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而不教,“放养”的孩子问题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话实说
来自广州的打工妈妈的第一封信:
我女儿天天今年7岁,正上小学一年级。从开学至现在,只不过20来天,我们已经接到老师的好多次投诉。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回过头跟同学讲话,对老师的批评无动于衷。
2,动作慢,特别是吃饭、做作业,很多时候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做作业时东张西望,一会儿说手出汗了去找毛巾,一会儿说写错字了要去找橡皮,而且经常发呆。
3,她平常说话很大声,但让她回答问题或让她读书时,声音却细若蚊蝇。
当然,她也有优点,就是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
有一天,老师在班里做了一个小小的数学测试,女儿的试卷,简直让我们目瞪口呆,试卷上有20道题,但她只做对了5道。我立刻让她重做一遍,这时我发现她连题目都没读懂,虽然她现在识字少,但这些题目都是老师念过的呀!这时,我才感觉到是我和丈夫错了,因为平时我们教她做练习题时,都是念一道题目做一道题,而不是将所有的题目念完才做。于是我们改变了策略,可是却发现在我们念题时,她根本没听进去,眼睛不知在看哪里,相信她在学校就是这样。
于是,打,成了我们唯一能让她认真几分钟的办法。女儿动作慢的时候我们打,不专心的时候我们也打!可一直打下去总不是个办法。
那天,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她爸爸的电话,他声音非常激动:“脆把她打死算了!”原来,她爸提前去教室接她看病,意外地发现:班上许多小朋友都把家庭作业做完了,而她连课堂作业还没做完,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家庭作业题目也没抄好!她爸爸说完,我的眼泪刷刷地流下来,我感到不只是我无助,她爸爸也是那么的无助啊!
董丽燕回信:“我想知道您女儿出生后的成长历程。比如,她是和谁一起生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来自广州的打工妈妈的第二封信:
女儿出生后,由奶奶及家人共同照顾。
40天后,由于女儿的爷爷在四川老家生病,奶奶就回去了,换了外公和惠有轻微老年痴呆的外婆来照顾。
第4个月,外公由于生活不习惯,与外婆也回老家了。那时,我3个月产假已满,只能让女儿的二姑来照顾她。
二姑待了两个月,因事也回老家了。
无奈之下,我们把女儿托给一个老太太,而且是全托,因为我们夫妻两人都要倒班。这样过了半年,我们发现女儿不但各方面没长进,而且还变得营养不良。
于是,我们把女儿接回了家,又在劳务市场请回一个广西妇女,但由于是陌生人,我们不放心,一个月不到,我们就让她走了。这时女儿14个月,刚学会走路,但还不会说话。
于是我们又匆匆招来我的堂姐。小学文化的堂姐在做事方面让人放心,她一直把女儿带到两岁7个月,后来又因为其他事情回去了。之后我们又找过女儿的爷爷奶奶、二姑,最终是女儿的四姑一直把她带到现在。
女儿小时很可爱,绝对不像那种智力有问题的孩子。可是别人1岁半可以说一句话,而她两岁才能说3个字。
对女儿造成情感上的忽略,我们也在尽量补偿。只要有时间我们都会陪她一起玩,经常带她去逛商店。上了幼儿园之后,女儿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老师说她上课开小差、发呆,吃饭慢、做事慢,还不举手回答问题。上小学之后,情况仍然如此。
我们夫妻俩的脾气都不是很好,但我们从来没吵过架。我们在家打孩子、骂女儿,全是因为她不听话。如果她能变好了,我想我们会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课堂笔记
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大人的问题,当你忙于生计的时候,不要让孩子成为有父母的“孤儿”。
早期教育就像春种,错过了最佳时机,毫无疑问会歉收。
该打的是耕种者,而不是“种子”。
实案分析
我看到了父母的无奈,尤其是父亲“打死算了”的绝望。但是,就算把天天打死,再生一个,也难保不会有同样的结局。从天天母亲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天天动荡不安、混乱无绪的成长环境,在于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早期教育。
现代脑科学和心理学表明,在人的一生中,早期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教养对于人一生的智力、性格都有很大的影响。
新生儿在出生后,当受到适宜的刺激,即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时,智力发育得就好,就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较好的智力基础;反之,如果生长的环境是混乱不安的,缺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语言、情感沟通和互动,幼儿的脑细胞就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自动删除那些没有用过的脑细胞,孩子正常的智力发育就会受到影响。早期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幼儿在两三岁时,大脑发育就完成了50%,到了六七岁时,大脑发育已经完成了80%,剩下的20%是在中小学阶段完成的。
但是,天天的早期教育经历,几乎是一片空白。父母由于忙于生计,从来没有时间对她进行教育,而是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拨又一拨的人来照顾她,致使孩子患了营养不良。这些人有的是老年痴呆,有的是文盲,有的不会说话,有的只有小学文化。小天天就这样像被“饲养”的小动物一样长大了,出生时智力正常、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也因此智力发育迟缓,落在了同龄人后面。这是导致天天入学后学习落后的根源。
从人格形成的过程来看,早年生长环境的动荡不安、混乱无绪、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疏离,使得天天内心有不安全感,性格退缩、注意力分散,且强烈不自信。
我们可以看到,天天的父母为孩子请了一个又一个保姆,我们却没有看到他们如何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他们以为,孩子身边只要有一个人照顾就可以了。但是他们不知道,父母的角色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在儿童时期,来自父母的爱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正常人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现在,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天天会有那样的表现了。智力和人格发展都受到阻碍的天天,自然会在学校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胆小退缩的行为:她的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老师所讲的内容,不能自始至终坚持把一件事情干完:她的语言和算术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她书写缓慢……
这时候,如果父母给予她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可能会增强她的自信心,使她产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天天的父母却在这时候举起了拳头。可怜的孩子,在遭受老师的批评、父母的打骂后,只会更加无助、更加迷茫、更加不安、更加孤独,更加退缩、更加胆怯。这些负面情绪存在,会阻碍大脑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摄取和吸收,甚至完全关闭大脑知识通道,什么也学不进去了。
这样,天天只能每天遭受学习的失败,形成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
父母对策
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形成目前这种现状的根源,不要试图通过打骂来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学一些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改变教养方法和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爱不仅仅是穿衣吃饭、打工挣钱。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温存的话语,温暖的眼神、发自内心的赞美、亲切的,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使她惊恐不安的心渐渐安宁下来。
与孩子互动起来。多与孩子进行平等的语言交流,为孩子创造说话,表达的机会;周末或闲暇时与孩子一起外出游览,增长孩子的见识;与孩子一起做需要动手的亲子游戏,给大脑充分的刺激;让孩子与你一起动手做家务,共享天伦之乐。
阅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孩子读有趣的故事书,可以让她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锻炼她的记忆力、注意力。当她有兴趣自己阅读的时候,给她提供一些带拼音的图画书。
多表扬孩子的进步和长处。斥责和打骂可以阻碍智力通道,相反激励和表杨却能促讲智力发展,尤其是对于天天这样缺乏自信心的女孩子。所以,要用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衷心地赞赏她,这样她会增添进步的动力。 与学校老师沟通,探讨帮助她学习的方法。如果确实与其他同学差距太大,不妨明年再去上学。
家庭作业
1,首先与老师沟通,听听老师关于孩子学习的建议。
2,每天拥抱孩子。
3,与孩子约定,完成作业后玩游戏或讲故事,促使她加快速度不拖拉。
4,每天为孩子阅读或讲故事20分钟以上。
5,每天至少对孩子的进步表扬一次,激励她做得更好;即使是批评的内容,也用“如果你……就会更好”的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