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抒写思之感悟(1)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抒写思之感悟(1)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题导引:

人生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我们欣赏流星转瞬即逝的光彩;黄叶飘零时怅惘的暗淡失意。心,漂浮在凡尘中,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总会有许多心灵的悸动,喷薄而出的情感时时激荡着我们的胸膛。在惊喜与兴奋、恬静与从容、失意与迷茫、愤懑与冲动的情感交织中,我们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经典回放

敬礼

丰子恺

吃过早饭,我独自走进书房里,坐在书桌前面,做起翻译工作。眼梢觉得桌子上右手所靠的地方有一个小东西在那里蠢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受了伤的蚂蚁:它的脚已经不会走路,然而躯干无伤。有时翘起头来,有时翻转肚子来,有时鼓动着受伤的脚,企图爬走,然而一步一蹶,终于倒下来,全身乱抖,仿佛在绝望中挣扎。

啊,这一定是我闯的祸!我热衷于工作的时候,没有顾到右臂底下的蚂蚁。我想:伸出一根手指去,把这百苦交加而不得其死的蚂蚁一下子捻死,让它脱了苦海,不是慈悲吗?然而我又想:这蚂蚁虽然受伤,还在顽强地挣扎,用指头去捻死它,怎么舍得下手呢?犹豫不决,耽搁了我的工作,最后决定:我只当不见。我把稿纸移向左些,自管继续做我的翻译工作,让这个自作孽的蚂蚁在我的桌子上挣扎。

忙了一大阵之后,我坐在椅子里伸一伸腰。眼梢又觉得桌子右角上离开我两尺光景的地方有一个小东西在那里蠢动。望去似乎比蚂蚁大些,并且正在慢慢地不断地移动,移向桌子所靠着的窗下的墙壁方面去。我凑近去仔细察看。啊哟,原来是两个蚂蚁,一个就是那受伤者,另一个是救伤者,正在衔住了受伤者的身体而用力把它拖向墙壁方向去。然而这救伤者的身体不比受伤者大,它衔着和自己同样大小的一个受伤者而跑路,显然很吃力,所以常常停下来休息。有时衔住了它的肩部而走路;走了几步停下来,回过身来衔住了它的一只脚而走路;走了几步又停下来,衔住了另一只脚而继续前进。停下来的时候,两人碰一碰头,仿佛谈几句话。也许是受伤者告诉它这只脚痛,要它衔另一只脚;也许是救伤者问它伤势如何,走得动否。受伤者有一两只脚伤势不重,还能在桌上支撑着前进,显然是体谅救伤者太吃力,所以勉力自动,以求减轻它的负担。因为这样艰难,所以它们行进速度很缓,直到现在还离墙壁半尺之远。这个救伤者以前我并没有看到。想来是我埋头于翻译的期间,它跑出来找寻同伴,发现这个同伴受了伤躺在桌子上,就不惜劳力,不辞艰苦,不顾冒险,拼命地扶它回家去疗养。这样藐小的动物,而有这样深挚的友爱之情、这样慷慨的牺牲精神、这样伟大的互助精神,真使我大吃一惊!同时想起了我刚才看不起它,想捻死它,不理睬它,又觉得非常抱歉,非常惭愧!

我站起身来,向这两个蚂蚁立正,举起右手,行一个敬礼。

(选自《静观人生》,有删改)

【阅读感悟

一只受伤的蚂蚁徒然地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我”思量再三决定让这可怜的小东西生死自灭。可接下来的一幕,却震撼了“我”的心灵:一个勇敢悲壮的“救伤者”出现了,它全然不顾自己势单力薄,只有一个念头――救走同伴!于是,惊心动魄的一幕就在两个看似“藐小的动物”间演绎着,其刚烈、慷慨的牺牲精神,丝毫不逊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幕感人至深的场景。这是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抗争,这是对同伴的挚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刹那间,它也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灵!

时文传送

一生只画圆点

彭龙富

1929年,她出身于日本长野县一个富裕家庭。不幸的是,她先天遗传神经性视听障碍,她的眼睛犹如隔了一层圆点状的网,模模糊糊地看世界。母亲对她说:“要是你能把看到的圆点都画出来,那你的眼睛也就好了。”

于是,她拼命地画她看到的圆点网,希望能治好自己的病。

她的眼睛看到的却依然是圆点的网状世界,但是,她却渐渐地迷上了绘画,特别是画圆点。中学毕业时,她选择了京都市美术工艺学校。毕业之后,她回到家里废寝忘食地绘画。然而,她的母亲只盼望着女儿能成为一个“收藏艺术品的人”,并不希望女儿成为一位艺术家,所以就毁掉了她的画布,让她和工人们一起干活,还经常把她关起来。恰恰是母亲的为难激发了她更多的创作激情,无论多么艰难的时间,她都咬紧牙关,一定要坚持自己喜爱的艺术。

正当她举步维艰之时,她的才能得到了精神病医生西丸四方的欣赏,她的画被其购买,还被介绍给一位梵高画的艺术研究者。她知道了伟大的画家梵高也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是一代绘画宗师。从此,她更加不理会任何人对她的指指点点,只是埋首绘画。

26岁那年,她在旧书店看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深深地震撼了她的灵魂,她决定前往美国。两年之后,经过千辛万苦,她终于要去美国了。临行前,她的家庭关系也彻底决裂,母亲给了她100万日元,告诉她永远不要再踏入家门。失去了亲情,她的内心无比的凄怆,却也更坚定了她的艺术之路。

初到美国时,她穿梭在纽约的画廊,而她的画几乎无人问津。她贫困潦倒,经常半夜冻醒,肚子也常常饿得咕咕叫,她就用在街边的垃圾篮中捡的鱼头和烂菜叶熬一碗热汤,再继续画画。慢慢地,她的网状图案和圆点被纽约知名评论家关注。

多年的积累,她的成名作《无极的爱》诞生了。她用小圆灯泡和大面镜做反射,视觉幻象变化万千,形成了与往常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她成功了,她的雕塑作品《南瓜》在香港拍卖到272万港元,刷新了雕塑作品的拍卖纪录。她还引领着时代潮流,为兰蔻设计的化妆包以及为AU设计的手机都在热销中。她所主张的圆点图案服装也风靡日本。

她叫草间弥生,被公认为日本健在的最伟大的艺术家。2009年6月,英国《泰晤士报》评选出200位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她名列其中。

她曾说:“地球也不过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画好圆点,就画好了宇宙,画好了世态人生。”她的作品充满张力,能将观众带进一个神奇的空间。

当记者问及她为何在艺术上获得巨大的成功时,草间弥生说:“我坚持了一生圆点艺术,也算圆满了人生。其实,任何一棵树,能数十年去浇灌,注定都会成为参天大树的!”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2期,有删改)

【阅读感悟】

难以想象,一个患有先天遗传神经性视听障碍的弱女子,居然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最初希望治愈眼疾的圆点绘画,竟然成为她踏上成功之路的阶梯!当草间弥生坚定地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后,接下来的磨难,几乎就成了考验这个弱女子毅力的“试金石”。很难想象,在毫无希望的时候,她是如何废寝忘食、苦度时日;更难想象,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她是如何执著坚强、坚持梦想!正如草间弥生自己所言:“地球也不过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画好圆点,就画好了宇宙,画好了世态人生。”是的,只要我们画好了心中的“圆点”,不也就画好了自己的人生吗?

美文欣赏

敬畏之心不可无

刘心武

地球上,生命的多样性令我们惊叹。我们现在常说“以人为本”,这个说法的前提是就人类社会而言。但放大了范畴,把人以外的其他生命体都搁进来而论,则是否应将人的利益作为根本,就很值得斟酌了。我们必须深切地意识到,地球上的生命绝非仅是人类,有很多种类的生命与人类共存。地球的现实状况是,由于人类将自身的利益无限扩张,已经造成其他地球生命的衰减乃至灭绝。于是,人与动物的关系,也就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可供消遣的话题,更成为一个严肃的具有生命伦理内涵的话题了。

我曾去属于马来西亚的北加里曼丹岛的古晋市游览,古晋的别称就是猫城。第一批在古晋定居下来的先民,留下遗嘱给后人,就是他们到达那地方的时候,明明白白看到是猫的群居地,他们实际上是占据了猫的地盘,来开埠生息,因此,后人必须尊重、爱护并养育此地的猫们。古晋不仅几乎是家家有猫,市区里也处处有猫;那些非一家一户所养的猫,在市区会随处吃到市民贡献的食物,喝到洁净的饮用水;车辆遇到猫,一定谦恭礼让。古晋市区里还有很多风格不一的猫的雕像,更有收罗丰富的猫博物馆。我曾在那里跟居民讨论:猫凭什么依赖人类代代相传却并不付出相应的服务代价?古晋人的回答令我沉思很久:人与猫不是主奴关系,是共生于这片土地的生命。

如果说宠物与人类在生命尊严上是平等的,那么野生动物就更应使我们意识到,地球绝不仅仅属于人类,而且,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也绝不是人类为动物做好事,而是人类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责任。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常被纳入地球环境保护的议题,其实环境保护这个概念,不应只从人这个单方面来理解,更应从动物方面来考虑。试想,当人类驾驶的捕鲸船突进到大洋的巨鲸栖息区时,从鲸们来看,正是它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保护环境的唯一方法,就是人类停止捕鲸。从各种野生动物的角度来考虑环境保护,我们就会懂得,环境保护的目的不是使人类的生存更加随意,而是要令人类对地球上生命的平等均衡共处的自然法则心存敬畏。

世界上各种宗教,都把一切生命的起源解释为造物主的杰作。面对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丰富性,也确实容易引发出“唯有神赐”的感叹。曾在法国的墓园里参观,许多的墓座上有神的标志或敬神的符号,却也有一种墓座上只是一个被斜截掉的圆柱,那是无神论者墓的标志。曾问一位陪游的法国无神论者:你不相信神造天地万物,那你为什么对墓园里的乌鸦都那般怜惜?他说,那是对宇宙中地球自然进化的内在规律的敬畏。我想,时常翻阅有关动物与人关系的篇章,不仅能增加见闻,获得乐趣,感受温馨,更能培育出对宇宙天地自然万物运行生息那客观规律的敬畏之心!

(选自《格言》2010年第10期)

【思考练习】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斟酌()责无旁贷()

2.举例说说第一段中“人类将自身的利益无限扩张”的含意。

3.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叙写作者自己去马来西亚的古晋市游览的经历?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标题“敬畏之心不可无”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