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音乐欣赏课作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大学生提供接受审美教育的机会,并能使大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审美观。当前,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的探讨,以期达到美育育人的目的,也使之符合当下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程;普通高校;教学改革

艺术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己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主题。音乐欣赏在音乐实践领域占有重要位置,音乐欣赏教学作为实施音乐教育的一个手段,是音乐教育的中心[1]。音乐欣赏作为以听为主的综合性的艺术审美活动是新时期普通音乐教育的核心,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音乐欣赏”课程。音乐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在欣赏过程中,人们对音乐的本身得到一种认识,发生一定程度的共鸣,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2]。

音乐欣赏课作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遍性和易操作性,是普通高校实施音乐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3]。音乐欣赏课给大学生提供接受审美教育的机会,并能使大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审美观。音乐本身对大学生就是一种最富现实性的审美教育。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4]。但是,如何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如何使音乐欣赏课这门美育教育中至关重要的课程顺应新时期社会对一专多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音乐欣赏”课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潜在作用,使“音乐欣赏”课程真正成为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当前,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教学理念急需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也呼唤变革。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都源于教学理念,要想教学得法,就必须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5]。因此,教学理念一定要贯穿于教学目标确立、教学主体选配、教学手段创新等方面。

1.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之关联

作为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音乐欣赏课程应定位为以掌握欣赏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着力开拓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之“爱乐、知乐、乐在音乐”。通过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感受音乐作品传达出来的合和之美,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境界,拓展知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音乐欣赏选修课程,应特别重视将其生活情感的经历嫁接到音乐欣赏之中。换言之,就是用一种情感经历去感受另一种由音乐带来的感受,使二者在欣赏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从而感受到由音乐创造出来的美的意境。由此可见,教学理念与教学目的是紧密相连的。在进行不同对象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之初,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依据各自教学主体不同的特点设置大纲和安排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计划,达到育人要求。

2.教学主体的选配优化与教学理念的实现

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师资配备与优化是获得优良教学效果,完成预订教学计划,最终达到育人要求的根本保证。音乐欣赏课程自身具有显著的特点,这门课程不仅是要将音乐理论知识传授于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提升审美境界、拓展知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因此作为音乐欣赏课程的任课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该具备更广博的学识,不仅掌握音乐方面的知识,还应该具备诸如文学、史学、美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较为广泛的相关知识,一堂内容丰富而精彩、倍受学生欢迎的课,离开教师丰富而广博的知识为基点是很难构建的。

3.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教学理念的拓展

目前,高校的音乐欣赏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单向灌输说教法”为主,以你放我听的简单欣赏居多,在欣赏方法、欣赏角度以及深度上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更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的需要。课程明显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乐曲背景介绍、音乐家介绍、乐器介绍、乐曲结构介绍等等。要走出单向灌输的教学误区,就必须引入双向互动的教学理念。音乐欣赏不是消极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一个积极创造的动态过程。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调动其主管能动性,激活自己的想象力、直观能力和感悟能力,通过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才能把作品丰富的内容复现出来,而且这种复现是渗入了欣赏者自己的人格、气质和生命意识,对原来的作品加以开拓、补充和再创造。教师则应给予学生自己消化、感受及体验音乐的机会,强调“感受、体验、理解和表达”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

目前,全国尚没有统一的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教材和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学习内容和经历。这些教师又大都是音乐专业毕业,对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欣赏课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造成了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设置不符合实际。大多采用音乐专业学生的部分学习内容,如“歌曲欣赏”、“中外经典名曲欣赏”、“音乐常识”等教材,其内容与音乐专业内容雷同。“中外经典名曲欣赏”的曲目范围过于宽泛,“音乐常识”介绍作品涉及的音乐家、音乐史、作品特点、作品结构分析、曲式调式分析、音乐名词解释、交响乐队的构成与功能等内容过于专业化,学生很难接受。

针对以上问题,在课程内容上,应加强民族传统音乐的欣赏,适当增加古典音乐尤其是交响乐欣赏的比例[6]。我国的民族音乐浩如烟海,丰富多彩。重视民族音乐,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是我们高校教师的职责。我国的民歌、民间歌舞、戏曲音乐等大多旋律优美,这对于初学音乐欣赏的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符合中国大多数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因此,普通高校的音乐欣赏课应从民族的音乐着手,遵循由民族到西洋,由中国到外国这一规律。古典音乐欣赏应以交响乐为主要欣赏内容,由经典小曲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由于学生对交响音乐接触甚少,不会听,听不懂,因而不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应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鲜明易理解的特性乐曲、舞曲等小品,从培养兴趣入手,由浅入深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