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小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儿童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科学、用科学,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精神
小学生好说、好动、好奇心强,一般遇到事情总喜欢问为什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一课时,我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发现全班学生非常平静,根本就没有什么反应,我想主要是这个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了吧。接下来我说:“钢铁会生锈,这是人人皆知的。据估计全世界一年生产的钢铁中大约有■被锈‘吃’掉了。”学生们开始惊讶不已。我接着说:“不仅如此,还会因设备锈蚀,引起停工停产,产品质量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学生们听后个个瞪大了眼睛。随后我又向学生展示了几幅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铁已经严重锈蚀的几幅图片。学生的兴趣和问题都来了,纷纷举手发言:铁为什么会生锈?铁锈是什么?有办法防止钢铁生锈吗?在学生的问题中,很自然地进入了下面的学习内容。
二、搞好实验,让学生亲历过程
通过实验操作,可以把课本上许多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的东西。靠教师讲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结论,绝不是科学教育。科学课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然后动手实验,经过思维加工,得出结论。如在教学《馒头发霉了》一课时,提出问题后,我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确定方案—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出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为了判定霉是否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生长,可以找出与之相反的条件,如寒冷和干燥进行对比实验,分组进行。第一组:温暖和潮湿;第二组:温暖和干燥;第三组:寒冷和潮湿;第四组:寒冷与干燥。实验时间为一周。在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时,馒头在适宜的环境下,经过一周时间,发霉现象已经非常明显。学生亲历了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了科学的结论,增长了才干,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科学指导,培养操作能力
实验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动手、动脑的良好机会。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表象,从而形成认知,得出结论。在既定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这个大前提下,每个学生都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参与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把实验的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数据和结果表述出来。无论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准高或低,不同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同一操作,使每个学生都在实验中受到启发。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真正确立了。
四、引导归纳,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在实验操作时,要把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动脑思考结合起来。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会对不同的操作方式和表达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从而选定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出来以后,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对结果加以归纳、小结、报告。这样,学生在掌握了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了发展。如教学《空气的性质》一课时,为了证明空气的存在,让学生做以下两个实验:一、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观察纸团是否会湿。二、把气球放进一个塑料瓶,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是否被吹大。这两个实验,必然会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课堂会顿时活跃起来。抓住这一契机,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杯底的纸团不湿?瓶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结果就不难得出。
五、启迪思维,增强创造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教学十分注重的。激发兴趣,操作感知,更高的标准、更深的层次就是创造。如教学《水的浮力》一课时,学生对上浮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对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却各执一词。那么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合理的实验来科学地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当中有的小组把下沉的物体从相同的高度分别从水里和空气中下落,观察记录各自落地的时间;有的小组分别移出下沉物体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量,然后进行比较……通过动手操作,就能很明显地看出下沉物体同样受到水的浮力。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探究科学的过程中,提出假设固然是科学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但要靠实验来证明。让我们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