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介入治疗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患者,其中1例应用血管内电解脱弹簧圈(EDC)结合支架进行治疗,3例应用ECD保护球囊,15例应用EDC栓塞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Hunt-Hess分级中良好为16例,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EDC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095-02

临床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即为颅内动脉瘤,该病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上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其发病原因中较为常见的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有50%~70%[1]。为探讨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效果,该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9例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其患者额进行EDC栓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9例勒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男女人数分别为6例和13例;年龄范围在34~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2.3)岁。19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头部CT蛛网膜下隙出血14例,脑室出血合并蛛网膜下隙出血2例,脑室出血2例,其余1例为脑叶出血破入脑室。动脉瘤位置:1例颈内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7例后交通动脉,9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直径范围:大型1例(>15 mm),中型3例(5~15 mm),小型1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急性期出血的6 d内治疗血管内栓塞。全麻后Seldinger经股动脉穿刺,同时将6 F血管鞘置入;置入后先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成像,对动脉瘤诊断及其位置、形状及与载瘤动脉结构关系等进行明确,全身肝素化在栓塞治疗之前进行,具体步骤是:首次使用剂量控制在2 000~3 000 U/h,此后则控制在1 000 U/h,导引导管则应送至相应动脉颈椎椎体C1或者C2水平间,外接持续高压生理盐水滴注,以微导管在Road-map下超选择置入动脉瘤瘤腔内,并选择相应的EDC栓塞动脉瘤,直到其致密填塞,在手术进行期间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保护球囊或者支架。该次试验中有15例患者使用EDC栓塞,3例寰椎后弓使用EDC结合保护球囊再塑型,其余1例则使用EDC结合支架进行治疗。

在围手术期间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首先应密切监控患者血压,防止其再次发生出血;在手术后早期行腰大池置管引流48 h。急症患者在进行支架辅助治疗的时候,需要常规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予以300 mg硫酸氯匹格雷和阿司匹林口服。

1.3 疗效判定

Hunt-Hess分级中I级表示重度残疾、需要护理人员或者家属照顾,II级表示中度残级,生活可自理,III级表示良好,能够正常工作和学习[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治疗后,Hunt-Hess分级中良好为16例,和治疗前的诸多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见表1。患者经过手术后成功随访15例,此15例患者均经过DSA检查,出现复发现象的有1例患者,给予其EDC栓塞治疗,其余患者均无再破裂出血或者动脉瘤复发现象出现。

表1 比较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n(%)]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出现破裂出血在临床上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出血本身、再出血、血管痉挛,再次发生出血一般在第1次出血7 d内,在这期间也较容易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病死率在50%以上[3]。所以在早期应从循环中鼓励动脉瘤是预防出血的重要方法。该次试验中1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了早期动脉瘤栓塞术,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早期血管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有效、可靠、安全的方案,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可有效的替代外科手术,可有效的降低病死率和癫痫发生率[4]。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技术在临床医学界已经非常的成熟:①瘤颈过大或者比瘤体大的宽颈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或者梭型动脉瘤等则需使用EDC结合支架治疗,首先在动脉瘤载体内骑跨动脉瘤颈上放置支架,之后将微导管导入动脉瘤,使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内。②在治疗宽颈囊性动脉瘤期间可选择球囊再塑性进行治疗,先将不可脱球囊预置在瘤颈处,之后使用微导管刺穿进入瘤内,使球囊充盈,阻塞肿瘤颈后经微导管进行弹簧圈栓塞,接头前需将球囊内放瘪并造影,弹簧圈性状及载瘤动脉影响进行细致观察,并在需要的时候对弹簧圈进行调整,直到动脉瘤致密填塞[5]。③窄颈囊性动脉瘤可单独使用EDC栓塞进行治疗,选择合适大小的直径弹簧圈,将其放置在动脉瘤内编织成网篮状,之后便按照大小顺序放置弹簧圈,一直到无显影为止,称之为网篮技术[6]。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的优点。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早期可进行腰大池引流术,防止患者脑血管痉挛,对患者的恢复有正面的帮助。针对Hunt-Hess分级低的患者进行开颅手术,需要待病情逐渐缓解之后方能进行保守治疗,再出血风险较高,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前提是患者能耐受麻醉,同时没有严重的并发症便可进行治疗。相关研究学者指出,不同的时间短进行手术,其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在6 d内手术患者疗效明显优于6 d外手术患者[7]。

[参考文献]

[1] 李占龙,张磊,马选鹏,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时机及预后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3):255-256.

[2] 冯光,段继新,马廉亭,等.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4):391-394.

[3] 宋锦宁,刘守勋,王拓,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时机与并发症防治[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5(1):1-4.

[4] 乐革芬,章凌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15-16.

[5] 徐幸,蔺玉昌,苗增利,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复发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37):67-68.

[6] 储丹凤,李冬梅,赵燕,等.颅内动脉瘤破裂后低钠血症的护理[J].护理杂志,2010,27(16):1266-1267.

[7] 尹连虎,吕新兵,孙超,等.颅内动脉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分析[J].山东医药,2007,47(30):69-70.

(收稿日期:20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