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亲人的魂这样向大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亲人的魂这样向大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黄浦江的吴淞口,是上海连通东海的出海口,每天船来客往。一个平常的周六,没什么特别,唯独有一艘客轮显得有点特殊。对于五百多个船上的乘客来说,这艘船对他们而言有些“沉重”――这份沉重并不在于它装载了多少人或是多少货,而在于它承载了202个即将安葬海底的亡灵,这份沉重来自心里。

撒海: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一艘普通的客轮,有三层,在第三层甲板上,船舷两边各安装了三个漏斗型的撒灰口,每个口子下接了一根长长的白色塑料管,直接通往海平面。船尾一幅大大的布幔上面,“海葬”两个字老远就能望见。

当天这艘船一共搭载了五百七十六名乘客,他们将为他们的202位亲人举行集体海葬礼。上海自1991年举办首次骨灰撒海活动以来,已经组织了109次海葬,共有11556具骨灰安葬于东海海底。

船大约航行了一个小时,在长兴岛、横沙岛附近下锚、停船。低沉的哀乐开始在船上飘荡开来,弥漫到每个角落,也钻进每个人的心里。这艘船上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人们希望如同集体婚礼的盛大一样,能在这场集体的葬礼上,隆重而体面地送亲人走完最后一程。鲜花、黑纱、满腔的哀思早已准备好了,接下来一个半小时的撒海仪式,要抛洒202具骨灰,要有五百七十六个亲属的悲思撒向大海。如果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向自己已故的亲人送别,那么时间尚且充裕。可是骨灰撒灰口只有6个,大家必须排队依次在撒灰口抛洒亲人的骨灰。如此一来,平均每户家庭只有短短的五六分钟时间向自己的亲人做最后的告别,这点时间显然太少了些。

在这拥挤的甲板上,哀伤的背后,此刻又隐隐多了分焦急。没有争先恐后的争吵,但在没有隔断的撒灰口,人挨着人,大家都期待着正在撒灰的人何时可以结束。因为空间的狭小,彼此之间也就没有了隐私,周围一双双观望的眼睛让号啕大哭也似乎成了一种奢望,家属们更多地只是望着混黄的海水默默地流泪,想说的那些告别的话,也只能放在心里默默念叨,相信已故的亲人能够感应得到。但是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主办者工作不够完善,实际上这已经是主办者的亏本的事情了,如果不是主办方的竭尽全力,海葬也不能进行下去。

这是成女士第二次为家人举行海葬。早在1999年上海唯一一家海葬服务部刚成立的时候,成女士就依照婆家两位老人的遗愿为他们举行了海葬。在成女士看来,先人的骨灰放在家里,虽然每天能够看见,但始终不是让亡者入土为安。骨灰撒海了,逝者随着海水漂,在人生的最后依然享受自由,也是对逝者最好的尽孝方式。

按秩序轮到成女士一家沿着窄窄的钢梯爬上三层甲板时,6个撒灰口旁边早已经挤满了正在撒骨灰,或者等候着撒骨灰的人。哀乐一直在空中低沉地飘荡,陆续上来的人们却为着找到一个空的撒灰口在哀乐声中忙着招呼亲人,悲伤的气氛在他们的招呼声中被冲淡了不少。甲板上更多的是围站在撒灰口旁边等候的人,捧着天蓝色装骨灰的纸袋等着前面那户人家快点结束这略显匆忙的告别仪式,自己好赶紧站上前去,为自己的亲人送行。这种等待有些压抑,不能抱怨前面的人动作太慢,因为彼此感同身受,都希望多些跟亲人告别的时间,可是内心的焦急又是难免的,自己的悲伤随时都会迸发,可是又必须忍到轮到自己撒灰的时候。

等前一位逝者的亲人匆匆撒完骨灰,成女士的弟弟急忙挤了上去,兄妹几人戴着白手套,慢慢地抓一把和着黄色花瓣的父亲的骨灰,一点一点地轻轻放进撒灰口。泪水,滴滴答答地落在手中的白色骨灰里,激起一个个小小的泪坑。低沉的哀乐在上空幽幽地飘荡着,原本湛蓝的天似乎也愁云密布。成女士年迈的母亲站在一旁看几个儿女一把一把地把老伴葬入大海,无声地哭了。蹒跚着脚步,几次想上去再摸摸,却被子女一次次轻轻地拉到了船舷护栏旁。老母亲满是褶皱的手,死死地抓住护栏不放。看,再看一眼老伴,再多看一眼老伴。先前一直乐观坚强的成女士,在握住父亲骨灰的那一刻,眼睛也红了,嘴张了张,想再说些什么,却感到有东西堵在喉间,说不出来,回头看看身后排队等待撒灰的其他人,拉拉母亲的手,俯身在母亲的耳边轻声说:“妈,走吧。爸已经回家了。”然后匆匆离去。老母亲依旧红着眼睛一步三回头,就这样送别了老伴。

那边王老伯捧着装有老伴骨灰的纸袋,佝偻着背排到了左侧船舷的第二个撒灰口。前面那户人家快结束了,老人想挤上去,不料挨得太近,一位家属稍一退后,不留神把王老伯撞了个趔趄。旁边的儿子忙抢前一步想扶住王老伯的手,但王老伯却用双手紧紧把那包骨灰护在了胸前。旁边一位死者的家属来了十多个,看到亲人的骨灰和着花瓣消失在大海中,几个女眷低声地哭开了。王老伯站在撒灰口,扭头看了一眼旁边那些红着眼睛的女眷,颤颤巍巍地打开装骨灰的纸袋――老伴就在里面,伸手进去撮了小小的一把,一点点地从撒灰口中漏下去,然后踮着脚尖探身往外看了看大海。瓣随波涛漂成了短短一段鲜花带。再慢慢地漏下去一点,又是一段花带。

王老伯缓慢地进行着他和老伴之间的无言的告别。身后开始有其他的家属排队。王老伯的儿子想上去帮忙快点撒完,却被王老伯一把推开。王老伯拎起骨灰袋,对着撒灰口倒下去,此时海面上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鲜花带。这次王老伯没有再探身往外看,头也不回地丢下儿子跌跌撞撞地下了甲板。

孙儿跟着爷爷奶奶来为父母落葬;侄女领着一家三口来给阿姨送行;海外游子回来为母亲安葬;有的家属带来了逝者的遗像,面朝大海,照片上的逝者笑容灿烂,而捧着遗照的亲人却早已泣不成声……

“排队撒骨灰。时间有点紧。空间有点挤。” 下得甲板来,大多数家属感到有点小小的遗憾:一场葬礼紧巴巴的,连个放声大哭的地方都没有。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不可以是大一点的船呢?其实问的人不知道,就是这艘人均空间狭小的客轮,也来之不易。

1999年,上海首个海葬服务部,飞思海葬服务部成立了,他们负责组织全市海葬活动。上海举办海葬实行政府买单,每具海葬的骨灰政府补贴其家属四百元,而参加海葬活动的家属,海葬服务部仅仅收取每人一百五十元的车船费用,还提供祭祀用的鲜花。比起土葬三四万,甚至七八万一个的高价墓穴来说,海葬确实能减少逝者家属的不少经济负担。虽然得到政府提倡、支持,但每次举办骨灰撒海活动,海葬服务部不得不提前向海洋局、海监局、海事局、航道局四家单位一一打报告请求审批。更无奈的是,上海组织海葬活动16年来,海葬服务部至今连艘专门的海葬用船也没有,每次出海都得提前到客轮公司预定客轮。所以,每次出海撒灰的时间都会比较紧。往往上午这艘客轮还载着亡灵向安息之地驶去,下午又投入常规的运营中。海葬服务部想要为家属们提供单独的包房,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要空间大一点的船也可以,甚至一艘船上只一户人家在凭吊也可以,只是需要钱。去年朱先生就花了三万元钱包下了一艘船,为母亲操办了一场隆重的海葬。

掏三万元钱包艘船,比起参加集体撒海的家属,每人上船支付一百五十元的费用来说,朱先生办的这场海葬花费有点大。“几百个人挤在一艘船上,想和‘过去的’人多说两句话也不行。” 花了三万块元,朱先生认为值。提前半年朱先生委托海葬服务部包了艘和渡轮大小相仿的双体船,全家三四十人为母亲海葬。那天在按照自己要求布置的船上,朱先生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这在集体撒海的船上,是不可能的。

遗愿:在大海里诗意地栖居着

与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入土为安”的传统意识相比,海葬是需要勇气的。而就大多数家属而言,选择海葬,主要还是遵从逝者遗愿。其实为母亲举办海葬前,朱先生也曾犹豫过:家境还算殷实,兄妹几人也都孝顺、团结,这要把母亲的骨灰撒海了,邻里同事知道了该怎么议论自己?毕竟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让父母“入土为安”才是子女应尽的孝道。虽然现在已遂了母亲心愿安葬海底,但朱先生还是不愿意主动向朋友提起这事――要让每个人都接受海葬,现在还是稍微早了点。

成女士家为父亲举行海葬,同样也是经过了一场家庭矛盾风波。前年成女士的父亲患重病住院治疗,全家五个子女以及孙辈轮流在病榻前尽心服侍了整整1年。看着几个子女每天医院、单位来回奔波脸都累瘦了,却还强露出笑容跟自己说说每天的新鲜事,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心酸了。一天他趁女儿出去拿药,拉着前来探病的老伴的手悄悄嘱咐:我死后就把骨灰撒到海里吧,不要让孩子们再为我的后事操劳了。老伴一惊,但是为了让老头子安心治病,红着眼睛点点头答应了。虽然所有儿孙都很努力,热爱生活的老人在去年还是撒手离开了自己深爱的老伴和儿孙。

老人走得那样地匆忙,连墓地都还没准备好老人就走了。办理好后事,老人的骨灰被暂时带回了家,并按照风俗,轮流在五个子女家寄放着。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合适的墓地却还没个眉目。不是墓园离家太远,就是墓园太狭小。最后成女士提出,是不是遵照父亲的遗愿进行海葬。没想到这个建议刚说出口,就被母亲反对。在母亲的观念里,子女应该让逝去的父母入土为安,哪有把自己父亲的骨灰撒到海里不管不顾的?不被人笑话才怪。海葬被母亲断然拒绝了。受了委屈的成女士跑去向哥哥姐姐求助。兄妹几个一商量,感觉海葬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不用四处物色墓地,每年清明冬至还能跟船出海去看望父亲,而且父亲生前也有这个愿望。现在最大的阻碍就是说服母亲。

几个子女想到了报纸。成女士的母亲退休前在一所重点中学工作,退休后每天坚持读报。那天成女士和哥哥姐姐收集来了一堆关于海葬的报道资料,夹在当天的报纸中。冷静下来的母亲看到孩子们准备的这些资料,开始慢慢地接受了为老伴海葬的建议,也主动向子女询问有关海葬的程序。一天晚上,老人把成女士悄悄拉进了卧室,问:骨灰撒海了,你爸是不是会变成落水鬼?――这才是母亲最大的顾虑。在老人的观念中,入土为安才是对死者最好的安置,如今要把相濡以沫了几十年的老伴撒入大海,真是有点舍不得。为了彻底打消母亲的顾虑,几个子女决定让母亲一同出海参加海葬,让老人安心。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下诗句:人,在海里诗意地栖居着。在上海,每天约有三四十人来电咨询、报名参加海葬,同时这一人数在不断地增加。近年来,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在每年清明、冬至前后一共要举行10次海葬活动,仅2007年就有1701位逝者安享海底陵园,今年三月份的海葬活动名额也已经预定满。大多数举办海葬的家庭是遵照逝者遗愿,纵然家属有多少不舍,也会遂了逝者心愿。除此之外,找不到合适的墓地、没有后人照料骨灰或是亲属旅居国外不方便回国祭祀的也大有人在。

和成女士一样,在美国定居的范先生,此次回国就是为完成母亲的遗愿举行海葬。范先生的母亲出生在浙江舟山,年轻时又漂洋过海到美国定居,老人去世后,心愿就是要让子女把骨灰带回故乡,撒入长江入海口的这片海域,好让自己定居在儿时生长的斯山斯水中,眺望大洋彼岸的儿孙。

祭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土葬,有块墓地每年清明、冬至可供亲人前去追思祭祀;塔葬也能对着亲人的骨灰献束鲜花,聊表思念之情;唯有海葬,逝者留下的一点点念想也随波而逝,茫茫大海何处追思?

如今朱先生的母亲安享海底已半年有余,碰到不顺心的事,朱先生总会拿着母亲的照片喊上一声“妈”,或是点开飞思海葬服务部免费为母亲制作的网上纪念堂,看看母亲的笑脸。

“要是想父亲了,我就乘车到江边去看看他。水是相通的,我能看到他。”成女士说。父亲的骨灰归葬海底,在死后仍能随着波涛享受自由,成女士感到十分安心。至于祭祀,在成女士看来那只不过是个感情的寄托,在父亲生前尽心孝顺,死后记在心上,也就足够了。

“一块墓碑承载不了对亲人的思念。人生于自然,死后应当回归大自然。亲人们可以从照片中回忆逝去的时光,然而祖父,孙儿想对您说,您不仅存在于照片中,也不仅存在于记忆里,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活在我们身边。由于行走不便,祖父生前没有太多的机会享受户外的时光。如今这碧波万里的海水,将成为您的座驾,带您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再见了祖父,愿您的在天之灵永远安息。” 这是一个孙儿对已故祖父的哀悼。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人从海洋孕育而来,死后又成为海洋的一部分,在大多数海葬的家属看来,这是他们亲人最好的安息之地――回归到了自然。

一块墓碑确实承载不了对亲人的哀思,可还是有更多的人需要这样一块墓碑,让自己寄上一份思念。在奉贤滨海古园最尽头,有一个碑群。黑色大理石的墓碑,面对大海,没有墓穴,上面刻着近万个人的名字――他们的亡灵就栖居在这茫茫的大海里。每年清明、冬至,他们的亲人同样会捧着鲜花,带几样小食前来祭奠,絮絮叨叨地说些话。虽然他们的骨灰撒入了茫茫大海,无定所,但这整片的水域都是他们最后的安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