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数学课堂创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数学课堂创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在对自己平常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其他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中,笔者觉得“创设问题情景”应当探讨并把握住几点。

1 何谓“问题情景”。提出的问题应当成为一种刺激,让学生觉得是“问题”,激起悬念,产生解决该问题的欲望。如我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的单位后,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数学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学生在测量中发现测量标准单位太小、测量次数太多、测量结果会产生偏差等问题,产生新的问题情景。继而学生就积极探索我出新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之后,相信随着测量对象面积的增大,学生还会思考寻找出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2 问题的性质和难度。问题要想得以解决,就需要学生将有关的知识经验重新组合转换,而不是依据他们已有知识就能立即作出应答的。对此,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提出合适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体积概念”之前,为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乌鸦原来是喝不到水的,后来为什么喝到水了?放人的石子与水位升高有什么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理解并牢固掌握体积的概念。

3 解决问题的独立程度。在问题情境下,视问题的难度,可以先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局部独立解决问题,而后发展到完全独立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让学生量一量课前用硬纸做成的大小不同的若干圆的周长和直径,学生发现了“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在此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4 学生参与的广度(参与面)。创设的问题情景应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使他们不仅参与探索问题。收集资料验证解决问题;也能模仿或独立提出问题,与老师、同学共同分析研究。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拿出标有价格的钢笔、文具盒、玩具飞机等物品。让学生模拟生活情境,扮演营业员、顾客进行买卖,让学生全员参与,在游戏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知,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思维

1 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近几年来通过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我和许多教师一样,注意利用教材中的那些一题多法或一个材料可以设计多个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三种表现:有的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正确地运算;有的能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方向,但没办法运算;还有的则未经思考就直觉地提出解决方法或答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注重第一种,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当场演示,却忽略了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方向,以及让他们凭直觉提出解题的答案,但后两者的开发利用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如:计划修一条长120米的水渠,前5天修了这条水渠的20%,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水渠还需多少天?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认为这道题可以先求工作效率,即从“工作量÷工作时间”来思考。其方法有多种:

解法(1):120÷(120×20%÷5)-5

解法(2):(120-120×20%)÷(120×20%÷5)

这道题也可以利用分数的意义直接进行解答:

解法(3):1÷(20%÷5)-5

解法(4):(1-20%)÷(20%÷5)

解法(5):5÷20%-5

在学生一一进行解答后,我再让学生找出最佳的解答方法,学生经过比较,可以发现以解法(5)为最优。

2 利用差错资源。有些学生往往是“老师一讲就懂,自己一做就错”。对待学生练习中的差错,过去的做法是由教师或学习小组长大笔一挥,打个叉就完事,现在一般都能让学生共同讨论修改。其实,从利用差错资源看。充分地分析、比较是必要的。要让学生(不仅指做错题者,还包括其他学生)都知道错在何处、为什么错、如何改正。利用差错资源,往往使学生认识更深、记得更牢。通过找错、析错、纠错,让学生的知识素养、心理素养都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学生学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车间要装配288台洗衣机,工人们每小时装配36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没有装?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一般解法是:288-36×5=108(台),可有一位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在黑板上把算式错误地列成:288÷36。

坐在下面的学生沉不住气了。纷纷举手要求发言,老师微笑着对大家说:大家都觉得他做错了,其实他没有做错,只是还没有做完呢!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明白了,他这一步算的是总时间,现在装了5小时,还要装8-5=3(小时)才能完成任务,还剩下没有装的就是36x3=108(台)。师:大家觉得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呢?稍过片刻,教室里充满了赞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