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微创止血方法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微创止血方法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难治鼻出血微创止血方法。方法:对87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并采用不同微创止血方法止血。结果:87例患者中,出院后随访3~6个月,患者均无再次鼻出血,无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灵活选择不同的微创止血方法可有效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关键词:鼻内镜 鼻出血 止血方法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44-02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开展,很多微创的止血方法被应用,而且效果良好。我科近年来采用鼻内镜下不同微创止血方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诊断标准。本组难治性鼻出血是指在排除外伤、血液病等有明确病因基础上,经常规前鼻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行规范的前或后鼻孔填塞仍未能控制的原发性鼻出血。

1.1.2治愈标准。治疗后1个月内原部位无活动性出血。

1.1.3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87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男56例,女31例,年龄18-83岁,平均50.2岁,均为单侧鼻出血,伴有鼻中隔棘突偏曲13例。87例均接受过前鼻孔填塞,其中39例曾行后鼻孔填塞。

1.2 仪器设备。

00及300德国产stoze鼻内镜,配套手术器械及单、双极电凝系统。填塞材料为凡士林油纱条,膨胀止血海绵,可吸收止血凌及明胶海绵。

1.3治疗方法。一般采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少数患者采用全麻。患者仰卧位,充分麻醉收缩鼻腔黏膜后,鼻内镜下,吸引器吸除鼻腔分泌物及凝血块后,仔细寻找出血点,渗血部位先电凝处理,查到明确出血点后,即可采用不同方法止血。如为出血间歇期,则循总鼻道-鼻中隔-下鼻道-下鼻甲-中鼻道-中鼻甲-后鼻孔-鼻咽部-嗅裂的顺序从前向后,自下而上仔细检查鼻腔,并重点检查嗅裂鼻中隔部、下鼻道穹隆部、中鼻道后上部,以及鼻中隔偏曲部位、蝶筛隐窝等区域,并可采用吸引管触探可疑部位诱发出血。如有必要,可结合中、下鼻甲骨折移位,以便充分显露出血部位,止血后再使鼻甲复位。止血后局部放置涂以红霉素眼膏的可吸收材料,一是可以保护黏膜,防止再出血,二是可以防止愈后局部粘连。放置不可吸收材料的一般在48小时左右取出。具体止血方法选择如下:

1.3.1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 选择标准:鼻内镜下能找到明确的出血点,而且双极电凝能有效处理。 比如鼻中隔、鼻甲表面的出血点。

1.3.2 鼻内镜下单极电凝止血 选择标准:鼻内镜下能找到明确出血点,但双极电凝无法到位或不能有效处理。比如下鼻道、中鼻甲后端、鼻咽部、鼻中隔凹面的出血点。

1.3.3 鼻内镜下局部微填塞止血 选择标准:位置深在,鼻内镜下虽窥及出血点,但行双极电凝及单极电凝止血,均不容易到位或是容易损伤周围组织。比如位于嗅裂筛顶部动脉出血点;鼻内镜下未发现明确出血点,行局部预防性填塞止血。

1.3.4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止血 选择标准:来源于蝶腭动脉供血区的出血,鼻腔填塞无效,出血间歇期,鼻内镜下未发现明确出血点。

1.3.5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联合电凝止血 选择标准:鼻中隔偏曲较重,影响电凝止血。出血点为鼻中隔凹面后缘或棘突黏膜表面血管破损出血。

2 结果

本组87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次治愈76例,2次治愈8例,3次治愈3例。行鼻中隔矫正术者7例。治愈后随访3~6个月原发部位无再出血。无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杨大章等报道[1]证实,传统沿用已久的观念实际上并非正确。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点多位于嗅裂鼻中隔部,下鼻道穹窿中鼻道后上部。来源于Woodruff静脉丛的出血很少见。多为隐蔽部位的动脉性出血。鼻内镜下,对常见出血部位的检查,寻找到真正的出血点,才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关键,也是难点。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来诊时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鼻腔出血较剧烈,我们常常无法从容的进行鼻内镜检查,而是先采用肾上腺素地卡因棉片表麻并收缩鼻腔黏膜,或是用油纱条、膨胀止血海绵先行填塞鼻腔,使出血减少。并为进一步的鼻内镜检查做准备。鼻内镜下,取出鼻腔填塞物后,使用吸引器吸引,并用棉片填塞嗅裂处及下鼻道,沿血流方向多可大致判断出血部位。嗅裂前部的出血,血液多先从前鼻孔流出,患者多有鼻腔前部出血的感觉,而出血点位于鼻腔中后端时,比如下鼻道及嗅裂后部,患者会感觉血向后流。所以患者的主观感觉有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出血的方向。第二,患者来诊时,鼻腔无明显活动出血,有的还在当地医院经过一次或几次鼻腔填塞,所以我们在鼻内镜下清除分泌物及凝血块后,看到的往往是鼻腔黏膜的广泛破损,渗血,最好先把渗血部位采用双极电凝止血。然后,我们在鼻内镜下再对鼻腔仔细检查,出血点一般为“火山口”样的突起或是白色“粟粒”样的隆起,用吸引器轻触可以诱发明显的出血,而且这样的出血点周围黏膜多无明显损伤,原因是常规填塞并未对其进行有效的填塞。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点后,我们根据不同患者不同出血部位的特点,在鼻内镜下灵活地选择各种微创的止血方法。对于明确的出血点,只要双极电凝能够到位并能有效处理的,尽量使用双极电凝止血,因为双极电凝利用电凝头两极之间止血,范围集中,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效果肯定。对于部位较深尤其是带有一定角度的出血点,双极电凝常不能到达,或是操作不便,使用单极电凝止血则要方便得多。对于嗅裂部位的出血,有时因为出血点过高,勉强电凝,又容易损伤筛板,所以局部使用可吸收材料进行微填塞,就是比较好的选择[2]。而且有时候虽然未找到出血点,但在一些出血常见部位进行预防性填塞,也是可以选择的一种处理方法。对于出血点不明的后侧面鼻出血,如果填塞止血无效,那么选择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止血,就十分必要了,而且这种方法也日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1][3]。对于合并较重鼻中隔偏曲的鼻出血患者,如果鼻中隔偏曲影响寻找出血点及止血,或是构成出血的原因,那么我们就会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以达到彻底止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大章,程静宁,韩军,等.。难治性鼻出血的部位与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5):360-362.

[2]罗克强,杨大章,王娜亚,等。鼻内镜下动脉性鼻出血的综合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5):295-297.

[3]倪凌达,张玉君,朱华明,等。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严重后段鼻出血[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2,26(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