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通过将人文性与语文课堂结合起来,充分的展开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相关工作,是新课改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对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一、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重要性

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是“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建立在人的真实情感与真实愿望之上,人文精神是人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人通过不断内化的而使德行,水平和素质达到一定境界的状态。人文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促进小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促进其全面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小学阶段对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更为他们以后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人文精神和素质的培养,既具有现实性,也具有必要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1.从意识和观念上忽略人文精神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知识传授来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目前语文教学仍然是以考试为中心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安排。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仍然是衡量老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目前的语文教学仍然是偏重于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以知识获取和考试为核心的教学目标,没有使教学中的亲历性、自主性以及个体的体验成为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方面,从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2.教育中主体精神的弱化。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育主体精神弱化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是教师主导精神工具化,即教师往往成为语文课堂的主导力量,教师和学生没有开放性和平等性。这种情况下,学生严重被物化,失去了自身的东西,成为教学的工具,人文精神培养成为空谈。另一方面是,学生主观精神的弱化,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唯老师是从,认为标准答案就是真理,没有反抗和怀疑的接受课堂上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创新的勇气。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获得更高的评价,而忽略了对人生美好情感,良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健康的心理的追求。

3.人文精神培养缺乏有效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由于以知识传授和考试为中心,常常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上,缺乏有效的方法和制度设计。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科学的方法,显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精神培养上还是缺乏有效的方法的。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分析

1.确立人文精神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必须从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要把以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和人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目标。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感受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界带给他们的快乐。要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要在语文教学中确立人文精神培养的核心地位。

2.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人文精神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通过语文教学,将学生放在教学中的核心位置,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如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课前让每一位学生准备好一只苹果和一把水果刀,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伙伴,一起讨论怎么切苹果,然后大家一起切苹果,看看切开的面中有什么,学生随便怎么切都可以。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在贴近生活的实际活动中,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个性得到了尊重和充分发挥。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懂得了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是创造力这一道理。

3.以语文课堂为前沿阵地,开展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工作。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佳场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因素,以语文课堂为依托,有效开展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可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然后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课文中人物的经历,体验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如刘备在三顾茅庐中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以及对人才的尊重,诸葛亮的深思熟虑和雄才伟略。在这样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融合,让人物的高尚人格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之,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应该通过先进的理念,通过方法上不断的创新来注重注重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和谐统一,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要充分根据小学生 的认知特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展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郑金州.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北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