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英并列双语者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效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英并列双语者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效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使用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范式来考察同一语种内和不同语种间条件下图片的重复呈现对词汇生成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语种内重复启动显著大于语种间重复启动,汉、英语种内重复启动效应无显著差异;语种间条件下两种语言间的重复启动存在不对称性,汉语―英语的启动大于英语―汉语的启动。实验结果支持词汇/概念分布模型。

关键词双语,图片命名,重复启动效应。

分类号B842.1

1前言

在双语研究中,双语者是如何将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问题历来是倍受关注的焦点。“双语者”通常指混合双语者和并列双语者。混合双语者(compound bilingual)是指在一个对等或基本对等的语言环境中同时掌握了两种语言的人,对他们而言,两种语言的习得过程是相同的;并列双语者(coordinate bilingual)则是在习得第一语言(以下简称L1)的基础上,在第一语言的环境中逐渐学会第二语言(以下简称L2)的,因此,这一过程可以视为一种学习者积极建构的过程[1]。

心理语言学认为,词汇生成是语言生成的核心组成部分,大脑把想要表达的思想、观点等转化成词汇的形式特征,然后这些特征将会激活心理词典中对应的语义表征,词汇化(lexicalization)则把激活的语义表征转换成词的音位表征。一般认为,在从词汇转化到完成音位表征之间还有一层抽象的表征,称为词目(lemma),这一表征涵盖了该词的语法特征。词汇化将语义表征的激活传到中间层的词目上,多个词目被激活,经过一段时间后,激活水平最高的词目被选择(lemma selection);而后才是语音形式通达,即中间层的激活进一步传输到特定词汇的音位表征上,使说话者能够提取词汇的语音[2,3]。

通过大量的双语认知实验,心理学家就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Altarriba以西班牙语―英语双语者为被试[4],在视觉词汇判断的语种间语义启动实验中发现,两种语言的词汇特征与同一语义表征系统相连接,当两种语言的视觉或听觉信息经过词汇特征加工后,产生的语义信息进入共同的语义表征系统而得到整合和存贮。但是,de Groot和Nas利用同样的范式以荷兰语―英语双语者为被试发现[5],两种语言在词汇特征层次上分别表征,而在语义层次上两种语言形态相似的部分共同存贮,形态不相似的部分分别存贮。Kroll等人分别以熟练和非熟练双语者为被试做了图片命名和翻译实验[6],结果发现,L2熟练组的被试从L1到L2的翻译和命名在速度上(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而非熟练组被试则表现出翻译快于命名的现象。他们由此认为,熟练双语者的两种语言具有同一语义表征系统,而非熟练双语者则具有分别独立的语义表征系统。这些结果上的矛盾与差异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兴趣,在实验范式、刺激呈现与目标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SOA)以及对双语表征模型的解释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尤其使用各种重复启动效应范式进行的研究居多,但在实验结果和对结果的解释上却存在着许多争议。

当前,在双语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模型是Kroll和de Groot提出“双语表征的词汇/概念分布模型”(distributed lexical/concept model,DLC)。根据这一模型,双语者有两个心理词典,它们同时与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相联系。对于语种内和语种间的重复启动效应任务,可以认为语种内的重复启动效应是由于词目、词汇特征和概念特征之间的联系得到了促进。因而可以推断出,不管是强势语言(Dominant Language,L1)还是非强势语言(Nondominant Language,L2),同一语言间的重复启动效应应该是基本相等的。但是,要从一种语言激活另一种语言实现语种间重复启动,就必须经概念联系作为中介,而不是通过词目到词汇直接建立联系,因为抽象存在的概念可以激活后一种语言的词目层,然后才能由词目的激活引起词汇水平的激活[7]。当前许多有关双语学习的启动研究都用这一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包括翻译、语义启动和重复启动任务等。研究者通过大量的词汇判断实验任务发现,在语种内条件下存在语义启动,但在语种间条件下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有的发现语义启动消失,也有的发现存在语种间的启动效应[8]。为了更好地考察语种间启动存在与否的情况,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利用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范式。即通过重复呈现图片,被试用同种语言或不同语言为之命名,以反应时为指标来探讨语种内和语种间条件下是否存在启动效应。Monsell曾使用图片命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9]。他认为图片命名也是一个词汇生成的过程,所以重复启动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在词的生成过程中存在着加工上的重复,当生成的词发音相同而意义不同时无重复启动。而且,在语种内再次生成同一个词时会得到促进,但在语种间条件下即使词义相同也无促进作用。

本实验通过在语种内和语种间条件下重复呈现图片的命名任务来考察汉―英并列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表征关系和联系方式。根据词汇/概念分布模型,图片命名中的语种内启动主要是由于概念和语音的重叠,所以我们推测汉语和英语的语种内重复启动都会比较大。语种间条件下由于非强势语言词目和概念水平之间的联系微弱,所以推测其重复启动效应会比较小,而且会有不对称启动,即从英语到汉语的启动小于反方向的启动。

2方法

2.1被试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三、四年级本科生共17名,平均年龄21.3岁(SD=±1.66岁)。他们的母语都是汉语,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并且都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属于非熟练汉―英并列双语者。裸视或矫正视力正常,普通话标准,以前未参加过类似实验。本实验对被试的性别未做控制。

2.2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2(呈现次序:第一次呈现和第二次呈现)×2(命名语种:汉语和英语)×2(情境一致性:一致和不一致)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图片命名重复启动任务,因变量为被试对每张图片的命名反应时间。具体地说,图片在试验中呈现的次序有第一次呈现、第二次呈现两种水平;图片命名所采用的语言是汉语或英语;命名图片的情境(一次试验中对同一图片的两次命名所采用的语言)是一致的或不一致的。

2.3材料

共27幅日常物品的黑白线条图片(如兔子、火车、香蕉等),其中7幅为练习图片,20幅为实验图片。所选择图片的表征对象均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客体,其对应的中、英语名词均为人们熟悉的高频词汇,预备试验的结果表明它们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命名错误率都相对较低,而且具有较高的图片命名一致性。每幅图片的中央或嵌入汉语“名字”或英语“name”。对每一幅图片有8次命名,它们共组合成4种重复呈现方式(汉语―汉语、汉语―英语、英语―汉语、英语―英语)。因此,正式实验中20幅图片共需命名160次,构成了80对重复命名组合。为避免顺序效应和疲劳效应,所以预先将20幅实验图片随机等分成两组,这样每组就有40对组合,并将所有重复命名组合对的呈现顺序进行了随机化处理。

2.4仪器

使用DMDX软件系统编写实验程序,该系统呈现和计时精度均达到毫秒级。另外有Pentium-IV计算机、显示器、耳机和麦克风。由计算机呈现实验材料并自动记录被试的反应时。

2.5程序

实验开始前主试先向被试介绍实验任务,并向被试呈现图片及其对应的汉、英语单词,要求被试大声诵读这些单词,直至被试熟悉所有图片及其相应的汉、英语单词。然后让被试在与计算机相连接的高清晰度显示器前坐好,并带上耳机,扳下麦克风,用练习图片进行练习,要求被试根据图片中央所出现的“名字”或“name”,相应地用汉语或英语尽可能快速、准确地对图片进行命名。被试熟悉程序后,实验正式开始。

实验时,对被试的施测都在安静独立的房间中单独进行。被试距离计算机屏幕约60cm。实验材料在计算机屏幕正中间呈现。每次试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背景为灰色,中间出现白色窗口(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均约为4°),实验图片位于白色窗口中央,大小以充满白色窗口且符合实际视觉观察需要为宜。汉语“名字”和英语“name”在图片中的位置一般处于图片正中,但个别情况下为了不让文字遮盖掉图片中客体的典型特征,文字的位置会稍作相应调整。其中“名字”为宋体3号字,“name”为Times New Roman 2号字。实验开始后,首先空屏500ms,然后在屏幕的中央出现白色窗口和图片,呈现时间为1200ms,要求被试在此期间根据图片中央嵌入的文字要求对图片进行快速命名(若图片中央出现“名字”,则用该图片的汉语词命名;若出现“name”,则用该图片的英语词命名),之后该图片从屏幕上消失。50ms之后该图片重新出现在屏幕中央,但图片中央的文字会随机发生变化。以上算一次试验。2000ms后,开始下一次试验。

被试的反应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同时主试坐在计算机屏幕前记录每一个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反应、迟疑和停顿等,并在后续的数据处理中将其剔除。第一组图片命名任务完成后,被试休息3分钟,之后开始第二组图片命名直至实验结束,每个被试完成全部实验大约需要30分钟。

3结果与分析

实验完成后整理数据过程中,因有1名被试错误率太高(>15%),故将其数据剔除。其余16名被试的平均错误率低于1.5%,故对错误率不做分析。在对反应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首先根据主试记录将反应错误的数据以及反应时在平均值±3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予以成对剔除。剔除数据低于总数据的5%。用SPSS10.0软件系统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1图片命名反应时的分析

被试使用汉语和英语在不同情境条件下对图片两次命名的平均反应时见表1。

对8种实验条件下被试命名图片的平均反应时进行3因素重复测量设计的ANOVA检验,结果发现:图片呈现次序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15)=124.43,p<0.001;命名语种的主效应显著,F(1,15)=15.14,p<0.01;图片命名的情境一致性主效应非常显著,F(1,15)=113.94,p<0.001;图片呈现次序和命名情境一致性的交互作用也非常显著,F(1,15)=207.86,p<0.001;其余各项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上述结果说明,被试对第二次呈现图片的命名反应时间短于对第一次呈现图片的命名反应时间,即重复启动效应存在;被试用汉语命名图片的反应时间短于用英语命名图片的反应时间;命名情境一致时的命名反应时间短于命名情境不一致时的命名反应时间,即一次试验中,被试先后两次使用同种语言的命名反应时间要少于先后两次使用不同语言的命名反应时间。结合交互作用的检验结果发现,命名情境的一致性对第一次呈现图片的命名反应时没有影响,但对第二次呈现图片的命名反应时有显著影响,更具体地说,一次试验中前后两次命名使用同一种语言所引起的重复启动效应,比前后两次命名使用不同语言所引起的重复启动效应更大。

3.2重复启动效应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揭示不同命名情境(同语种和不同语种)下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效应,将8种图片命名条件简化为4组(汉语―汉语、汉语―英语、英语―汉语、英语―英语)重复启动方式,并检验其中的启动效应。用第一次呈现和第二次呈现时被试图片命名反应时的差作为重复启动量,4种条件下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量见表2。

统计检验表明,“汉语―汉语”、“汉语―英语”和“英语―英语”3种条件下的重复启动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01),而“英语―汉语”条件下的约8ms的重复启动量统计意义不显著(p>0.5)。进一步对4种条件下图片命名反应时的重复启动量进行one-way ANOVA检验,发现有显著差异,F(3,60)=30.74,p<0.001。均值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汉语―汉语”和“英语―英语”两种条件下重复启动量无显著差异,但其它各种重复启动类型的启动量两两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以上结果说明,汉语和英语的语种内重复启动量均较大,且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同种语言命名的重复启动效应比跨语种命名的重复启动效应显著较大;在语种间条件下,汉语―英语的重复启动量显著大于英语―汉语的重复启动量。

4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使用同一语言(汉语―汉语、英语―英语)对图片进行命名都出现了明显的重复启动效应,英语―英语的重复启动任务并未因英语是非强势语言而与汉语―汉语任务相比出现显著差异;另外,虽然汉语―英语命名任务也出现了重复启动效应现象,但启动量却显著小于同一语种内的重复启动效应。这一结果支持了Kroll和de Groot的DLC模型[5,6]。根据这一模型,语种内的重复启动是由于词目水平、词汇水平、概念水平三者间联结得到促进。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两种语言词目水平和词汇水平之间的联结强度相等。这是致使语种内重复启动效应在强势语言和非强势语言任务下无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另外,实验结果表明,语种间图片重复启动试验中在以强势语言和非强势语言进行命名时出现了不对称启动的现象,即从汉语到英语的启动效应比从英语到汉语的启动量大。因为语种间的联结是通过概念中介而发生,语种间的重复启动不受词目到词汇特征间激活程度的影响。这实际上也符合DLC模型。根据该模型,英语概念水平到词目水平的联结较之汉语中两者的联结更微弱,所以正是因为这种联结上的微弱,致使从汉语启动英语时,概念无法顺利激活英语的词目水平,进而无法激活词汇水平完成其读音的提取。但是,从英语启动汉语时,概念却因为与汉语词目的较强联结而顺利激活汉语词目。

此外值得提出的是,Hernandez等人利用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范式对语种内和语种间条件下西班牙语和英语双语者的语言表征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0]。他们通过实验发现语种内重复启动效应大于语种间重复启动效应,这与本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但是他们还发现西班牙语和英语的语种内重复启动效应也有差异,即西班牙语的语种内重复启动更大,这与DLC模型以及本实验结果不一致。Hernandez和Reyes推测这是由于非强势语言的词目水平和词汇水平之间的联结较之强势语言两者之间的联结更弱,重复使各水平之间的联结得到了暂时的激活,所以联系越弱获得的启动越多。而我们推测,这可能与被试对语言的熟练程度有关。Hernandez和Reyes使用《波斯顿命名测验》(Boston Naming Test)选取的被试在用西班牙语对常见单词进行命名的平均得分非常低,说明虽然西班牙语作为被试的第二语言,但其习得水平还是非常低的,强势语和非强势语的差异非常大,所以出现了语种内重复启动效应上的差异[10]。而本实验被试英语都通过了四级,能非常熟练地用英语对常见词进行命名,因此在图片重复命名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强势语和非强势语的差异。

最后,汉、英单词无论从字形还是发音上都有较大差异,令我们感兴趣的是汉语中的某些外来词是由英语音译而来,例如,沙发―sofa,香波―shampoo等。这些词在汉语和英语的发音上很类似,是否会出现比非外来词更大的重复启动效应呢?此外,启动还有即时启动与长时启动之分。这两种启动实验常常涉及到SOA的控制,实验任务也更复杂,而本实验只采用了即时启动中SOA较短的范式。总之,双语习得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者作更深入的探讨。

5结论

本研究通过使用汉、英两种语言对重复呈现图片的命名任务证实了语种内重复启动大于语种间重复启动,并且在语种间启动中发现了不对称启动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余林, 舒华. 语言产生中词汇加工的时间进程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7(3): 44~48

2 李荣宝, 彭聃龄. 双语者的语义表征. 现代外语, 1999, 85(3): 255~272

3 沈育刚. 二语词汇表征与EFL词汇教学.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 24(1): 70~73

4 Altarriba J. The representation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ts in bilingual memory. In R J Harris(Ed.), Cognitive processing in bilinguals,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92, 157~174

5 de Groot A M, Dannenburg L, Van H. Forward and backward word translat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4, 33(4): 600~629

6 Kroll J F, Stewart E. Category inference in translation and picture naming: Evidence for asymmetric connections between bilingual memory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4, 33(1): 149~174

7 Hernandez A E, Bates E, Avila L X. Processing across the language boundary: A cross-modal priming study of Spanish-English bilingua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6, 22(5): 846~864

8 Monsell S, Matthews G H, Miller D C. Repetition of lexicalization across languages: A further test of the locus of prim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92, 44(A): 763~783

9 Costa A, Caramazza A, Sebastian-Galles N. The cognate facilitation effect: Implications for models of lexical acce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0, 26(4): 1283~1296

10 Hernandez A E, Reyes I. Within- and Between-Language Priming Differ: Evidence From Repetition of Picture in Spanish-English Bilingua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2, 28(4): 72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