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平山难生盎然趣 尺水兴波耳目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语】所谓“尺水兴波”,就是要善于通过对材料的安排组合、行文的巧妙设计,显示出文章的起伏变化。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也就是说文章要写得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富于变化。这样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读起来历久不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范文指路】
牛局长接电话
文\郭炜
牛德生自从当上局长后,就很少回家看望住在乡下的父母亲,二老也很难得到县城儿子家住个十天半月。乡下离县城有七八十里地,平常联系也不方便,遇到有急事还得跑到五六里远的小镇上打电话。
星期一早上八点多钟,牛局长刚到办公室坐下,女秘书接到一个电话:“请找牛娃接电话!”电话是牛局长的父亲从家乡小镇上的电话亭打来的,老伴昨夜去世,他一大早赶五六里路跑到镇上打电话通知儿子,结果儿子家没有人接电话,只好打到儿子办公室来。“牛娃”是牛局长的乳名,女秘书自然不知道。“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人!”女秘书“啪”一声将电话挂上了。
牛局长的父亲不禁纳闷:自己的儿子不是一局之长吗,怎么会没有这个人?老伴因病去世,做儿子的不知道怎么行?牛局长的父亲急得团团转,不由得摸起后脑勺,突然急中生智:单位里不都兴称官职吗,不妨找“牛局长”试试。于是又提起电话拨了一次,接电话的仍是刚才那个女的:“喂,请问找哪位?”“请问牛局长在不在?”“等一下,我看看。”女秘书放下电话,去给牛局长传话。牛局长一听是找“牛局长”的,以为又是哪个单位的事要协调,于是对秘书说:“就说我在开会,等会儿再打。”女秘书拿起电话,回了句“牛局长在开会,等会再打”就把电话挂了。
牛局长的父亲不知道儿子为何不接电话,只好等一会儿又将电话拨过去,接电话的仍是那个女的:“请找牛德生接电话!”这回牛局长的父亲换了一种口吻,相信这回儿子该接电话了吧。女秘书听这种口气,知道这人肯定和牛局长关系不一般,赶紧过去传话。牛局长一听是找“牛德生”,认为不是同学就是亲戚求他帮忙,只是将手一摆:“就说我不在!”女秘书照局长意思回复过去后,就挂机了。
牛局长的父亲一听肺都要气炸了:刚才明明还在,怎么一会儿又说不在?还跟老子玩花样!他耐着性子,分析着儿子不接电话的原因,思考着如何让儿子接电话,忽然他想起一次儿子接电话毕恭毕敬的情景,不禁计上心头,重新将电话拨过去。“喂,请叫小牛接电话。”女秘书一听口气,以为是哪位首长,不敢怠慢,忙去请局长接电话。牛局长一听是找“小牛”,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电话旁,恭恭敬敬地拿起话筒:“喂,请问是哪位领导……”话还没有讲完,话筒那边就传来老父嘶哑的吼声:“领导个屁!龟儿子,我是你老子,你妈昨晚没了!”牛局长一听,立马瘫倒在地。
【专项品鉴】
作为一篇叙事类文章,这篇文章写得很成功,其“尺水兴波,引人入胜”的技法很值得借鉴。
拟题,巧设包袱。“题好一半文”,要让读者看了题目后产生急着往下读的兴趣和冲动。“接电话”本是寻常事,题目借此巧设包袱,留下悬念,引起读者急欲一睹的兴趣。
主体,一波三折。叙事类文章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法设置“曲径”,给人“一波方平一波又起”的感觉。文中,牛局长的父亲给自己儿子打电话,以“牛娃”称谓,结果“电话挂上了”,此为一折;又以“牛局长”称谓,还是“电话挂了”,此为二折;再以“牛德生”称谓,仍旧“挂机”,此为三折。上述三折使情节曲折有致,波澜起伏,铺就文章“曲径”,只待“通幽”的点睛之笔。
结尾,急速收笔。文末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势收笔,直至牛局长的父亲以不合乎逻辑的称谓“小牛”称呼牛局长,才打通了电话,且以“你妈昨晚没了”急收,以“牛局长一听,立马瘫倒在地”收束,戛然而止,曲径通幽,再掀一“波”,给读者以重重的心灵撞击和现实思索。
【借鉴指津】
在写作的过程中,怎样运用“尺水兴波”这一技法,才能更好地写出事件的曲折呢?笔者推荐如下几种方法:
巧设悬念法。在文章开头抛出疑团,布设疑阵。这种方法能充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时刻保持高度的关注。
抑扬张弛法。抑,就是按下,收束;扬,就是振发,放开。常见的抑扬之法有两种:一是欲扬先抑,二是欲抑先扬。抑扬手法的使用,可使行文“尺水兴波,曲折动人”,波澜起伏,形成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情节突转法。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将事件发展层层推向高潮,待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误会兴波法。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从而铺排情节,使文章波澜迭起。误会法有时会把底牌交给读者,有时也可使读者陷入迷阵,产生疑团,在“误”与“不误”之间徘徊。
矛盾激趣法。在文章开头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写作时,跳出常规“顺叙”思维,制造矛盾冲突,就可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评卷老师读下去。
当然,“尺水兴波”的方法远远不止以上五种,而且这些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机械套用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将几种方法综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我仿我秀】
对决“八撮毛”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实验中学 陈 彤
家里种着两棵香椿树。每到初春,那诱人的椿叶就成了我心仪的美味。香椿摊鸡蛋,嫩嫩的绿叶,黄黄的鸡蛋,一块大饼裹着吃,那叫一个美。要不就采摘些紫色的、绿色的嫩叶,用加盐的开水一焯,然后拌在手擀面里,简直就是人间美味。盛夏之夜,围坐在树下,抬头望天,又多么令人浮想联翩啊。
可是椿树不知什么时候生病了,枝条上爬满了小毛虫。开始我们没有在意,可是不久我们就都被“传染”了。一家人都是皮肤过敏,我最严重,皮肤刺痒不止,胳膊上还出现了红肿。原来树上长了“八撮毛”。
“八撮毛”,就是椿树上的大毛毛虫,周身长着八撮长毛,头部黑色,像大拇指一样蠕动着,特恶心。
当医生的二哥说这“八撮毛”有毒,绒毛里有一种毒素,脱落的绒毛随风飘落到人的皮肤上后,毒素就会侵入到人体内,使人的皮肤产生过敏反应。
大家在院子里都很小心,窗户上也钉了两层纱罩。椿叶被“八撮毛”咬得千疮百孔,我们再也无法享受到椿叶摊鸡蛋的美味了。
我们决定大战“八撮毛”!
爸爸先用木杆划拉树叶,把虫子打到地下,然后收起,去喂猫。可是猫一看虫子就跑,根本就不上前。虫子太多了,划拉不过来。第一招失败。
哥哥用药喷洒,把刚买来的米满胶悬剂配好药液顺风喷洒。但是树太高,只能喷到一小片地方。第二招失败。
妈妈一看,着急了:“毛毛虫老向我们侵袭,这还了得!” 可不是,虫子常顺着门框、窗口爬进屋里。“我看把树帽锯了吧!虫子没有树叶吃就会离开的。”这主意听着不错,可是刚锯了一个树枝,妈妈就不忍下手了。两棵树如果都被砍去了树帽,还能活吗?第三招失败。
怎么办?
我提了个建议:“我们还是查查虫子的来历吧!射箭得先瞄准靶子呢!”
老爸一听有理,就进屋拨通了林业局的电话。听着听着嘴巴变成了“O”形:“美国白蛾……喜食桑树、椿树等阔叶树……越冬蛹主要藏在树洞下面……一年发生三代……”我们从老爸断断续续的跟话中明白了个大概。
哥哥去西屋打开电脑,输入“美国白蛾”进行搜索。嚯!“八撮毛”的一个蛹,一年经过三代繁殖,就可以产生20万条幼虫,能够吃掉三百棵树的树叶……
“有办法了!”哥哥说,“去借老叔蔬菜大棚里的干草帘子。”
帘子借来了,我们在树干离地面一米的高处,用草帘围绑成上松下紧的草把,引诱那些“八撮毛”化蛹。
甭说,效果真的不错,这些“八撮毛”几天的时间都纷纷钻到草把里。我们把解下的草把集中起来烧掉。还真给制住了!
“八撮毛”越来越少,树上又长出了嫩叶。
【点评】
拟题,学留悬念。文章题目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八撮毛”的称呼,既显得新颖别致,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八撮毛”到底是什么?与“八撮毛”对决的结果如何?创设一系列的悬念,令人疑窦丛生,吸引读者急欲解除心头之惑。
主体,学铺曲径。在与“八撮毛”对决的过程中,文章一波三折,曲径通幽。先写采用划拉树叶的方法,结果失败,此为一折;又用喷洒药液之法,还是失败,此为二折;再用锯砍树帽对之,结果仍旧失败,此为三折。上述三折和后文用草帘引诱其化蛹而消灭的方法形成对比,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技法,学造矛盾。文章开头制造矛盾,由自己心系香椿树和虫占香椿树展开矛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迅速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不得不读下去。从这一点来说,以矛盾激趣法开头的作文,开头部分的“矛盾”确有为后文内容作铺垫的重要作用。
《梅蒂太太的上帝》
1.梅蒂太太借上帝之手帮助邻居们,邻居们深受感动,帮助梅蒂太太实现心愿。
2.这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乔娜意外得到蛋糕时兴奋快乐的心情。
3.他们是善良,懂得关心别人,知恩图报,将爱互相传递的人。
4.示例:①我们要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与人相处,当别人遇到困难之时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②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5.本文以“梅蒂太太的上帝”为线索来安排材料,依次记叙了梅蒂太太送给乔娜生日蛋糕、送给邦妮羊皮手套、送给玛丽一头奶牛的故事,最后以众邻居帮助梅蒂太太实现心愿来收束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塞班岛的救赎》
1.因为看到慈善箱上的一行字,珍妮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老人对她的帮助使她感到温暖。她懂得了人应该有爱心,应该帮助生活不如意的人,同时她也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所以她的心中荡漾起一缕暖融融的感觉。
2.“轻轻地”写出了老人动作的轻柔,突出了他的慈祥、善良,富有爱心。
3.塞班岛上的一位老人帮助一位到超市拿东西未付账的小姑娘解围,教会了她做人要有爱心。老人的善举不仅救赎了一个孩子的心灵,也使那个孩子走出了阴影,像千千万万个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起来。
4.示例:那位老人是干什么的呢?他为什么要帮我?他将我从地狱一下子拉到了天堂。我一定要还他两元钱。
5.运用了插叙的写作手法,交代了珍妮的家庭背景,表明珍妮是个漂亮、懂事的好姑娘,因为生活所迫,她才会去超市拿东西,这也为老人的救赎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