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的产业集群为什么难以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的产业集群为什么难以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基于知识交换是集群知识创造能力的核心点这一观点,系统分析了产业集群内知识交换的关键影响因素,认为集群并不必然导致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实际,认为集群产品知识宽度过窄、过度模块化、缺乏基于通用核心技术的关联产业、缺少合作导向的领导企业及相应的制度化规则,以及由此引发的同质化竞争与合作的限制效应等,是抑制我国制造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

关键词:产业集群 知识交换 知识创造力 创新

1、研究背景

产业集群是创新的重要载体,很多著名经济学者都肯定了产业集群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虽然大量研究都肯定了产业集群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有些研究则带来了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不确定性。有些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群不一定能够促进创新。Beaudry和Breschi(2003)对比分析了23872家英国企业和37724家意大利企业在1988-1998年间的技术创新产出数据,发现意大利传统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区域内相关企业的集聚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国内一些证据似乎也表明,我国产业集群处于低级阶段,企业同质化严重,且在形成机制上存在一定缺陷,因而难以承担起促进创新的重任。产业集群能否提升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在理论上还存在争议,而这一争论也意味着,对于产业集群是否利于创新的理解,需要界定相关的前提或边界条件。

基于知识的集群理论为这一争论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通过探寻企业间知识交换与集群提升创新能力之间的理论联结,发现集群知识交换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从而为产业集群究竟是否利于创新及其前提条件提供新的理解。

2、集群知识创造力的核心点:知识交换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集群知识创造能力是表征集群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指标。按着Nonaka(1994)的观点,集群企业通过对其所拥有的知识的增强(amplifying)过程来创造新知识。这一增强过程是通过一个包含四个阶段的、静默知识和外显知识的相互转换的知识螺旋的形式实现的。

第一阶段:知识的社会化过程(socialization),是一个静默知识――静默知识的转换过程(tacit-to-tacit),企业成员通过观察、模仿以及干中练(practice-by-doing),消化吸收各自的静默知识,由此,社会化过程是通过密集的个体互动得以实现的,是来自不同个体的静默知识的结合。

第二阶段:知识的外部化过程(externalization),是通过对话和隐喻(dialogue and metaphor)使得组合性的静默知识向外显(explicit)知识转化的过程。

第三阶段:知识的融合过程,来自第二阶段的显性知识与企业内已经存在的显性知识库相结合,这一过程包括通过知识的排序、添加、重新分类、加入背景等方式对组合性的外部知识进行重新配置。

第四阶段:知识的内部化过程,从第三步获得的外显知识向静默知识的转化,即企业成员利用显性知识并通过实践行动发展自身新的隐性知识。

当一个企业定址于某一集群,企业与集群伙伴发生的知识交换关系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知识螺旋的形态。这一影响(在其实现的程度上)将在知识的社会化和知识的融合阶段显现,因为在这两个阶段里来自于集群伙伴的知识进入焦点企业的知识螺旋(Antonelli,1999)。外部静默知识在社会化阶段进入企业的知识螺旋,当两个有交换关系的企业地理上彼此靠近,他们的成员易于更多地面对面互动并有更多机会观察彼此的行为、彼此模仿,并在一起干中学(Mesquita & Lazzarini,2008),这将提升知识的社会化过程。外部的显性知识在知识的融合阶段进入企业的知识螺旋,显性信息是可编码的,易于通过系统化语言进行传递,因此,它的转移较少受地理限制,但地理接近仍然可以减少企业的搜寻成本,并由于共享的静默知识的促进作用使得企业更好利用来自伙伴的显性知识。

由此可见,集群企业之间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交换是集群内知识创造的核心点。来自于集群伙伴的知识进入焦点企业的知识螺旋并通过它得以衍生、扩展和增强。焦点企业创造的新知识接着成了其它企业的知识螺旋的输入因素,由此集群内的知识创造过程得以持续。最终,由于知识持续交换使得集群企业创造的知识总量高于企业没有集聚到一起创造的知识总量。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差别是集群内知识生成与创造的机制引起的。

上述过程也揭示了集群创新绩效差别的一个重要来源。处于集群内的企业在总体上比之于若将这些企业分散开来更加有创造性,集群达到一定程度,知识交换必将在企业间发生,并且集群企业有效地通过知识螺旋扩展和增强来自于集群伙伴企业的知识。一个具有较高的知识创造能力的集群是:群内个体企业持有的知识可以有效地通过企业间知识交换被集群企业分享,并通过个体企业的知识螺旋得以增强,从而导致个体企业乃至整个集群的知识创造能力,即创新能力的提高。

3、对我国制造业集群创新能力缺失的解释

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有助于解释不同的产业集群知识创造力方面的差异,并进而解释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的差异,从而为我国制造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缺失提供新的认识。

3.1、过度模块化抑制创新需求

我国的很多制造业集群的形成是基于分工效率和成本优势,典型的是广东的电子播放器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依靠模块化生产带来的纵向分工效率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竞争优势,也创造了“中国制造”与“中国价格”的奇迹。然而这类集群的企业之间知识重叠少,每个企业只生产特定的零件或组件,或完成特定的工序,企业的知识相互隔离并以固定的知识界面相联结,形成知识的固化效应。并且单个企业无法打破标准化的界面规则,导致企业之间相互锁定。而分工效率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利润形成的补偿效应又强化了企业的路径依赖。上述的知识固化效应、相互锁定效应、补偿效应综合起来,使得集群内的企业内无创造新知识的意愿,外无获取新知识的需求,集群内知识交换的机会很少出现,企业的乃至整个集群的创新动力枯竭。

3.2、缺乏基于通用技术的关联产业少引发同质化竞争

我国部分产业集群,典型的如宁波、温州等地的服装产业集群,这类集群的形成是基于同类产品而非基于通用技术,集群内关联产业少。在集群形成的初期,企业可以利用的静默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而快速发展,但随着集群内企业数量的增多,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重,早期知识外溢的逐渐销蚀,企业将由于激烈的本地竞争被置于面对巨大竞争压力的境地。这时,产业集群对企业创新产生的负效应开始显现,集群为企业之间的低成本模仿提供了便利,降低了知识创新原创企业的创新收益,从而降低了知识创新激励。因此,基于通用技术的关联产业少引发同质化竞争,抑制了集群内知识交换机会的出现从而对知识创新过程中所产生阻滞作用。而另一方面,我国的一些高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其形成往往是由于政府行为,企业往往是出于追求政策福利而选择进入,而不是通过基于关联产业的知识外溢而自组织形成的集群,行业庞杂而缺乏基于共同知识的关联,企业之间知识重叠过少,知识交换效果微弱,产业集群的知识外溢效应无法显现。

3.3、缺乏合作导向的领导企业及相应的制度化规则,导致合作的限制效应

合作效应最早由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North,1990),合作效应建立于群体规则导向的行为收益,行为者共同采取特定的制度(组织的规则或程序)越多,行为者们之间的互动行为就越有效率,原因在于行为者的行动是规则导向的并因此可以预期,合作成本可以显著减少,由此导致采用这些合作规则变得更有吸引力与更多的个体的遵从。然而,基于共同规则的合作在特定情形下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合作的群体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规则的粘性并不能总是适应环境的变化,当某一个体想要做出有益改变但这种改变可能触及群体或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利益,就会受到群体的抵制,由此产生合作的限制效应,特别是当群体成员之间同时存在合作与竞争关系时,合作的限制效应就表现的尤为明显。

这种效应在浙江的一些乡镇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表现的十分典型,这些产业集群往往是在县、镇政府的主导下出现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演化,集群内形成了各方普遍接受的显性或隐性规则,一个试图创新的企业,其产品很可能马上会得到群内其它企业的仿冒,而这种仿冒往往会被群内视为一种共同的潜在规则,即便创新的企业有心维护自己的权益,也会受到政府、相邻、熟人等多方社会关系网络的干扰,最终使得群内企业最终无人愿意创新,从而产生合作的限制效应。此外,我国的很多制造业集群都通过俘获式嵌入的方式进入到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业链,而跨国公司出于降低成本和攫取利润的考量,创新的合作导向弱,集群企业的创新往往只能体现在通过生产过程创新降低成本,而这种创新带来的收益短时间内就会因为集群内其它企业的模仿与跨国公司的低成本搜寻策略而快速消散,从而抑制企业的创新动机。

上述问题的实质是集群内缺乏利于合作创新的制度化环境,知识互动很容易被机会主义和自利行为所损毁。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在集群内发展利于合作的信任和规则,然而竞争挑战使得发展合作规则变得极为困难,却产生足够的动因使得企业破坏建立的规则。集群内合作导向的领导企业的出现及政府的恰当的干预有利于合作创新的制度化规则的建立。

4、结论

本文基于知识交换是集群知识创造能力的核心点这一观点,系统分析了产业集群内影响知识交换的关键因素,认为集群并不必然导致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集群促进创新重要机制的是通过知识交换提升集群企业的知识创造力,从而实现知识外溢效应。然而中国的一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创建初期,有快速的知识外溢效应,而后就因为过度模块化、缺乏基于通用核心技术的关联产业、缺少合作导向的领导企业及相应的制度化规则,以及由此引发的同质化竞争与合作的限制效应等,很少再有知识创新,甚至遏制了知识创新。或者说,产业集群促进创新需要有一个知识需求――知识交换――知识创造的循环,而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只有初期的知识外溢,没有进一步的知识创造和知识交换,构不成一个循环,循环的链条缺失使得集群创新能力迅速衰减。由于企业知识创造动机和能力的不足导致的集群内难以出现知识交换的机会,是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的本质原因。

参考文献:

[1](英)K.J.巴顿:《城市经济理论与政策》,商务印书馆,1984年。

[2](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

[3](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4]陈畴镛、夏文青、王雷:《企业同质化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2期。

[5]黄晓治、曹鑫:《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2期。

[6]李凯、任晓艳、向涛:《产业集群效应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基于国家高新区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7年第3期。

[7]孟浩、史忠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负效应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8]魏后凯:《我国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11月27日。

[9]于晓媛、陈柳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

[10]Antonelli,C.1999.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3: 243-260.

[11]Baldwin,C.Y.,& Clark,K.B.1997.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75(5): 84-93.

[12]Baum,J.A.C.,& Mezias,S.J.1992.Localized competition and organizational failure in the Manhattan hotel industry,1898-1990.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7: 5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