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七棵椴树”的低碳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七棵椴树”的低碳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不是被胶片记录下来,人们恐怕很难相信,在距离德国首都柏林仅200公里的阿尔特马克镇,真的有一群人在过着原始而质朴的低碳生活――在“七棵椴树”生态村落里,120名居民因各自不同的理念而自发聚集,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2007年,导演安迪・斯蒂格美将村民中一支“99俱乐部”成员们的生活状态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纪录片《人・梦想・实际行动》。

2010年12月的一个周末,中国观众看到了这部纪录片。而通过连线,观众与3位“七棵椴树”的村民实现了实时交流,也由此了解到一种让人倍感新鲜的低碳生活模式。

重要的是实际行动

与一些受到政府支持而建设起来的生态村项目不同,“七棵椴树”的建立完全源于村民们自己的力量。120名居民联合买下土地的产权,并在这片土壤上共同劳作。在纪录片拍摄之前,为了收集材料,制作人迈克・伍福在“七棵椴树”生态村生活了4个月。然而当影片拍摄完成之后,迈克决定,继续留在这里。

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迈克?或许从这部纪录片中,观众们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影片从希尔克和她的伴侣马丁的一天开始。马丁的一日之晨从冲凉开始。淋浴室位于室外,处在灌木环绕之中。由此带来的凛冽感觉,马丁早已适应。希尔克则坦然承认,她还没能适应每日起床后的刺骨寒冷。为了降低碳排量,希尔克居住的屋子采用木头取火而不是传统的木炭,这也让冬天的早晨格外难熬。

这些改变带来的不适应,全都在希尔克和她朋友们的预想中。“重要的不是我们面对什么困难,而是我们的实际行动。”这句口号是“七棵椴树”生态村村民们的信条。

村民们的努力处处可见。为了实现绿色生活,每座房屋的碳排放需要整体降低超过80%。这个听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慢慢实现。

房屋用砖块和黏土搭建,不仅环保更有保温效果。“我们有自己的道路、水源和排水系统。”一位村民介绍道。

大多数时候,村民们都留在村落里。村里有公共的食堂,自己种植的土豆是饮食的主要原料。有时候,希尔克也会离开村庄去柏林。前往首都的路程有200多公里,希尔克不依靠任何交通工具,而是骑着自己组装的自行车前往。

“七棵椴树”村的总面积有81公顷,其中44公顷被森林覆盖着,另有26公顷是农田。这些农田全部由村民们自己耕种。当然,他们也有帮手。两个得力的好帮手是希尔克喂养的两匹马。

“马与我们过着同样的生活。”希尔克一再强调人与动物的平等。在生态村村民的概念里,动物并不是用来奴役的。甚至当初启用这两匹马耕地时,村民间也产生了分歧。不过作为人们的劳动伙伴,这两匹马的加入最终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99俱乐部”的聚合不仅是因为生活方式的相似,成员们更向往的是理念的默契与精神上的交流。除了共同劳动之外,成员们还会约定固定日子聚集一处,相互交流想法。

对于生态村的未来,每位成员也都有不同的设想。目前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并非来自物质生活,而是“怎样做出集体决策”。

“放下各自的理想,我们互相交谈。”这是一位老人心目中理想生活的一部分。在村民们看来,人与人之间充分、平等的对话,乃至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充实的交流,这是生态物质生活之外,大家更为追求的。

“生态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生态村”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丹麦兴起的“合作居住”运动。

1991年,丹麦学者罗伯特・吉尔曼正式提出了“生态村”的概念。这种运用系统工程规划整个生存环境的方法,堪称对生存方式的整体大改造。

其实早在这一概念诞生之前,一些具体的尝试已经开展。除了北欧的丹麦、瑞典等国,德国也被认为是最早进行“生态村”实践的国家。1989年,在德国的海德堡,一群来自《环保村落信息》杂志的人们开始聚集起来,并通过广告寻找其他志同道合的人。1993年,一个临时筹建的“项目中心”在斯德索村建立起来,也就是在那一年,爱娃加入进来。

人们花了4年时间寻找合适的项目区域。终于,在1997年,他们找到了阿尔特马克镇。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致力于生态村建设的人联合起来。他们买下了这里方圆77公顷的土地,决定在这里建生态房屋、劳动耕作。

村落名字的来历颇为有趣。地产主人向他们展示了这里早年的风光照,照片里有七棵高大的椴树――在德国民间文化中,椴树被认为代表着“齐心协力的力量”。大家觉得这象征着好彩头,于是便采用“七棵椴树”作为生态村的名字。

“我参与了生态村的整个建设过程,与大家一起工作劳动。”居住时间最长的爱娃这样表示。历经十余年的建设,“七棵椴树”村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不仅房屋、道路修缮有致,就连完整的经济链条也运转起来。

与消费主义主导的社会经济不同,生态村居民们所需的食品完全靠自己耕种,仅仅需要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自给自足的程度。在村落里,不同的社会团体分区居住。各个团体间会经由一些活动保持定期交流,有时是露天娱乐活动,有时是组成乐队自娱自乐,有时是聚餐闲聊。

据爱娃介绍,每年都有很多人希望搬入生态村生活。但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申请者,才能如愿入住。虽然在此生活要面临很多的挑战,但大部分的村民都逐步适应了这种绿色的生活方式。

“当然,十几年来,也有一些人先后离开了‘七棵椴树’。”女居民戈碧介绍说,“有一些人觉得这里不太符合他们的想象,有一些人则想出去工作几年再回来。”在“七棵椴树”,无论是新成员的加入还是旧居民的离开,都会有特定的仪式举行。这也是生态村倡导的人与人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除了“七棵椴树”之外,类似的生态村样本在德国还有不少。位于汉堡的伯拉姆费尔德生态村,就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与援助下建设完成的,这也是德国最早建成的生态村之一。而在泰国、印度乃至世界各地,同样的实践亦在进行。“现在,生态村的文化在其他文化中也被认可和推广,不同国家的生态村之间还会不定期进行交流与体验。”爱娃说。

虽然生态村的模式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然而直到今天,这一绿色生活方式仍不失先锋感与激进色彩。爱娃强调,虽然他们选择了生态村的生活方式,但他们并不建议所有人都搬到农村去:“即便在城市生活,内心的状态也是可以改变的。在城市中也可以试着让生活过得更环保。只要有发自内心的改变,就可以找到合适的路径,在自己过得好的基础上也让别人过得更好。”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