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招工难”成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招工难”成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加,沿海地区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大量吸引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刺激了内地的经济增长,内地用工需求迅速提升,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就近就地就业,致使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对农民工的争夺越来越趋于激烈,呈现出“招工难”。

原因一:劳动力社会总量供给不足,企业出现“招工难”

自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行了30多年,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下降到11.90‰,死亡率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逐渐上升到 7.11‰,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到4.79‰。目前我国0-4岁年龄段人口仅占总人口数的5.16%,5-9岁人口占比为5.41%,10-14岁年龄段人口占比为6.30%,15-19岁年龄段人口占比为7.17%。由此可以看出,人口年龄段越小,人口占比越低。这就意味着我国每年新生成的劳动力人口较往年有所减少,尤其是18岁左右劳动力人口历年供给量趋于减少。劳动力社会总量供给不足,就会造成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难”。

原因二:教育水平提升,初中毕业及以下劳务数量减少

我国中小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是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主,从2010年12月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中小企业使用的农民工,绝大多数都是初中与小学文化程度的。据统计,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中,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男性农民工占比接近80%;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女性农民工占比达到87%。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小学毕业后就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微乎其微,初中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数量,也随着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扩招迅速降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要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就面临着新增劳动力迅速下降的挑战,企业之间对年纪较轻的农民工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一部分刚毕业的大专生、本科生,因为工作兴趣、专业适应、环境要求、工资福利等不匹配而不愿意从事基层劳务工作,无形中也增加了就业与再就业难度。

原因三:企业转型升级速度过慢,劳务需求仍然旺盛

由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全自动智能型转型升级的速度过慢,企业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调查,2010年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求人倍率分别高达1.15和1.13。 在2011年第一季度,劳动力市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求人倍率高达1.21;第二季度,也维持在1.15,这说明普工是缺乏的;当然,劳动力市场对接受过一定技能训练的职高、技校、中专毕业生的需求更为旺盛。从2010年第四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这一类别劳动力的求人倍率甚至高达1.35及以上,这说明技工也是缺乏的;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求人倍率低于1,近几年市场对大专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似乎有所增长,对本科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求人倍率仍然较低,到2011年第二季度只有0.85,这说明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将仍然持续存在。由此可以看出,初中及高中阶段劳动力的供给短缺是“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原因四:内地用工需求提升,对外劳务输出数量减少

20世纪的最后20年,我国流动人口主要表现为从乡村到城市、从中西部地区到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在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湾经济带、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成为农民工的主要流入地,有50%-60%跨省流动的农民工流入了这些地区。但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土地、人工成本、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迫使一部分在沿海地区缺少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迅速转移。一些高端国际产业也开始跨过东部地区而直接落户中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刺激了内地的经济增长,内地用工需求迅速提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模式发生了从单元集中向多元集聚的转变,农民工出现了就近就地转移的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到城市去打工,主要目的是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因此对农民工而言,哪里收入高,自然就去哪里务工经商。2010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民工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务工收入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了。农民工不愿意长途跋涉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对外劳务输出数量明显减少,这让东部地区迫切地感受到“招工难”。

原因五:农民工择业流动性强,企业雇用人员不稳定

据调查,我国东部地区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重较高,“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签约率占55.5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约率只有8.77%,中西部地区也分别为11.48%和10.44%。企业用工从过去根本就不签订劳动合同到逐渐开始签订劳动合同,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只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本身,不能将已经雇用的农民工稳定在企业之中。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到期日往往是年底,合同到期之后,农民工又不得不回家过春节,春运期间的一票难求使某些合同到期的农民工不得不及早回家。很多农民工在每年12月到次年1月闲置在家,农民工一年的就业时间由12个月缩短到10个月左右,既影响了他们的收入,也对企业的正常订单生产产生很大影响。

由于劳动力供给总量的下降,周期性的“招工难”问题日趋凸显。某些企业免去了给农民工的带薪假,制造业企业为了完成订单任务,不得不使农民工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在10小时以上,这样增加了农民工的劳动强度,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劳动者牺牲了休闲的时间,也无法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为寻求一份劳动环境较好的工作,农民工会从从一个企业流动到另外一个企业,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外一个城市,重新选择自己的工作。农民工择业的流动性也加剧了每年春节后出现的周期性的企业“招工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淑文.我国“招工难”原因及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第2 期

[2]董运红.盐湖区中小企业用工难问题成因及对策浅析[J].商品与质量,2012年第1期

[3]李小彤.七大因素催生“招工难”[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5月12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