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叠字妙用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叠字妙用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叠字在古代汉语中经常运用,它是汉语言的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我国古代民歌总集《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使用了叠字的就有两百多篇。如“采采苯莒”、“淇水汤汤”、“信誓旦旦”、“蒹葭苍苍”,等等。此后,在各朝代的文体中,叠字的使用一直延伸了下来。

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用了26对叠字,《绿》用了13对叠字。贺敬之的《回延安》是用民歌体写的,也运用了大量的叠字。还有其它作家的作品如《山丹丹开花》、《团泊洼的秋天》等,也都大量地、巧妙地使用了叠字。

为什么许多作家都爱用叠字呢?这是因为叠字富有很强的表现能力,运用叠字对于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刻画人物形象、摹写自然景色、渲染环境气氛、增强语言的音律美和修辞美等都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韵文中的好处更为明显。

一、文学作品中运用叠字可以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以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感染读者,教育读者,使读者产生共鸣。运用叠字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写的是一个秋天黄昏的景色,秋雁、秋菊、秋桐、秋雨、秋风,无不触动她的愁绪,写出了她个人的深愁惨痛——国破夫亡、背井离乡、流落浙东的痛苦绝望的心情。词的开头用了一连串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深刻表达了她那种冷清、凄愁、百般无聊的哀伤之情;“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点点滴滴”哪里是雨,不正是流在作者心中的血泪吗?充分表达了作者“愁”的思想感情。全词虽然没有惊人的词句,但通过叠字的运用,把作者的心情既形象又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又如:陆游的《钗头风》上下两阙各用三个重叠字:“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用个“错”字来形容愁苦孤寂的生活,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用三个“莫”字表达无可奈何的感叹,蕴含着无限的悔恨、无限的深情。

二、叠字能帮助作者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形象

有些作品,特别是戏剧和小说,运用叠字有助于更深刻地刻面人物性格、塑造典型形象。如: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紫花儿序中描写倩女赶夫的一段:“汗溶溶琼珠莹脸,乱松松云鬓堆鸦”,描写出了倩女的形象,真实动人,使人好象看到了倩女在追赶情人的急迫赶路的情景。再如:《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叼叼令”:“见安排着马儿车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心情花儿朵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要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掘做重重叠叠的泪。……久以后书儿信儿,索与他凄凄惶惶的寄。”这段唱词,用“熬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重重叠叠”、“凄凄惶惶”等叠字,非常细腻地揭示出崔莺莺的内心活动,真是绘声绘色,如泣如诉,曲尽其妙,将一个新婚女子送别夫婿远行的凄凄切切、依依不舍的感情典型地和盘托出,成功地表现了一个痴情女子的丰满形象。又如当代文学《红岩》中的江姐从容就义时的描写,用了12个叠字:“孙明霞轻轻走过去”、“江姐默默地点头”、“孙明霞久久地凝望着江姐刚梳好的头发”、“她习惯地拍拍身上干净的衣服”、“明霞,帮我扯扯衣服”、“特别是在刚刚破晓的今天”、“孙明霞渐渐地感到”、“她轻轻走到‘监狱之花’旁边,孩子静静地熟睡着”等,具体写出了人物心理活动,充分表现了一个革命者英勇献身、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同时又包含了个人的思想活动。

三、在文学作品中,叠字能更生动地描写自然景色。创造一种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意境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挑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情貌无遗矣。”这段话实际上已将叠字通过拟状描形,摹声绘色,从而达到“情貌无遗”的作用说得十分清楚了。许多优秀的诗文都能证明这一点。如:崔颢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用了“悠悠”、“历历”、“萋萋”使诗的景界尽出,把诗人名地怀古,书法惆怅的情怀表达了出来,我们好象看到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望着千里白云,愁眉紧锁,听到他如泣如诉的吟诵。

又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中上半阙“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诗人用“苍苍”以写静,用“杳杳”以写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在大自然的美景下悠闲自得,使我们看到了一种古朴的美,好象置身于一大片绿“苍苍”的竹林里,似乎听到了古寺里“杳杳”传来的晚钟声。

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叶子本是密密地挨着。”除以上句子中用到的“曲曲折折”、“田田”、“婷婷”、“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外,全篇还用了“静静”、“薄薄”、“楞楞”、“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23个叠字。运用这些叠字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静中有动,景中寓情,构成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作者薄薄的欢娱和淡淡的哀愁,不愧为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名作。

四、叠字能增强文学作品的韵律美

叠字具有和谐动听、节奏鲜明、韵律协调的音乐美和修辞美,使读者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如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秋天象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高梁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大雁即将南去,水上默默浮动着白净的野鸭;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在这首诗里,诗人运用了“静静”、“飘飘扬扬”、“悄悄”、“偷偷”、“默默”、“刚刚”、“羞羞答答”九个叠字,我们在文章里看到了一个色彩缤纷、生机勃勃、宁静优美的秋景,朗读起来又象是一曲优美动人的乐曲,萦回耳际,不绝如缕,给我们以自然的美,和谐的美,使人在这美的统一中得到享受。

另外,在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中也可见到许多叠字,所以说,叠字广泛用于古今中外各种体裁的作品中。

虽然运用叠字有许多好处,但也得注意运用叠字要恰当,贴切自然,不露斧凿痕迹。如清代作家俞樾写的一首赞美西湖风景区九溪的诗:“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咚咚泉,高高下下树。”仅二十个字,连用了八对叠字,但没有给人以平板单调之感,相反地将九溪的山、路、泉、树等景物描绘得具有立体感、层次感和音响感,构成了一幅峰峦重叠、曲径通幽、溪水潺潺、林木蓊郁的完整的风景画,显得十分和谐自然。又如《古风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接连用了六个叠字,不但不枯燥无味,相反却是生趣盎然,情景交融,妙和无痕,浑然天成,给读者以妩媚舒畅之感。

当然,运用叠字是为了更好地再现生活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要服从表现主题之需要。如果失去这一点,单纯追求叠字,为了猎奇,追求形式美,那就违背了创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反而会弄巧成拙。

(作者单位 河南省周口市基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