斯汀娜和以往研究者不同的是,采用的是英语系统进行相关说明,强调了在翻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需要采取的策略方法。也就是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需要融入多方面因素,选择能满足目的性要求的方法进行翻译。

二、翻译目的论翻译要遵守的原则

在利用目的论理论进行翻译时,翻译者需要遵守一些理论中体现出来的原则。首先是目的原则,该原则就是指在翻译时以翻译目的为主,翻译的整个过程都要体现到目的性,还要考虑到译入语的语言风格和用户的实际需求,融入译入语文化背景,这样才能使译本能够被受众者所接受,成为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翻译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目的原则,使采用该种方法产生的翻译结果能符合翻译目的。然后是连贯原则,该原则就是为了保障译本能够被受众群体所接受,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到受众群体的需求,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进行翻译。力图在翻译时和受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保持交际情景的连贯性,使译本更加接近受众的实际情况。最后是忠实原则,由于理想化的翻译和实际翻译有着一些差别,实际翻译更加注重翻译的功能性,因此译本形式更加容易受到交际目的性的影响。忠实原则要求译本和原文之间要保持连贯,也就是说译本的语言情景同样也能带入到原文中,这样才能才到比较好端午翻译效果。这三个原则中,目的性原则是最为重要的,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都要遵从于目的原则。

三、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

1.了解受众实际需求。

(1)坚持三项原则。其实无论哪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目的”二字,也就是说翻译活动的进行都要首先考虑到翻译目的,偏离目的的翻译活动是不正确也不合理的。然后要遵循目的论翻译的要求,不仅要考虑到目的原则,还要考虑到忠实和连贯原则。从翻译的目的着手,要尽力缩小译本与原文之间的差距,增强与原文在各方面的连贯性。

(2)划分受众等级。在英语翻译的选择上,受众往往会有所差异,这是受众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的。造成受众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个人生活环境、年龄、工作、个性等。这些因素毫无疑问会造成受众英语翻译选择上的差异。因此,我们就需要根据这些差异,找寻其中的共同点,进行受众间层次的划分,使同一个层次的受者在英语翻译的选择上大体一致。采取这种方法进行划分,这样一来,翻译者就能把握住各层次受众者的特点,从满足翻译目的的要求出发,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翻译活动。

(3)翻译时要按照受众实际需求。翻译的效果如何会影响到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因为翻译是为文化交流而搭建的桥梁,通过翻译的方式,让处在不同语言情景之中的受众者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加强了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因此在翻译时,要依据划分好的不同的受众层次,考虑到不同层次受众者的需求,这样才能体现翻译的意义所在,让译本能被受众者理解。例如对于处在学习阶段的未成年人和知识渊博的老年人这两个不同的受众层次来说,翻译者首先要考虑到未成年人和老年人阅历上的不同,阅历的不同会影响对译本的理解,其次要考虑未成年人学习者和老年人阅读上的需求。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满足未成年人学习者可理解性和趣味性要求,把原文中对未成年人难以理解的内容翻译成可理解的内容,加入一些注释,语言尽量活泼有趣,引起其阅读兴趣。

2.以对译方式翻译专业术语。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是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在对专业术语进行翻译时最好采取对译的方式。对译是最简单和基本的翻译方法,不会对原文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原文中的专业术语在汉语中有与之对应的专业术语,就可以采取对译方法,直接把英文专业翻译成汉语,这样能保证译本的专业性。

3.在翻译时遵循译入语语言风格。为了能让译本内容在受众可理解范围之内,满足受众对译本的真实需求,需要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充分考虑到不同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这是因为在目的论中,不仅关注翻译的目的,翻译时要满足目的性要求,还关注翻译时的连贯性要求。就是要保证原文与译文之间较好的文化连贯性,文化背景能够具有连接性。在实际翻译中,要充分遵循译入语的语言风格,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翻译效果。

(1)在长句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在进行长句的翻译时,要分清楚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并把握好长句中的句子层次,还要注意主次顺序不能颠倒,这样使句子翻译更加合理。例如在“However,Tony believed that the unconscious mind generates as much action as the conscious mind,and while we may be able to sustain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through the conscious mind alone,in reality we are continually faced with a question:‘Why cannot I make myself do this or achieve that?’”中,我们可以这样翻译:然而,托尼相信潜意识对行为造成的影响和与意识对行为造成的影响差不多;虽然,我们也许能通过意识来维持和控制幻觉的产生,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直要面对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能让自己做到这件事或实现那个目标呢 ?”

(2)注意被动语态的处理。为了使中国受众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增强语言代入感和可理解性,通常在对含有被动语态的英文句子进行翻译时,要在译文中加入“为”和“由”等字,这样翻译出来的中文句子才能更通顺。例如在“As for the regions where the loan certificate management is canrried out,theborrower needs to present the loan certificate verified and issued by the People’s Bank,in case of application for the foreign exchange fixed asset loan,the import certification or registration documents are also needed”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句子包含两个被动语态,需要把其翻译成无主句,“如对于贷款证管理的地区出借,借款人需要有贷款证,并且该证要中国人民银行确认;在外汇地区进行固定资产申请的,也需要进口证明或是登记文件。”

4.需要尊重译入语文化。

(1)译者要慎重制作文本。翻译者在进行翻译之前,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制作文本,其次要考虑到受众者的特点,确保译本在受众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例如对于新闻文体的翻译来说,要注重翻译的逻辑性与客观性,使翻译出来的作品客观反映事件本身;在对文学类文体进行翻译时,要使译本充满文学气息,能够从文字中得到感染;在对医学类文体进行翻译时,要注重专业性,对于专业术语的处理要比较严谨。这就要求翻译者具有极强的专业技能,能够根据原文文体的不同判断应该选择哪一种文本。与此同时,在选择好文本之后,因为受众语际的不同,还要根据受众语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使翻译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符合受众者需要。

(2)要尊重译入语文化。翻译就是两种语言文化交流的方式,交流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这两种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借鉴。因此在实际翻译中,翻译者首先要尊重译入语文化,提高对译入语文化的了解程度。如果翻译者对译入语文化背景了解的不够全面,在进行翻译活动之前没有提前做好功课,就会使得译本的受用价值相应的降低。在对某些特殊词汇进行翻译时,对文化理解的不够可能会造成误解,体现不出其文化的特殊魅力。例如“bank holiday”就不能翻译成银行节,而是根据对英国语言环境的了解,银行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在法定假日中银行不会开门,所以要翻译为:公共假期。又比如对“mug shot”翻译,不能翻译为“被马克杯击中”,而应该翻译为“拍照存档”。因为在18世纪时,英国开始流行在马克杯上装饰一些怪异面孔的b饰物,因此“mug”又延伸出了“面孔”的意思。在犯罪分子被逮到警察局时,会进行“get a mug shot”,也就是“拍照留念”的意思。根据文化背景来进行翻译,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正确性。

四、结语

从目的论视角出发进行英语翻译,首先要考虑到翻译的目的所在。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不能违背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本文重点分析了目的论下的英文翻译策略,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在进行翻译时可以采取的一些翻译方法。通过本文的探究,希望能对推动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润芹.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探讨[J].教育,2016 (07):00181.

[2]张娟.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J].长江丛刊,2016 (21):107.

[3]张晶晶.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 2014(32):2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基金项目“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编号13BZW1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瑾(1979.11-),女,汉族,江台人,硕士,成都理工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