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明代抗倭遗址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明代抗倭遗址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明代抗倭遗址是重要的国家文物和旅游资源,具有永续利用价值。但目前抗倭遗址大多处于保护举步维艰而开发“蓄势未发”的境地,学界也较少关注。抗倭遗址保护与开发关键在于做好抗倭史迹的保护和展示,做好客源市场的定位和营销,做好旅游业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社区旅游、处理好保护开发与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及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抗倭遗址 蒲壮所城 保护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89-02

抗倭遗址分布在中国东部漫长的海岸线上,绵延18 000余公里,历经六百余年岁月沧桑,至今仍有部分或闻达于城市或散落于乡野,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制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重要的国家文物和旅游资源。但目前抗倭遗址大多处于保护举步维艰而开发“蓄势未发”的境况。学界对抗倭遗址也未给予应有的关注。笔者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下简称蒲城)为例,试对明代抗倭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略作讨论。

一、明代抗倭遗址及其价值

抗倭遗址是沿海地区一道独特景观。蓬莱水城及蓬莱阁、崇武古城、蒲壮所城、桃渚所城、永昌堡等先后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开发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科研价值。它是以实物建筑形式呈现的明代国人抗击倭寇的历史见证。蒲城位于浙南,是明初信国公汤和奉命布设的防倭城垣之一,由一中心所城、三城堡、二寨、一巡检司和十六座辐射分布的堠、台、墩组成,其建筑、布局和周边环境至今保存较好。这里既是研究明代卫所制、沿海抗倭军事防御体系、古代军事史、明代城墙建筑等的最好物证,也是研究抗倭历史文化、明代世兵制及其影响、东南沿海民间习俗和信仰的绝佳场所。

2.艺术审美价值。抗倭卫所大多背山临海,一般有特定的建制,如有护城河、城墙、城门和瓮城,城内街巷纵横交织,其设计构造与建筑格调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较高水准,能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震撼和美感享受。蒲城背靠龙山,近旁有出海口、滩涂和渔港。北面城墙依山而筑,其余三面均筑于平地上,全城周长2 300余米。城外护城河环绕;城门均作拱券形,由石板错缝砌成。街巷布局以“田”字型四方格分布,至今犹然。多处宗祠、庙宇、清代宅院等建筑保存较好。这些使其兼具秀丽与雄浑的气质,刚柔相济,古意充盈,极富魅力。

3.社会经济价值。蒲城文化内涵丰富、观赏价值高、文物级别高、脆弱性低,周边也没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同质化资源,又与近旁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渔寮滨海度假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玉苍山、国家一级渔港霞关等优势互补。马站―矾山隧道开通后,其距温州市区仅两个小时车程,且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其地处浙闽交界,温州―福州铁路通车后,其旅游开发的区位和市场优势也将进一步凸显。

二、抗倭遗址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抗倭遗址急需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目前遗址保护受到相关方面重视,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而开发方面还“蓄势未发”,成效甚微。这与目前抗倭遗址在保护和开发方面普遍存在的困境有关。

蒲城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成立义务文保会,后又建立文物保护管理所、制定文物保护规划,保护工作有序开展。但其保护也面临不少困难。2006年8月超强台风“桑美”的正面袭击,致使其遗址多处损毁。白蚁也在蚕食着古建筑和古树名木。“建设性破坏”是文物保护的一大威胁。国家文物局多次拨款对其城防设施及城内重点建筑进行维修,但随着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减弱,经费短缺情况较突出。蒲城还存在居民用地与遗产保护的矛盾、城内住房拆建与古建筑保护、整体风貌协调的矛盾。此外,居民文物意识淡薄也对遗址保护有着消极影响。

就抗倭遗址的开发而言,目前镇海海防遗址和崇武古城因地域优势,有一定发展;而非城市区域的抗倭遗址则多“蓄势未发”,如桃渚古城曾编制景区规划,整合周边资源,鼓励开设“农家乐”,但游客寥寥。除区位原因外,尚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一是宣传和解说系统不到位,古城沿途未见宣传广告,入口处也没有明显的标识牌和风光图片,难觅入口;古城内标识和解说系统也不完备;二是在客源市场选择、营销上缺乏有力措施;三是古镇整体观感不佳,缺乏整体氛围。

三、抗倭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保护是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合理有效的开发是文物保护及其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抗倭遗址保护与开发关键在于做好抗倭史迹的保护和展示、客源市场营销及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

1.做好抗倭史迹的保护和展示。蒲城在保护与开发中应确定“保护第一”和“以社会效益为重”的原则。蒲城的特色在于抗倭防御体系建制完备,对这些遗址应该绝对保护,维修要报上级部门审批,严格依据考古资料,请专业工程师、施工单位操作,确保其“延年益寿”,不能再有“建设性破坏”。村镇规划需关注社区建设、新区开发,在创造新的空间秩序的同时,确保蒲城特色得到保护和延续。通过多种展示方式帮助居民和游客理解蒲城历史文化内涵,促使其萌发保护热情和增进旅游体验。硬件方面,可采用导游图、画册、牌示、录像带、幻灯片、语音解说、资料展示柜等多种形式;要充分利用好景区入口、游客中心、车站等游客集中流动的场所。软件方面,做好导游员和解说员的培训,解说要因人而异,注意游客的个体差异并与之互动。

2.做好客源市场定位和营销。抗倭遗址旅游的吸引对象,主要是学生、知识分子和老年人。这三个群体是蒲壮所城最主要的客源。就地域而论,苍南县、平阳县、福鼎市是潜在的近程市场,将为蒲城旅游输送较为稳定的客源,是为固定市场;蒲城自身的旅游资源和近旁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渔寮形成椅角之势,能吸引一定的温州客源,是为较稳定市场;而温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山水人文兼备,如雁荡山、楠溪江古村落、泰顺等都是自然与人文兼秀的旅游胜地,蒲城有可能分享这些景区、点的部分客源,是为机会客源市场。营销要有针对性,方式要灵活多样。如针对学生和亲子游产品市场,要强调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针对知识分子市场要突出资源的丰富和原真;针对老年人市场要强调其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在营销方式方面,可与相关媒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报纸上刊登蒲城历史文化及旅游的宣传文章,在电台、卫视上播放蒲城历史文化及旅游的广告短片,在苍南县、温州市、福鼎市等目标市场的繁华地段竖立醒目广告牌。可联系相关旅行社进行合作营销。可利用节庆在旅游形象和地方形象塑造中的作用,举办特色民俗节日庆典,迅速提升蒲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做好旅游业配套设施建设。蒲城应在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等配套服务方面统筹规划,打造成为适于居民生活和游客停留的宜人社区。在餐饮方面,可开发继光饼、巧舌、月饼、肉羹、肉燕等特色小吃。在住宿方面,可开发古民居式旅馆,在新区发展家庭旅馆。在购物方面,部分古民居可改造成蒲城历史文化及旅游纪念品商店等。在休闲体验方面,可在地势开阔处如东城墙上大榕树后开设酒吧、茶馆,可开设骑马游跑马道,参观肉羹、咸光饼等特色小吃作坊、夹缬工艺作坊等体验项目。同时要做好环境美化和绿化工作。

4.做好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区域旅游合作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集约化生产、提高最终消费率,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产品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1]。蒲城需做好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构建互惠互利的多赢机制。可与区域内资源禀赋相近的永昌堡、桃渚古城可开展合作,借其已有名气推向共同的目标市场,并扩展明代抗倭防御建筑遗产的整体知名度和影响力。与近旁的渔寮滨海度假区、霞关港、马站农业生态园更应加强合作,以促进马站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在资源及产品合作开发方面,要突显海洋资源、文化资源和农业生态资源的富集互动。进一步改善渔寮与蒲壮所城旅游交通条件,开展旅游联合营销,增强客源的互通共享。

5.发展社区旅游,处理好保护开发与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让居民参与旅游是解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与遗产保护的矛盾,促进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减弱外来“淘金者”过多导致的过浓商业气息,保护和延续当地传统文化,使遗址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蒲城的保护和开发,要切实体会居民的感受,新安置住处要考虑到居民的传统居住结构及环境,增强居民在新住处的认同感、归宿感;要尽量增加居民就业,保证当地居民优先被雇佣的权利;要尽量采用本地原料加工旅游商品。要积极引导居民的生产和休闲生活,由于旅游的季节性和时间性,除开发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业等服务行业外,还要鼓励绿色农业和生态养殖业、手工业、特色小吃加工业等产业的开发;要鼓励居民参与多种文化休闲活动,积极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最后,还要对参与开发的社区居民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相关知识,环境保护意识,旅游业服务技能等。

参考文献:

[1]刘德谦.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考――当前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难点与机遇[J].旅游学刊,2008,(3):14-18.

[2]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4).