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可行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可行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从基础设施完善、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状况、“四新”应用情况、组织机构健全、建设成效明显等方面对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可行性;大中农场

中图分类号 F32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19-01

大中农场位于大丰市东南部,毗邻国家麋鹿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8 200 hm2,其中耕地面积5 066.67 hm2,水面533.33 hm2,林地866.67 hm2;土壤质地砂壤—轻壤,有机质含量1.22%,年平均气温14.3 ℃,无霜期216 d,年降雨量1 045 mm。主要从事水稻、麦子、瓜果蔬菜等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以及无公害畜禽规模化养殖。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精神,大中农场规划于2015年前,基本建成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园区基本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技术服务网络健全,运行机制基本完善。

1 基础设施完善

农场实现条田化管理,沟河配套,灌排分开,“五纵九横”的灌排河道健全完善。一级提水总站3座,小型泵站17座,灌溉干河25 km,灌溉支渠70 km,灌溉农渠650 km,其中防渗支渠25 km,防渗农渠100 km,灌溉保证率达95%以上;农机总动力2.5万kW,各种农具400余套,稻麦生产机械化率100%。农场加大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建设力度,现代农业科技园已初具规模。

2 农业资源丰富

园区中心规划400 hm2,远离城镇,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一是水质、土壤、空气洁净无污染,达优良等级,符合生态农产品生产的环境要求。二是淡水资源丰富,用于灌溉的水资源由通榆河引至王港河、疆界河,再由提水总站抽至场内灌溉干河,通过二级提水用于灌溉。三是防风林建设好,植树绿化比例高,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3 人力资源雄厚

全场现有总人口近4 000人,在职2 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26名,其职称中高级15名、中级36名、初级43名。中心农科所建成后,依托公共科技平台,对外服务场所达到500 m2,有实验室12间,涉及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肥、气象等领域,培训场所面积200 m2,可同时接待200人培训。

4 农业生产状况

大中农场以稻、麦生产为主,年产水稻4万t、大麦及小麦3.5万t、杂交制种稻0.3万t,年生产销售稻、麦良种1.5万t。2009年开始,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的西瓜、马铃薯、葡萄等瓜果种植已初具规模,高效设施农业优势凸显。

5 “四新”应用情况

农场年引进稻、麦新品种20个以上、新技术5个以上,年推广新品种5个以上,新技术3个以上。农场主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小麦“精种、扩行、降苗、调肥、保健”十字栽培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正向系统内及周边地区推广。

6 组织机构健全

科技示范园建设得到了省主管部门和地方科技局、农委等支持,成立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集团公司董事长和分管领导担任,成立园区管理办公室,负责园区的项目管理资金投放、硬件建设等具体工作,制订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职责权限,做到有规可限,有章可循,保障规化的落实。研发机构为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农业科技中心。产学研合作单位为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江苏省种子站。

7 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经济效益。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使用,特别是以大田农作物种植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苗木花卉示范区“三大载体”为建设内容的核心区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现代农业迅速成长,提高示范区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社会效益。通过现代生态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与应用,产业园、特色园的建设,将带动沿海主导产业的领先发展,全面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区域内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增效、企业增收,从而为沿海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持。三是生态效益。科技园建设遵循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倡导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理念,建立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优质安全农产品产、加、销体系,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高效化生产为前提,以创造良性生态环境为目标,最终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发展[1-4]。在建设过程中,同时对农业环境的综合整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建成生产持续发展、生态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示范区。

8 参考文献

[1] 王延春.我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成效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326.

[2] 何艳桃.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09-2812.

[3] 仇继东.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设想与对策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0(1):5-9.

[4] 西爱琴,阮怀军,李景岭.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2(4):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