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稿弥足珍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稿弥足珍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场“换笔”运动在我国悄然兴起。不少作家、艺术家纷纷开始使用电脑这一新的创作工具,钢笔不再别在胸前,手稿越来越退出人们的视线。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笔”是用芦苇秆制成的。大约公元前4000年,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古埃及人把芦苇秆的一端削尖,在芦苇秆里注入一种由颜料和水调成的稠状物。书写时,只要挤压芦苇秆,“墨水”就会流下来。古希腊人则使用一种针形铁笔,在一种涂了蜡的书写板上刻字。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开始使用毛笔和墨在竹简上书写。公元6世纪羽毛笔出现,是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尽管一只羽毛笔使用寿命只有一周左右,却在西方被人使用了1200年之久。1870年英格兰伯明翰出现了钢质笔尖的蘸水笔,为自来水笔的出现打下了基础。19世纪80年代,美国人瓦特曼从物理学的“毛细现象”得到启发,发明了自来水笔。这种笔的墨水由一个橡胶囊贮存。圆珠笔则是1944年阿根廷的拉兹・比罗发明的。比罗发明的这种圆珠笔笔尖是一个磨光了的小钢球,直径只有1/25英寸。

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作家就体验了一次换笔经历。那时是用钢笔取代毛笔。20世纪末,中国作家又体验了一次新的换笔经历,这次是用电脑键盘取代钢笔。1977年5月28日,电脑报社和清华紫光扫描仪销售中心在中国作协向马识途、王蒙、陈建功、邓友梅等著名作家赠送了彩色扫描仪和文字识别软件。受赠的几位作家用电脑写作已经多年。由于早年的作品都是手写铅印的,他们在编选自己的文集时,不得不先在原作上用笔勾勾画画,再全部重新敲入电脑,既费时又费力。而用扫描仪可以把书中的文字和图片自动输入电脑,再用相关软件把输入的文字自动识别存储进电脑,能够极大地方便作家的写作、编辑、收集资料。

应当看到,电脑并不能帮助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却能确实减轻一些作家伏案提笔,修改涂写之苦。一种观点认为,“作家手中的电脑没有‘脑’字可言”,电脑对于作家而言,只意味着打字机的功用而已。今天的电脑甚至能够做到“你说我写”,给作家带来更大的方便。

计算机的推广,电脑的便捷,导致手稿逐渐消失。人们可以轻易地抹去或修改屏幕上的东西,使创作过程逐渐变得模糊,少了个性。只有手稿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只有手稿才能直接渗透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智慧,并能引起手稿阅读者的共鸣。

那些创造历史、改写历史的珍贵文献,已经成为人类文明与智慧的象征。1987年,小说家卡夫卡写给末婚妻的亲笔信以60.5万美元拍卖出售。1994年11月,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达・芬奇的一本笔记手稿。在我国,名人手稿的拍卖和投资已成为收藏界的热点,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2010年,一组提及为中国领土的五册《钱梅溪手稿》总成交价达1457.5万元人民币。

与打印手稿相比,手稿更真实,更原始,更厚重,也更有保存、收藏的价值。换笔给许多作家带来了方便,但手稿的消失也使不少文人陡生一丝悲伤。有的作家说,用笔写时,下笔更慎重、更聚精会神。

当然,手稿也有一些局限。手稿的不易保存、抄写中的错讹,往往使同一部著作出现不同的版本。例如,英国文学名著《坎特伯雷故事》最初诞生于中世纪,当时的书籍均是手写形式。由于作者乔叟每天修改很多,导致出现了许多内容不尽相同的版本,使研究者们争论不休。而现在,由牛津大学等5所英美大学组成的软件小组,运用一种能够追溯物种起源的软件,将《坎特伯雷故事》的各种版本输入电脑比较异同,再与仅存的84卷原著相对照,最后确定出一个完整而权威的版本。好在仍有不少有识之士专门收藏、研究作家的手稿。对于手稿的研究,主要是从手稿上被涂抹、删节或改动之处,再结合作家日记等其他文献资料,来推测作家的创作思路、思想的演变或情绪的变化。此外,字如其人,书如其人,不少作家也是书家甚至是书法名家。研究手稿,还可以从书法角度分析作家的文风、书风甚至个性风格。

门瑞瑜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有心之人、有识之士。在从事文学工作的数十年间,他收藏了一千多封堪为珍贵的当代著名作家的信札和手稿。他的这本《书简旧梦――门瑞瑜收藏名家信札手稿集》(影印版),集纳了陈荒煤、秦牧、郭风、高莽、石英、林非、张黎群、延泽民、关沫南等一批名家的信札手稿真迹,为当代文坛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记忆。

后代的文学研究者们,应当感谢这些手稿,感谢门瑞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